周游
【摘要】初中物理是初中學習中重要的學科,以觀察生活現(xiàn)象為主要方式,大膽提出自己的疑惑之處,并通過實驗探究來驗證自己猜想的一種自然學科。學習物理對學生自然觀察、科學意識、動手實驗等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同時,這些能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這就說明,學習物理非常重要。對此,構建有效物理課堂教學就成為當前教師的話題之一。
【關鍵詞】初中物理;有效課堂;構建方式
新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方式也需要不斷改進,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跟多人逐漸注重起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意識到學生為課堂主體,教師負責輔助和引導學生。但是,就當前的教學方式來說,傳統(tǒng)的“教授法”、“灌輸法”依舊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教學方式,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的思維得不到發(fā)展,興趣也不能提高,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而物理又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對此,如何構建初中物理有效課堂,本文就提出相應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引起學生興趣
我們都知道,學習的過程是一件枯燥的過程,想要進行主動學習,需要的就是動機。而動機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深入探究、強化記憶效果。這就說明,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而興趣則是最好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將興趣轉化為動力,才能讓學生產生一種學習的愿望,讓學生自覺學習。所以,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興趣點,設計教學內容。情境作為最直觀的教學手段,可以給學生帶來真實的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
例如,在學習《電生磁》這部分物理內容的時候,需要學生認識電與磁之間的關系,知道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等內容,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學習中,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在物理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想象:“同學們,你們見過磁懸浮列車嗎?”這個時候,教師將提前找好的視頻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欣賞。對于這樣的生活案例,大部分學生都表示自己見過。然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磁懸浮列車是漂浮在鐵軌之上,列車和鐵軌沒有直接接觸,這樣能夠減少摩擦,讓列車速度更快。你們知道是什么力量將列車托舉起來,知道是怎樣產生的嗎?”學生欣賞完磁懸浮列車的視頻后,會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樂趣,都想知道其中的工作原理。這個時候,教師利用好學生此時的學習狀態(tài),開展本節(jié)的教學內容,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下,學習動力更強,進行積極思考,強化記憶。這樣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有效教學打造基礎。
二、設計趣味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現(xiàn)象,是人們通過對物理現(xiàn)象提出疑問、分析問題,從而找出相應的物理原理。而學習物理的過程,就是在不斷提出問題、提出猜想的過程。對于問題來說,問題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培養(yǎng)自己對知識探究、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所以,學習物理不能離開對問題的探究與思考。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問題,讓學生大膽猜想,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實現(xiàn)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情感,強化學生的記憶效果,進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能量的轉化和守恒》這部分物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為學生提出疑問,讓學生猜想。如,“寒冷的冬天,人們?yōu)槭裁匆Σ岭p手?摩擦雙手后,會給人產生什么樣的感覺?”當問題提出后,由于這個問題學生可以用經(jīng)驗回答:“因為天冷了,摩擦雙手可以產生溫度,讓手更暖和?!苯又?,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摩擦雙手需要我們的手不斷做運動,可是一旦停下運動,手的熱量會消失。這就是能量的守恒。現(xiàn)在,大家討論一下永動機是否存在?”然后,教師為學生組建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探究和思考,學生在自主分析、相互分享中,進行了有效教學。而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有助于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開展生活實驗,提高實用能力
物理學科是通過觀察生活現(xiàn)象、提出假設,并開展實驗探究的一種自然學科,而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進行物理實驗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對知識的理解能力、現(xiàn)象的觀察與分析能力。所以,開展實驗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電流和電路》這部分物理內容的時候,教師利用生活現(xiàn)象為學生設計生活實驗,讓學生在實驗的學習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實驗學習中,教師先導入問題:“水果可以做電池嗎?”。教師再為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并分給學生相應的物理實驗材料,如,銅片、導線、切開的檸檬快、小燈泡以及二極管等。然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了實驗內容。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用水果也能將小燈泡點亮。學生的興趣有了明顯提升。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操作物理實驗,能強化知識的記憶,還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物理有效課堂的構建來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和滲透。在教學中,轉變陳舊的教育理念是教師需要做到的,還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學習興趣點、不同的學習層次等,并結合有效教學的目標,運用豐富且多樣的教學手段,設計趣味、生動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中,豐富學生的物理學科情感,從而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霜爽.新課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初探[J].新課程(上),2012(2):177-178.
[2]葉文光.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4(4):69-70.
四川省宜賓市第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