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松
【摘要】我們要從小注重幼兒的素質教育,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交能力,教師和家長就要齊心協(xié)力慢慢引導幼兒適應社會。這就要求我們從小就要抓小孩適應社會的能力,與時俱進,抓緊適應當今的社會生活。幼兒是成長社會中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這個時期我們要抓緊對幼兒的素質培養(yǎng),健康教育,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采取各種手段,讓幼兒去適應這個社會。
【關鍵詞】幼兒教育;適應社會;改進策略
前言: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飛速發(fā)展,城市變得越來越大,城市居住的人民越來越多。而我們的生活便利了許多,但另一方面對幼兒的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造成了影響。城市的居民樓大都是那種蝸居式的房子,這就大大限制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幼兒從小接觸的空間小了。因此學習社交能力的機會就少了。這會導致兒童養(yǎng)成那種孤獨、缺乏自信、不喜歡交際的性格特點,不喜歡與人交流這會導致幼兒性格變得孤僻,有可能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不能吃苦,心理素質差。所以,我們更應該重視,幼兒在這個時期是否很好的適應社會,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一、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培養(yǎng)的意義是什么
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家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幼兒期沒有很好的學會與他人交流和合作,他一定會走上一條孤獨的道路,產生一種強烈的自卑感,這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開發(fā)過程。安德奇調查了許多成功的人,其中15%依賴知識和能力,剩下的85%依賴于和諧的人際關系。新世紀對人類的需求不再僅僅是以知識為基礎的,而是首先需要合作、互惠、協(xié)調和寬容。如果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人際交往的社交能力沒有得到積極的發(fā)展,表現(xiàn)出任性,以自我為中心,咄咄逼人,并且經常不與其他孩子交流,表現(xiàn)孤僻的一面等等。這樣的孩子通常不會有太好的人緣,因為與人打交道就是要態(tài)度溫和,與人為善。如果經常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感覺,就失去了人與我之間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這將會嚴重影響他們以后未來的社交能力[1]。
二、幼兒社會交往存在的問題
現(xiàn)在的社會變的越來越功利,這就很難給幼兒形成一個良好的社交氛圍,每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生活,其實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如果父母不放心,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幼兒與陌生人交談,原因很簡單,很充分地與陌生人接觸是不安全的,害怕他們會受到傷害,兒童的生活是功利的。成人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通常充滿這一些功利性的話語,兒童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成長,幼兒的內心也會變的心浮氣躁,他的心理不能夠健康的成長,這對幼兒以后未來的發(fā)展是很不利的,嚴重影響幼兒的社會交往。
家長親人和長輩的日常交際中也會給幼兒照成很大的影響,因為我們學習說話就是在大人的影響下學會的。家庭教養(yǎng)不當會使孩子沒有伴侶,缺乏溝通,難以與其他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缺乏與伴侶的互動機會,容易使孩子難以分享樂趣,缺乏群體意識。同時,成人在日常交往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矛盾,如家庭關系不和、長期爭吵等,也會對兒童的心理造成影響。
教師本身可能也存在一些問題,一些教師往往忽視了自己的示范作用,未能表現(xiàn)出良好的人際交往方法,對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產生了負面影響。部分教師不注重關心幼兒,教育孩子就是那種散養(yǎng)狀態(tài),對孩子不聞不問。在一天的生活中,教師往往注重日常的教育活動,但沒有將兒童在教育活動中獲得的收獲轉移到生活中,缺乏對同伴交往教育活動的合理把握。而部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沒有正確引導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流,忽視了幼兒與社會各界在真實情境中的交流。
三、培養(yǎng)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方法
1.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那種社交氛圍,讓幼兒愛上社交,喜歡與其他孩子進行交流,互相學習。老師可以定期舉行一些小游戲活動,讓兒童參加,讓他們主動與其他孩子進行交流,讓他們體驗社交的魅力,從中體會到社會交往的重要性。
2.家庭教育對兒童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家庭教育對提高兒童的交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不能什么都是自己做主不尊重孩子,也不能什么都是孩子做主溺愛孩子,主要還是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自己的選擇。的態(tài)度和方式,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例如,父母通常做好鄰里、同事、關心他人,并且在與鄰里之間的溝通交流時,可以很好的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給幼兒做好表率,孩子可以找到溝通模仿的對象,這對孩子的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2]。
3.我們在培養(yǎng)幼兒的社交能力時,要對其進行適當?shù)拇煺劢逃?,父母不能一直做孩子的保護傘,不能有什么困難都自己去解決,而不讓孩子去嘗試。這樣,我們就會過度的去照顧孩子,慢慢的變成了溺愛,孩子就不會輕易聽我們的話,長此以往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都是很不利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讓幼兒偶爾去經歷一些生活中的困難,讓幼兒真真切切的去感受社會生活,感受社會生活中的種種磨難,讓他們提前體驗一下生活的艱辛,知道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老師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發(fā)揮老師的本領,引導孩子勇敢面對,鼓勵孩子嘗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總結
當今,社會的教育正在變革,我們要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就要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加強幼兒的社交培養(yǎng),這不僅有助于幼兒正常的社會交流,還有助于兒童以后未來的發(fā)展。家長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對幼兒未來社會交往能力的影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的教育是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影響下進行的,這三者缺一不可,并且保持相互協(xié)調,共同培養(yǎng)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讓幼兒可以更好的適應社會。
參考文獻:
[1]陳兆娟.培養(yǎng)幼兒適應社會能力的嘗試[J].基礎教育研究,2019,8(4):48-49.
[2]徐舟丹.提升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實踐探究[J].教育教學研究,2020,4(31):54-54.
(云南省盈江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