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雄
摘 要: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不斷推進,教師在實踐教學期間個人的思路、方法等有明顯的轉變,有助于教學改革目標的推進。高中數學教師在導數教學過程中,要順應課程教學改革要求,積極應對各種教學挑戰(zhàn)問題,優(yōu)化應用課程教學理念,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措施,從學情出發(fā),合理利用課程教學改革理念,優(yōu)化課程教學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導數;教學策略
引言:
新課改背景之下,教師要調整課程教學策略,不斷提升高中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數學作為高中課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受到家長、師生的廣泛關注。導數是課程關鍵內容,要求教師發(fā)展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傳統(tǒng)課程教學模式,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教師所應用的方式方法過于單一,針對課程教學階段的問題,筆者將結合實踐進行分析,有針對性的應用教學策略,保障課程教學質量,對此筆者將結合實踐開展分析探討如下:
一、高中數學教學的問題所在
(一)教學方法存在問題
高中階段的學習、生活方式較為固化,學生學習過程中大多數時間與教師接觸,教師所用的課程教學方法,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高中生的學習效果。由于各個學科的學習要求都比較多,學生要兼顧語文、英語、歷史等其他學科的學習,教師所應用的策略大抵相同,學生會面臨更大的學習壓力[1]。在這種教學形勢影響下,采用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策略,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習體驗不佳,導致學習興趣不足,最后學習效果也會受到影響。不少教師還要求學生在學習生活之中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進行大量刷題,甚至一些中學已經全面取消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非考試的學科,將這些課時調整為數學課、語文課等等。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影響下,學生可能會對數學課程產生一種抵觸、厭倦的心態(tài),從而學生的數學學習也會受到負面影響。
(二)學生積極性不足
高中生在數學課程學習階段,自身的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會對學習質量帶來較大的影響。多數高中生的課程學習效率較低,且很難長時間專注于數學知識學習過程。同時,高中數學知識點較為復雜,數學抽象能力要求高,理解應用也更靈活,難免會給部分高中生一種枯燥乏味、難以掌握的感覺,導致學生數學學習信心不夠,學習積極性也不足。數學是高中課程的重要學科,高考分數所占的比重也相對較大,因此師生都比較重視,而一些老師或學生劍走偏鋒,在學習階段未能有效把握好難度,過度重視數學分數,不循序漸進,只顧著讓學生刷偏題怪題難題,以為這樣學生會取得好成績,其實這樣反而會形成一種反作用力,會讓不少學生感覺數學學習難度太大而畏懼數學,從而學習積極性受到較大影響。
二、新課改背景之下高中數學優(yōu)化導數教學策略的相關舉措
(一)優(yōu)化課程教學目標
教師在導數教學期間,要認識到基礎概念學習結束之后,學生后續(xù)的課程學習涉獵范圍較廣,因此學習難度也相對較大,這種情形之下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便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在數學課程教學之前,教師要根據新課標分析課程教學目標,然后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并根據學情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優(yōu)化教學策略。教師設定的課程教學目標,要符合班級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先讓學生充分了解并體驗基本知識的生成過程和基本方法的探究過程,再進行深層次的課程講解以及分析,利用循序漸進的課程教學策略,讓學生逐漸深入導數的學習。比如,在講授利用導數探究函數的單調性問題時,先探究不含參數定義域為R的函數單調性,再探究不含參數定義域不為R的函數單調性,接著探究含參數但求導以后可視為一次函數類型的函數單調性,定義域再進行變化,再探究含參數求導以后可視為二次函數類型的函數單調性,定義域再進行變化,這樣層層遞進,學生探究起來就容易得多。
(二)優(yōu)化教學情境,加強概念教學
導數這部分知識是高中生選修課程內容,但分析高考題目會發(fā)現導數知識所占據的比重相對較大,極容易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高中數學教師在講解導數基礎概念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的方式,優(yōu)化課程教學策略。這樣一來在導數基礎知識學習階段,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更集中,學習熱情更高,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也更深刻,從而數學抽象能力得到提升。
比如,教師講解導數概念期間,可以將衛(wèi)星發(fā)射場景與導數基礎概念教學結合。與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模式有所不同,衛(wèi)星發(fā)射的場面更加震撼,能快速凝聚學生的課堂學習注意力。教師播放視頻,并與學生一同分析,注意兩者在對接過程中的速度變化。顯然這項偉大的工程,對各個階段的精準度要求都比較高,最終要實現對接的目標,需要在整個過程中對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等相關信息進行深入探究分析。進而再推廣到平均變化率、瞬時變化率的分析,而瞬時變化率就是導數,這樣學生對導數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透徹。
(三)加強小組合作,提升學生數學思維
在數學知識探究學習階段,學生會面臨各種復雜困難的數學問題,凝聚群體的力量,實現創(chuàng)新探究、科學探究,能有效達成課程教學目標。教師將小組合作教學與導數教學有效結合,幫助學生加強互動交流,獲得思維發(fā)展的機會,在過程中學生彼此之間相互協(xié)作,能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效率[2]。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探究課程知識,學生在較為寬松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自我,經過互動交流解決數學課程學習困難問題。
例如,教師在講授不等式恒成立求參數范圍問題時,可給出一組題目讓小組合作完成,這組題中既有多種方法都可求解的題目,也有需要分析題目條件選擇恰當方法求解的題目,小組解題后,互相分享方法,開展討論分析,得出使用各種方法的優(yōu)勢和使用的注意事項,并解答同學們的疑惑,使得學生數學思維得到提升。在課程教學階段,利用小組合作的課程教學模式,能夠將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升,強化學生的推理能力與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構建高效數學課堂,使學生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收獲更多。
(四)構建生活化教學場景
不少學生存在錯誤的學習認知,認為現在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沒有多大聯(lián)系, 學好了也沒什么用。其實, 數學包羅萬象, 社會各個方面如經濟金融、計算機、芯片、物流等等都需要數學知識做強用力的支持。從本質上看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生產實踐有緊密聯(lián)系,有很多數學知識都能在實踐中尋得蹤跡。因此教師在導數教學中可以構建出與導數有關的生活化教學情境,鼓勵學生應用導數以及其他相關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授導數的最值應用問題時,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出利潤最大,體積最小,效率最高等問題,讓學生去探究去解答,從而讓學生不僅掌握了導數的知識,還認識到導數知識的應用價值,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情況命制一些需要用導數解決的題目,并在練習或考試中使用并注名命題人,這樣,通過引導和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就感就更強了,學生效果也會更好。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
數學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的有效落實,多媒體技術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數學無論是導數還是其他基礎知識教學,都有可能會涉及函數、幾何圖形相關知識[3]。板書能達到講解數學解題原理和數學運算過程的作用,但是利用多媒體更能化抽象為形象,讓學生更快構建出函數模型,實現數形結合,提升課程教學效率的目的。甚至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從命題者的角度形象的說明一些高考題的命制過程,讓學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學習數學。
如2014年新課標I卷理科第21題:設函數,曲線y=f(x)在點(1,f(1))處的切線為y=e(x-1)+2.(1)求a,b的值.(2)證明:f(x)>1.此題的第(2)問是怎么設計出來的?導數證明題中同時含有ex,1nx的這一類題目,有一個設計基本模型,就是利用和(或和)兩個凹凸性不一致的函數,設計出一個函數的最小值大于另一個函數的最大值,而這些,命題者一般是借助幾何畫板等畫圖工具先畫圖直觀感受并設計出原型,再把原型通過變形隱藏起來得到試題。有了這些形象說明,我們學生以后做此類題目就會更有方向和信心去對原來的結構去做變形,設法構造出滿足要求的兩個函數出來,也更愿意去探索更多的數學題目的來源和背后的規(guī)律。
結束語:
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教師做好各個知識點的剖析與講解,要結合課程教學目標突出課程重點。實踐教學階段,課程教學質量問題,影響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同樣也會限制中學的建設發(fā)展。導數教學作為其中的一部分,需要教師優(yōu)化教學策略,調整課程教學策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偉.基于雙向式教學的新課標下高中數學導數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9).
[2]龐麗麗.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導數及其應用”的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生語數外(教研版),2009(7).
[3]胡銀金.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數學的函數與導數考查方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