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文閱讀教學是以特定的主題為核心對已有的閱讀文本內容進行重新梳理和整合的閱讀形式。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相比,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不僅有效地擺脫了課本教材對于閱讀教學的束縛,也能夠幫助語文教師設置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接受度的閱讀教學形式,推動學生獨立自主閱讀能力的發(fā)展,提高學生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培育成效。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是踐行小學語文階段性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本文依托部編版教材來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探索,希望以此推動群文閱讀教學在語文課堂中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體系
語文學科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承載著我國豐富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閱讀是人們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引導人們展開思考的一種方式。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應對學生當前所處的不同階段進行閱讀與思辨的引導。在這一背景下,為了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加豐富的課堂閱讀教學,可以采用群文閱讀教學的形式,拓展學生對于語文閱讀文本的感知范圍,深化閱讀內容的積累,幫助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依托部編版教材,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體系的建構:
一、整合單元主題,優(yōu)化層次感知
在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編制過程當中,每一單元都有其相應的主題,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可以依托這單元主題來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例如在部編版教材六年級下冊一單元的教學當中,就可以將教學結構設置為剖析單元內容主體思想、結合閱讀內容分析寫作要素、按照寫作要素來掌握閱讀主題的中心內容三個部分。首先以《北京的春節(jié)》作為核心內容來引導學生展開對文本主體思想的把握,剖析文本中的細節(jié),讓學生能夠透過閱讀與解析來感受作者眼中的北京春節(jié)。其次可以用小組探究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更精細的解讀,結合自身對于民族節(jié)日知識的掌握,來了解文本中所闡述的地方風俗,并以小組匯報的形式進行講解。最后按照已經學到的文本知識,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講解自己眼中的春節(jié)風俗。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實現(xiàn)初步閱讀、精細閱讀和知識運用逐級遞增的綜合性閱讀訓練。
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傳統(tǒng)文化,課題為《古詩三首》《紙的發(fā)明》《趙州橋》《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我們可以運用“1+x”的方式進行教學,加入更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與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結合起來,并拓展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的閱讀刊物,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廣泛積累。
部編版教材最大的亮點是加入了閱讀鏈接這一版塊,設置了與單元課文相關的一系列的閱讀內容,形成了課程化的教學體系。在部編版五年級教材《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課后,設置了《威尼斯》和《威尼斯之夜》兩篇與威尼斯相關的文章,教學時,我們可以運用課中、課后對比閱讀的方式,順著文章的思路與對威尼斯的刻畫,來借助閱讀鏈接更深入地體會威尼斯之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對文本內容有了新的感知。
二、構建課內外閱讀橋梁,提高對閱讀內容的思辨力
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過程當中,學生不僅要在課內閱讀中學到豐富的知識,也要有意識的對課外知識進行吸納,通過進行課外閱讀來發(fā)掘課本中沒有的素材。所以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體系的設計過程當中,就要積極為學生搭建起課內外閱讀的橋梁,將課內文本知識與課外拓展知識相結合,運用延伸閱讀的形式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語文知識學習的新途徑。例如在部編版教材《草原》解讀學習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進行文本的閱讀,也要為學生引入其他老舍先生的作品,學生能夠在對比不同階段下老舍先生的作品時,了解作品中的經典語句與老舍先生的語言特點,分析同一語境下不同語言應用所能夠展現(xiàn)出的文字魅力。這樣不僅通過對文本的閱讀了解了其中蘊含的知識,也能夠對學到的知識進行學以致用。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另一方面也踐行了學生對單元內容的整體性解讀,提高學生在閱讀中的思考能力,使教學活動的開展更符合部編版教材的編寫初衷。
三、積極整合優(yōu)秀資源,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在群文閱讀教學體系的搭建過程中,豐富的閱讀資源能夠為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提供相應的支持。所以教師在進行體系建構當中,也要注重對優(yōu)秀資源的收集和整合。從備課階段著手,教師就要根據(jù)每篇文本的出發(fā)角度不同,選擇更符合學生興趣取向的文本角度,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具有高昂的閱讀興趣。而在閱讀過程中,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引導和延伸,開拓學生的思路,從而使學生能夠借助群文閱讀活動的開展,發(fā)揮集體性的優(yōu)勢,將自己的閱讀成果與閱讀延伸相互交流,在信息交互當中學生對于全文閱讀中的文本整合思路會更加清晰,強化學生的碎片知識整合能力,提高學生對于文本的有效開發(fā),能夠幫助教師構建起更加嚴謹?shù)娜何拈喿x課堂,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教學的探索價值,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能夠在群文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積累。
結語: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是讓學生將自己的客觀體驗與閱讀內容相結合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事業(yè),可以強化自身的思辨能力,成對客觀世界的判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在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要時刻與課程標準改革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群文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靳喜軍.初探小學群文閱讀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完善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4}(05):162-163.
[2]齊舉貴.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下),2021,{4}(02):112-113.
[3]郎秋葉.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古詩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35(01):190-193.
吳中區(qū)“十四五”立項課題:構建群文閱讀體系,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45QG1047。
作者簡介:施曉芬(1981.05-),女,漢族,江蘇省蘇州市人,蘇州市吳中區(qū)寶帶實驗小學,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