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俐琛
摘要:美麗的事物能夠使人身心愉悅,學生創(chuàng)造美與欣賞美的能力也是能夠通過后天進行培養(yǎng)的,音樂作為高中教學的藝術類學科,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責任。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獨立的思維,對于一些事物敢于做出自己的判斷,擁有較強的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將舞蹈元素積極融入其中。學生在學習音樂作品的同時,能夠擁有更大的廣度與深度,切實有效的將舞蹈元素融入其中,喚活高中音樂教學新活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舞蹈元素;有效滲透;策略探究
引言:舞蹈是一種十分靈活的表演方式,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發(fā)展的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應當接受到更多的藝術教育內容,舞蹈元素的融入能夠不斷豐富課堂教學形式。本篇文章基于高中音樂教學,對舞蹈元素的滲透展開深入的探討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具體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音樂教學舞蹈元素滲透的積極作用
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舞蹈元素,能夠構建更加多元的音樂教學活動,發(fā)展學生才藝,使得學生擁有無限的朝氣。近些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單純的音樂歌曲教學,已經不滿足當代學生的藝術審美需求,將舞蹈元素滲透到高中音樂教學中,能夠起到協(xié)調學生四肢的作用,使學生得到良好的鍛煉。高中階段學生擁有較大的學習壓力,舞蹈能夠放松學生身心,對于一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就可以通過肢體動作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來,在舞蹈當中感受音樂帶來的力量與意義。從音樂學習本身來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主要包括聽歌與學唱歌曲兩個內容,舞蹈元素的加入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掌握音樂節(jié)奏,構建活躍開放的音樂學習氛圍。尤其是在音樂欣賞課程當中,教師就可以選擇相應的舞蹈內容作為課堂導入,在課堂教學初始教學階段奠定整體基調。通過舞蹈學生已經感受到了音樂包含的情感,就能更好的理解音樂作品,切實有效的增強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大大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二、高中音樂教學舞蹈元素滲透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舞蹈律動展開課前互動
在開展一個音樂模塊教學前,有效的課前互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做好相關導入工作,滿足學生的后續(xù)音樂學習需求。舞蹈自身就具有較好的律動性,教師應當利用好這一特點,開展舞蹈互動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情緒,為后續(xù)音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帶領學生學習“風格各異的華夏民間舞”時,在這一模塊當中學生能夠欣賞多種多樣的民間舞,賞析風格各異的音樂類型。在開始正式欣賞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漢族舞蹈秧歌的旋律,并且給每個學生分發(fā)一把扇子,學生就可以根據(jù)教師播放的音樂進行舞蹈律動。在這其中有一些學生會扭秧歌,有一些學生不會,但是在音樂旋律的帶領下,學生們都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起來。除此之外,教師還能讓學生組成一個圓圈,又或者是同學們自己設計出一個隊形來,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特別設計一些舞蹈動作。如此在初期舞蹈的帶動下,營造了開放、歡樂的學習氣氛,學生也能自然的進入到后續(xù)音樂內容學習當中去。單純的音樂傾聽是較為單一的,將舞蹈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就能有效放松學生身心,學生也能放下心中的戒備,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課堂學習活動當中去。
(二)將舞蹈元素融入到音樂賞析當中
音樂與舞蹈這兩個內容都屬于藝術的領域,藝術不僅僅是簡單的模仿,音樂也不是學生簡單的進行學唱與賞析,更重要的是做到創(chuàng)新。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音樂與舞蹈都得到了廣泛的重視,也更加注重學生自身藝術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就要積極的將舞蹈融入到音樂賞析當中去。
例如,具體到音樂課堂教學當中,學生需要在自我創(chuàng)造過程中尋找靈感。帶領學生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一音樂作品時,這個歌曲內容取于民間傳說,其中富含有豐富的情感,為了更好的引導學生體會音樂內容,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將舞蹈元素加入其中。首先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聆聽,聆聽過后讓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這時學生的感受都是較為淺薄的。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同學們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迎合音樂節(jié)奏,想一想哪些舞蹈動作與音樂內容相匹配。學生進行舞蹈創(chuàng)作的過程,就是在多次反復的體會音樂內涵,只有學生真正體會了音樂所傳達的情感與內容,才能設計出與之相匹配的舞蹈動作,可謂是一舉多得。這樣學生也不僅僅是體會了音樂帶來了的感動這樣簡單,學生也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到音樂與舞蹈創(chuàng)作當中去,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課堂當中。
(三)組織開展小組合作活動
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學工作者不僅要豐富音樂課程內容,鍛煉學生的審美能力,還需要在教學方法上充分融入舞蹈元索,并對其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為了更好地發(fā)揮音樂教學在學生學習與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學工作者就要對體態(tài)律動合理運用。
例如,在很多課程中教師都是直接為學生展示一些舞蹈,學生只需要跟隨進行模仿即可,很多情況下學生都是在被動的學習。為了進一步切實有效的滲透舞蹈元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構建若干學習小組。針對某一特定風格的曲目,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音樂類型進行探討分析,并在探討的過程中找到與之相符的舞蹈類型。初期階段以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為主,主要借助語言表達的方式,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到了后期階段,教師就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各小組同學,自主設計舞蹈動作,排練隊型等,在班級當中形成良性的小組競爭關系,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將舞蹈元素充分滲透,不僅能夠充分順應學生的學習特點,將音樂節(jié)奏的專業(yè)性和理論性轉化為形象性和趣味性,還能夠使單純的音樂在游戲、表演等多種形式中被充分體現(xiàn),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水平與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唐佳忻.試論高中“音樂與舞蹈”模塊教學[J].戲劇之家,2020(17):186.
[2]龍文婷.音樂與舞蹈,跨越與交融——淺談高中音樂與舞蹈模塊教學的心得體會[J].藝術評鑒,2020(08):127-128.
[3]梁曉輝.普通高中音樂課程“舞蹈模塊”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北方音樂,2020(06):2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