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習文
摘要:新課程改革自實行起已有很多個年頭,在這場教學改革當中,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也歷經(jīng)了由教學理念、教學形式到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轉變,有了很多喜人的變化。老師對自身的角色及其教學當中的作用也有了全新的認知與思考,開始重視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在教學期間會設計一些適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情境,熟練的運用多個教學方式。然而,毋庸置疑的,當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當中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去解決。本篇文章就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如何開展高中政治課程教學展開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韼椭?/p>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政治;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高中政治的課程改革我國基礎教育的一次大變革,最為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從應試教育轉變成素質教育,及其因此而產(chǎn)出現(xiàn)在教學方式、教學手段及其教材處理這些方面的改革。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政治本身的性質、理念、內容及其落實措施這些方面做了相應的陳述,體現(xiàn)出重視素質教育、學生進步、時代特點及其教學實踐這些特征,為高中政治的改革表明了方向。換句話說,新課程改革清除了很多以往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因此,高中政治老師應該根據(jù)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及時改變自身教學觀念,采取有效的教學,打造出高效的政治課堂。
一、秉承著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接近生活走進社會
新課程標準事實上就是將生活主題作為基礎,整合教學內容。是秉承著從生活當中來,又回歸于生活的原則。長期以來,高中政治課程被學生當作空降大話的課程,而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就是,高中政治的課上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存在著很大一段距離,這使得很多學生覺得其好比天上的太陽一樣遙不可及,而目前社會的中學生正處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階段,知識范圍較為廣泛,思維發(fā)散能力也有著顯著的提升,其對于新奇事物更容易去接受。這時老師如果沿用以往的教學模式,不跟隨時代的腳步做出改變,還是單純的進行灌輸式教學,就會致使課程和社會實踐脫離,這種形式很難使學生對課程感興趣,并主動投入到課程的學習當中,反倒是會使學生對其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或是畏懼情緒。高中政治新課標當中有一個十分關鍵的理念,即“建立將生活作為基礎的課程模塊”,例如,可以將高中政治課程分成“經(jīng)濟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及其“生活與哲學”這些板塊。讓高中政治課程能夠更具當代生活與氣息。自新課程改革實行以后,課本和生活結合更加緊密,也有著更為深厚的社會生活底蘊。但是身為高中政治老師,并不能簡單從課本去著手貼合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因為就算課本內容再新穎,最終也會伴隨時間而變?yōu)榕f課本,課本內容也會和時代或是實際生活脫離, 因此,這就需要政治老師在教學期間,需要秉承著理論結合實際這個原則,把課本知識與學生實際相結合,把本地的風土人情聯(lián)系起來。讓課本知識能夠進一步融入到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當中,進而更好的走入社會。
二、設計教學問題,激活學生思維
問題探究的重點就是怎樣設計出帶有挑戰(zhàn)性與啟示性的教學問題,唯有如此才可以有效發(fā)揮出學生自身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培育學生的政治思維,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烘托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所以,老師應該依據(jù)教學內容去設置問題情境,指引學生展開主動思考,使學生逐步形成政治學科素養(yǎng)。例如,在講述“世界多樣性”這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相關知識,提升自主學習意識,老師需要設置一些問題:我國從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不是世界文化?傳統(tǒng)節(jié)日中都包括什么文化因素?世界文化的中心究竟是什么?接著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其以小組的形式去進行討論,在交流當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進而感知到世界文化所具有的多樣性,及其我國文化所具有的魅力。以往的政治課堂教學遏制了學生思維的開拓,不利于深挖學生深藏的潛能,但是借助設計問題來指引學生思考,活躍學生思維,能夠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政治知識。如果想要達到這個教學目標,老師就需要更為深入的理解與掌握課本,科學運用教學資源設計問題,指引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提升自身價值。
三、借助先進教育技術,優(yōu)化教學手段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伴隨我國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普及,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也開始迸發(fā)出時代氣息,其持續(xù)更新著老師的教學理念與方式,為政治課程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轉變以往“一根教鞭,或是一根粉筆講完整堂課”這種老舊的教學模式,讓政治課能夠更為多姿多彩。老師能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新聞,借助搜集有關資料,制作成政治課件,用圖片與聲音結合的方式來講述較為枯燥的知識。當代教育技術是集聲音、視頻、圖像及其動畫于一身的教學技術,其強化了教學所具有的直觀性,使得教學更為有趣且生動,此外還可以促進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探究。借助先進的教育技術,在網(wǎng)絡上搜集教學資源,能夠強化老師課堂教學的實用性,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比如在講述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在網(wǎng)絡上挑選央視頻道《小崔說事》這個節(jié)目,內容就是采訪某省委書記,交流農村的社會保障問題,當中有一組鏡頭中就采訪一戶農民談感受,在看到本是農戶上電視節(jié)目,學生的興趣瞬間被激發(fā)出來。然后在提出問題讓學生去討論,這樣學生都能夠主動參加到討論當中,課堂氛圍瞬間活躍起來,這樣在不知不覺當中,一堂課也就結束了。所以身為一位政治老師,應努力去創(chuàng)造條件,有效借助先進的教學方式,并結合政治課程所具有的教學特征,持續(xù)拓展教學思路,讓高中政治課堂煥發(fā)著生機與活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高中政治課程教學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思路,讓老師在思想上能夠有意識,在行動上能夠推進改革的步伐。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是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老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將新的教學觀念作為指導,將新課程標準與課本作為依據(jù),將政治課堂作為主要場地,持續(xù)優(yōu)化教學方式,主動指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全面投入到政治課程的改革當中。以上就是筆者根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針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開展高中政治課程教學,所提出的一些淺見,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陶林.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新理念和新方法[J].教育界,2021(08):30-31.
[2]李喆.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學改革微探[J].高考,2021(07):61-62.
[3]張曉婉.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讀寫算,2020(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