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華
摘要:美術這門學科本身就是富有想象力的,因為人類想象思維的拓展與蔓延,才能夠誕生形式多樣化的美術種類。很多有趣的美術作品以及發(fā)明,都是源自于人類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來自于人類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追求。所以在初中的美術學科教學之中,教師要格外注重對于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教學之中給予學生探究時間與空間,以教授學生美學知識為主,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輔,鼓勵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造之中探尋美的奧秘。
關鍵詞:初中美術;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形勢之下,很多的美術教師其實還停留在過去的教育模式之中,沿用老一套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們進行美術學科的教學。但是,現(xiàn)在與以往已經不同的,在這個多元化的國際背景下,對于人才的需求是更為多元化與綜合化的,是需要復合型人才來填補部分市場的空白的。而美術這門學科的教學目標便是在于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美術教學中去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等等。所以美術學科的教學其實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初中的教學階段中。教師在教學中會對初中的學生有著充足的了解,知道他們好奇心強,且還有著旺盛的表現(xiàn)欲,而美術這門學科就能滿足初中學生的這些心理需求以及生理欲望,使學生們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之中投入精力,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所以,在初中的美術教學之中,教師不僅要重視美術教學工作,還要深化初中美術學科教學的改革措施,在課堂教學之中去進行對于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一、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1.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們在學習中最好的動力,興趣的產生與存在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之中保持鮮活的動力,使學生能夠更為主動的進行美術的學習。并且想象力其實是人對于已知或未知事物進行想象的本能,是人對于所接觸事物進行思維加工與延伸的活動。想象力的散發(fā)能夠為人們帶來思維上的享受,也能夠使人們的大腦活躍起來。所以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去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力,就需要首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興趣來驅動其進行想象思維的拓展。比如在《筆墨千秋》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去了解中國畫的主要特點以及中國在意境表現(xiàn)上的主要元素,教師便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們準備豐富的中國畫知識,為學生們講一講幾個著名國畫背后的故事,以精簡的小故事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們能夠產生對中國畫了解的興趣。之后,學生就能夠以興趣作為驅動力,去描述自己對于國畫作品的理解與感受,并且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來品味國畫意境,表述國畫的主要技法以及每一幅國畫中所表達的內容。
2.促進學生交流
語言是傳達心意與想法的最主要的途徑,同時,語言的交流能夠使學生互相分享自身的觀點以及想法,使學生們的想法得到碰撞,互相借鑒或互相啟發(fā),從而更加激發(fā)學生們的想象能力。就比如說很多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之前都喜歡采風,這就是在找靈感。而學生進行語言的溝通與交流,就能夠以聽覺來傳達到感官神經,使學生也能得到靈感的啟發(fā)。所以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去促進學生們的溝通交流。比如在《梅竹言志》的教學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就近分組,與附近的同學結成興趣小組,以組為單位進行課本內容的學習。在《梅竹言志》的內容中,要讓學生們熟悉國畫工具、材料,并且要讓學生體會筆墨的韻味。讓學生們在組內分享自己對于國畫的認識與想法,講一講梅蘭竹菊這四種國畫經典元素所代表的含義。在交流之中,學生能夠交換想法,接觸到不同角度的觀點以及想象,自然能夠起到靈感啟發(fā)的作用。
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1.以理論知識為支撐
創(chuàng)造力既是一種實踐能力,也是對于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無論是哪一種實踐活動,都需要建立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之上,不然就會像是蒼蠅似的沒有頭緒,不知從何做起。而學生在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中亦是如此。需要以理論知識為基礎,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理解透徹理論知識,再在理論基礎上進行實踐創(chuàng)造。所以,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首先就需要為學生們講授豐富的理論知識。比如在《寄情山水》的教學之中,教師要以理論教學為主,帶領學生們去認識山水作品的表現(xiàn)特點,讓學生們在理論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去表達自己對于山水作品的理解。并且在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內容來進行臨摹,讓學生們在臨摹的過程中感受山水畫作品的獨特韻味,以及深化理解理論知識。在臨摹過程中體會國畫的人文精神。
2.利用課堂教學資源
現(xiàn)如今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與過去有了鮮明的對比,現(xiàn)在的教學課堂有著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為教師帶來更為便利且豐富的教學優(yōu)勢。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們能夠迸發(fā)出無窮的創(chuàng)造能力,在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利用課堂中的教學資源,帶領學生們去進行學習,為學生們展示豐富的藝術作品和視頻。比如在《以形寫神》的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課堂中的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微課等教學資源,帶領學生們去了解中國畫的工具和材料等,帶領學生們學習畫梅花的技巧。在繪畫視頻的觀看中,能夠觸發(fā)學生的繪畫動力,從而增強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也就能夠完成本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們能夠了解梅花畫法中筆墨的運用技巧。
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想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就要投入十足的耐心,不斷的調整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產生的目標來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并且教學也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漫長且遞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忘初心,樹立堅定的教學目標,完成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方法的轉變,以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引領學生們去進行美術學習活動,不斷為學生們拓展教學空間,使學生們更加積極的參與美術創(chuàng)造活動。
參考文獻
[1]袁志英.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8.
[2]彭麗.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