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雯
【摘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在婦科惡性腫瘤腹腔鏡圍手術期的護理應用研究。方法:以本院一個年度收治的30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樣本,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并隨機分組各15例,將圍術期的常規(guī)護理應用在對照組,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在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腸道功能恢復與術后離床活動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住院時間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婦科惡性腫瘤行腹腔鏡治療的患者來說,將快速康復外科應用在圍術期中可有效促進患者的各項術后指標的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臨床參考價值。
【關鍵詞】快速康復外科;婦科惡性腫瘤;腹腔鏡;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2.176
近年來由于生活方式的快速改變與飲食習慣等多方面的改變,導致我國的婦科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率逐年增高。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有宮頸癌、子宮內(nèi)膜癌、卵巢癌等,嚴重威脅女性的生命安全。隨著微創(chuàng)術式技術的日益成熟,當前對于婦科惡性腫瘤臨床上多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該術式雖具有損傷小的特點,但是術后也普遍出現(xiàn)并發(fā)癥,因此為促進患者快速恢復,減少術后并發(fā)癥需著重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1]。本研究將快速康復外科應用在婦科惡性腫瘤腹腔鏡圍手術期護理,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樣本為本院收治的30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時間為2019年5月—2020年6月。納入標準:(1)此研究均經(jīng)過患者的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意識模糊者、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采用隨機數(shù)法平均分成兩組:對照組15例,年齡36~62歲,均值(49.3±3.2)歲,觀察組15例,年齡38~67歲,均值(52.1±3.8)歲,對比兩組的個人資料無較大差異(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對照組接受圍術期的常規(guī)護理,協(xié)助患者完善各項術前檢查與指標。術前12小時禁食、8小時禁水,直至術后肛門排氣后得以恢復,手術前12小時患者進行灌腸操作,術后給予基礎護理工作。
觀察組接受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體包括:(1)術前健康教育與準備。向患者詳細介紹醫(yī)院的整體環(huán)境,減少患者對醫(yī)院的陌生感。將疾病成因、手術方法及優(yōu)勢向患者詳細講解,增強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緩解不良情緒。術前4小時患者可服用少量流食,術前2小時禁水,并在手術當日清晨采取聚乙二醇散為患者清腸。(2)術中護理。提前調(diào)試好手術室的溫濕度,備好手術所需物品,嚴格按照相關流程進行手術操作。術中嚴格把控患者的體溫變化,做好保暖工作。(3)術后護理。根據(jù)患者的自述疼痛情況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非阿片類藥物進行陣痛,針對痛感強烈的患者可采用藥物聯(lián)合鎮(zhèn)痛泵的方式予以陣痛。術后6小時內(nèi)需定時協(xié)助患者翻身,注意動作要輕柔,同時對患者的四肢進行按摩,促進血液的循環(huán)。6小時后鼓勵引導患者自行翻身,還應引導其進行正確的四肢伸展運動和腳踝的主動運動,定時督促患者練習上述動作。術后待患者麻醉藥效彌散后進行假性進食,可以采取咀嚼木糖醇口香糖的方式來加速恢復患者胃腸道功能[2]。術后6小時患者無任何不適可進流食,可以使用清淡的蘿卜湯促進排氣,隨著患者病情與腸道耐受力的逐漸恢復可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術后24小時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支持并引導患者早期離床活動,以免發(fā)生下肢靜脈血栓,早期要避免過度勞累應嚴格把控活動時間,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酌情延長時間。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各項術后指標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SPSS20.0,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用t、x2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當P<0.05時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各項術后指標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見表1。
3 ?討論
婦科惡性腫瘤是當今社會嚴重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手術切除為首要治療辦法,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手術應用已逐漸廣泛,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但是無論何種術式,對患者機體均具有一定的應激性而出現(xiàn)并發(fā)癥。臨床中對這一問題高度重視,旨在加快患者康復、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而將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其中。快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核心為循證醫(yī)學,通過使用一系列有效的臨床圍術期護理措施來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應激反應,盡早恢復[3]。本研究中,對患者進行術前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減輕了對手術的焦慮和恐懼。術前4小時可服用流食,相較于以往的術前12小時禁食可以很好地為患者補充術前能量,可有效避免患者因饑餓而導致的不良情緒,使患者能良好地配合手術的進行。術中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患者因低溫而引起出血量增加,增強應激反應;術后給予有效的陣痛對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動與盡早進食、恢復胃腸等器官的功能都極其有利,早期下床可防止靜脈血栓,對術后緩解疲勞和改善睡眠障礙均非常有利。此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腸道功能恢復與術后離床活動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住院時間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少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于婦科惡性腫瘤腹腔鏡圍術期的護理采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改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促進患者更快的康復而盡早出院,具有臨床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夢云,黃瓊珊,李玲,等.醫(yī)護一體化結合快速康復外科在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應用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20,19(3):25-31.
[2]何利琴,何鳳琴.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在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效果及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2):2135-2137.
[3]馮斌,唐才喜,王強,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地市級醫(yī)院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圍手術期的應用體會[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9,31(11):684-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