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要:教教育部門編寫頒布的《小學教育美術學科課程標準》中對小學美術課程的整體目標進行了定位:在教小學生美術的過程中,刺激感興趣的可能性,在促進學生完全個性的形成的同時,在培養(yǎng)學生感情的過程中,為了促進學生開發(fā)優(yōu)秀的藝術素養(yǎng),靈活多樣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這篇文章繼續(xù)對小學美術課堂有趣的教育研究,分析現在的小學美術課堂有趣的教育存在問題,繼續(xù)提出的改善對策。
關鍵詞:小學美術;趣味化教學;美術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0-
趣味化教學在小學美術中的重要作用便是提升學生的美術興趣,在創(chuàng)造和應用過程中引導學生完成自己的藝術知識,完成學生的情感表現。在教育活動中運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的身體和精神發(fā)育,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焦點放在學生在畫畫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上,幫助學生根據物品想象事物。同樣,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擁有手工制作的優(yōu)秀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美術主題的興趣,強化美術主題的能力,提高美術能力。
1 小學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趣味化教學的價值
(1)美術教育有利于意識的發(fā)展。興趣意識也指對不同觀念和意識的追求。有興趣意識的人經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豐富的想象力,敢于冒險,敢于挑戰(zhàn)權威。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學生通常會對自己的繪畫作品有不同的理解,然后在理解繪畫作品的基礎上對繪畫進行描述。因此,更容易促進學生興趣創(chuàng)造意識的形成。(2)美術教育有利于激發(fā)興趣和熱情。當一個人需要創(chuàng)造一些有趣的東西時,他或她將首先設定創(chuàng)造的目標,并賦予它一定的個人主觀含義。在這個過程中,興趣創(chuàng)造者將被激發(fā)去創(chuàng)造樂觀,積極和持續(xù)的熱情,在興趣創(chuàng)造過程中,熱情被表達為個人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持續(xù)時間和創(chuàng)作中的積極情緒。興趣熱情可以促進個人興趣意識的形成,從而形成穩(wěn)定的創(chuàng)作動機,促進創(chuàng)作者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作。
2 小學美術課堂開展趣味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2.1 加入游戲和音樂元素創(chuàng)設趣味化課堂
(1)音樂導入模式。教育活動開始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引入教育內容,將音樂應用于學生在教育階段引入美術,然后進行好的感情替代,使學生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育的導入部分,學生可以有效地改善場景的詳細概念,完成制作,提高能力的同時,也能提高藝術感覺(2)游戲導入模式。在指導鏈接中,教師也有可能通過有趣的小游戲,方法是繼續(xù)開放內容。如果是對游戲感興趣,想積極參加游戲的小學生的話,教師會最大限度地活用現階段學生的年齡特性,用更有趣的游戲來學習學生,完成狀態(tài)、墊子的跟蹤知識。
2.2 注重學生的直觀感受,讓學生體味繪畫的魅力
小學生由于年齡限制和生活經驗不足,對美術和作品的鑒賞是比較直觀的印象,很難理解自己的心情和想法。某種程度上,那個限制了學生的美的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育和活動中,要幫助學生完成和改善審美能力的刺激感,必須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從基本直觀的印象中實現比較抽象的美和含意。例如在對《靜物寫生》教學過程中,學便可通過讓學生對臺上的物體進行充分的觀察和接觸完成細節(jié)及質感的了解。雖然在生活的各個地方都能看到藝術品,但是學生可以通過藝術的視點和思考來重新認識它們,根據自己的想法使靜物有所變化,強化學生的藝術技能。通過比較詳細的了解,學生可以在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中明確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為自己的結構完成內容的制作。在畫畫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畫紙上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表現。
2.3 強化教學工具的運用,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率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fā)展,教育界利用的資源和設備逐漸完善,能夠靈活運用到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最新教育工具,可以有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改善教育環(huán)境。例如在對《十二生肖》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師將能夠向學生詳細介紹十二生肖。這將幫助學生進行全面觀察并相互交流。這將有助于改善教學氛圍并提高創(chuàng)意內容的清晰度。例如,在向學生講解世界上最好的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越來越多的媒體向學生展示這些繪畫的細節(jié),而不是僅通過欣賞其中的一些作品來向傳統教學。通過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擴大自己對藝術的視野,以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還可以通過繪畫細節(jié),分解來幫助學生了解操作過程和細節(jié)。通過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技術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藝術興趣和個人審美能力,并通過優(yōu)秀作品的展示,完成對學生個人創(chuàng)作能力的增強,引導學生,完成對藝術知覺的升華。
2.4 科學運用實地寫生,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在美術教學中,實地寫生是一種相對生動的創(chuàng)作方式,可以通過實際情景來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感知來創(chuàng)造,完成自己的繪畫展示。在實地寫生的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引導學生根據觀察到的自然景觀畫出內容,增強他們的觀察能力,展現學生生活中的藝術共通性,幫助學生了解藝術,通過生活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建立創(chuàng)造性材料的積累感。例如,在引導學生進入森林公園進行實地寫生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自由移動,并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來完成積累學生的創(chuàng)作材料,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供學生認真觀察生活。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圍繞學生的對象,想象力和聯想力來完成繪畫作品的繪畫,發(fā)散思維,同時完成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訓練,以增強綜合性學生素質。此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力幫助學生通過以生活為導向的案例進行干預。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認真的聯想和繪畫,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水平,完善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實地寫生的方法,學生可以在開放,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完成教學的樂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在申請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性特點,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正確的改進和應用,并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基礎上,保證學生的進步。
參考文獻
[1]任秀華.游戲化教學在輔讀學校教學中的應用——以國畫教學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02):59-62.
[2]楊文娜.趣味性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21(01):146-147.
[3]馬燕玲.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小學美術課堂生活化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2):217-218.
[4]李舒君,田浩.小學美術教學中國畫課的趣味性[J].藝術教育,2021(04):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