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嬋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門充滿生活化特征的學科,一方面它的很多物理原理和規(guī)律來自生活實踐的總結,是對生活經(jīng)驗的科學歸納,另一方面它的理論知識又可以指導我們科學地生活,為我們生活指點迷津、答疑解惑,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關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留意身邊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诖?,筆者擬從設計生活化的課堂導入,啟發(fā)學生從實踐角度思考問題;列舉生活中的案例,運用物理實驗進行演示;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讓物理服務于生活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以期為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的發(fā)展提供參考,促進初中物理教學更好地走進生活、貼近生活,推動其邁入更高的發(fā)展階段。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
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經(jīng)驗相結合,這既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意識,也可以讓他們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解決生活中存在問題。但是,初中物理教學發(fā)展的現(xiàn)狀令人深思,當下初中物理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難以向生活中延伸;教學方式無法與生活實踐結合,學生的接受效果不太理想;學生歸納總結能力不強,導致物理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難以真正將物理知識運用于生活。對此,我們必須改變以往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努力,同時將生活化教學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方向,促進物理教學實踐與生活實踐活動有效銜接,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標準下初中物理教學目標。
一、設計生活化的課堂導入,啟發(fā)學生從實踐角度思考問題
課堂導入是開展課堂教學的引入環(huán)節(jié),好的課堂導入往往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此,我們必須巧妙設計課堂導入,啟發(fā)學生從實踐角度思考問題,以生活化引入作為課堂的開始。比如:在學習“照相機與眼球 視力的矯正”這一章節(jié)時,首先詢問同學是否使用過照相機,具體如何進行拍攝,同時分享自己好的照片,并讓學生思考照相機的成像原理;然后查看戴眼鏡的學生人數(shù),了解他們的近視度數(shù)、近視原因以及給生活帶來的不便;最后,讓學生轉動眼球,感受觀看物體的過程,同時啟發(fā)學生思考照相機與眼球的異同,提出預防近視以及矯正近視的可行性建議。通過這樣的課堂導入,學生能夠從自身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思考問題,這既可以調動他們參與的興趣,增添課堂活力,也可以讓學生更加輕松愉悅地投入整個課堂教學,促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二、列舉生活中的案例,運用物理實驗進行演示
生活豐富多彩、包羅萬象,很多問題我們都可以從生活中尋找答案,初中物理教學同樣如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把生活中的案例引入生活,設計物理實驗進行演示,讓生活中的現(xiàn)象更加形象具體,更加充滿理性色彩。比如:在“物體的浮與沉”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將生活中帆船在水里的起浮下沉這一實例引入課堂,讓學生根據(jù)生活實踐,準備帆船,水,容器等實驗器材,首先在保證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讓學生把相同的兩個船放入水中,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的運動情況基本相似;其次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讓學生把不同大小、不同質量的三個船放入水中,結果發(fā)現(xiàn)質量大的船下浮的更多;最后改變實驗條件,分別把不同的船放入水中,結果發(fā)現(xiàn)較大的船排開的水更多,浮力更大,在體積一定的情況下空隙多的船,密度較大,下沉的更多一些。通過演示實驗,學生進一步驗證了影響浮力的三要素:重力、體積、密度,從而真正了解輪船在水里行走的原理,體會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妙用。
三、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讓物理服務于生活
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都需要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及時內化吸收,從而培養(yǎng)一種可以遷移運用的實踐能力,初中物理是一門極具生活化的學科,我們必須讓其適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比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章節(jié)時,我們先給學生講解基礎知識點,之后進行摩擦力的演示實驗,最后讓他們對摩擦力的定義、方向、測量、產(chǎn)生條件及影響因素進行歸納總結,從而系統(tǒng)地掌握摩擦力的理論知識。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摩擦力問題,例如冬天下雪后,讓學生思考如何防止打滑,可能有的學生提出換一雙鞋底粗糙的鞋子,有的學生提出加大與雪面的接觸面積,有的學生提出加大對地面的壓力程度,通過這樣的思考,學生們基本掌握了摩擦力的理論知識點,也明白了摩擦力與生活的銜接之處。這樣既可以發(fā)揮初中物理學科的趣味性,也可以發(fā)揮它的實用功能,讓其真正成為一門生活化的學科。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活點滴我留意是我們初中物理教學應該具備的一種態(tài)度,也是物理教學改革發(fā)展的前進方向,我們必須在這條道路上持之以恒地努力,從教學導入的生活化、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教學方式的生活化以及教學案例的生活化進行多角度分析,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長遠發(fā)展尋找有效的應對措施。唯有如此,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才能改變以往陳舊做法,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獲得新的生命力,才能讓物理這門來源于實踐的學科,經(jīng)過實踐的檢驗獲得全新的發(fā)展,從而更好地運用于生活,為我們的生活進行指引,提供幫助,促使我們生活更加科學,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劉洪召.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