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卓
摘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完成教學目標,還要注重對全體學生的情感教育。中國自古以來,非常重視教育工作中的各種情感文化滲透。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文化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情感教育需要教師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變化,了解學生的情感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本文主要結合課堂教學實例討論,簡述了在職高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文化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
關鍵詞: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引言
教學任務可分為兩種,即對學生認知的培養(yǎng)教育和對學生的情感文化教育。其中認知文化教育主要是指學生通過傳授和引導學習各種系統(tǒng)的知識、訓練各種系統(tǒng)的技能;對學生的情感文化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良好的社會道德品質。
一、情感教育在職高語文中的意義
(一)創(chuàng)造語文學習環(huán)境
在傳統(tǒng)的職高語文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沒有交流互動,導致教師對學生語文學習情況了解得不夠深入。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語文教師沒有培養(yǎng)學生高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只能依靠自己的記憶去強行記憶語文中重要的知識點,學生依靠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并不能理解語文知識的深層次含義,也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失去了語文應用的鍛煉機會。而語文教師在教授一些比較好的文章時,沒有引導學生正確地欣賞文章中的文字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樂趣。而只能是通過機械化地背誦,這浪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學生很難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語文知識,這不利于學生長期學習語文。如果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將情感教育引入到課堂中,教師就會主動地去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教師在刻意關心和觀察學生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變化,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在情感教育中,語文教師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情感和文章的共鳴,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心智發(fā)育還不夠健全,在上學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的影響。這就需要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師在情感教育中,合理引導學生,加強學生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教師通過情感教育,可以降低學生的逆反心理,避免傳統(tǒng)說教的教育形式,學生能夠更好地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同時,情感教育能夠讓學生更好的領會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fā)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使得我國傳統(tǒng)文化能夠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fā)揚。職高語文教師,通過情感教育,也可以更好地把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教師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引導。降低學生抵觸的情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改正了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
(三)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語文的學習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形成是十分有利的。職高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困難和挫折是很正常的一種現(xiàn)象,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讓學生樹立起語文學習的信心。
二、職高語文情感教育方法
(一)加強情感引導,讓學生情感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
職高語文教師想要在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就必須加強引導。教師在講解語文教材內容前,應該積極的備課。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的便捷,搜集和本課內容有關的教學素材,如作者的生平,和教材內容有關的知識點等。教師將收集到的教材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出來,學生通過直觀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能夠很好的了解作者的具體情況以及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能夠通過這種形式,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例如,教師在講授《我的母親》一文里,教師可以邀請學生站到講臺上來,模仿自己母親日常生活的行為,讓學生們仔細觀察“母親”們共同的特點,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之后引導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去體會教材中關于母親的描述,讓學生仔細感受《我的母親》一課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內容。又如,職高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詩詞時,可以通過已經(jīng)改編的詩詞歌曲,帶領學生視唱,學生在視唱的過程中,更容易對詩詞內容記憶,也同時感受到了詩詞的韻律之美。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更容易和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教師通過種情感教育方法,活躍了語文教學的氣氛,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增加,學生更加有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
(二)加強職高語文教師素質的培養(yǎng)
在職高語文教學情感教育中,樹立榜樣是非常有必要的。職業(yè)高中的學生,年齡偏小,喜歡追星和模仿自己喜歡的對象的喜好、行為。教師要根據(jù)學生這一特殊的特點,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自己真實的情感付出,讓學生在交流溝通中感受到平等、尊重。學生感受到職高語文教師的關懷,放下內心的戒備,主動地把自己的心事和教師傾訴,教師能夠對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有一個全面地了解,為教師日后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促使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教學工作。同時,職高語文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增加自己的文學修養(yǎng),使自己的道德素質不斷提升,進而感染學生。教師在情感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到情感教育不是迫使學生產(chǎn)生某種感情,而是要通過自己的情感付出,引導出學生內心的情感,進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語文教材中作者的情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教師在開展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尊重、平等、自由的原則,加強對學生情感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容易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同時還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去感染學生。
參考文獻:
[1]李文華.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提高職高語文教學效率[J].課外語文.2016(02) : 15-16.
[2]歐君秋.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提高職高語文教學效率[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09 ):65-66.
[3]張宗輝.如何提高職高語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4(23) : 58.
[4]韓邦龍.提高職高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