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曉偉
摘要:小學階段的教育管理對學生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對學生學習習慣、思想品德的形成有極大的引導作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主張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的個人特點設計教育方法,灌輸正確的思想觀念,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指明方向。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班主任;工作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5-229
引言
在教育方式不斷迭代更新的背景下,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提倡并運用,這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特別是心理發(fā)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需要扮演起觀察員和心理輔導者的角色,執(zhí)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指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
一、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大多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并不多,而且在管理上也以自我為中心。每一名小學生都有著各自的差異化,如果教師對他們各方面都不是很清楚,這樣就進行盲目管理的話是無法達到理想效果的,多數(shù)小學生會產生懼怕或者是厭煩的心理。在管理方式上也比較傳統(tǒng),這顯然無法提高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很單調,這樣一來管理自然沒有太大的作用。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的班主任在管理的模式上存在著極端現(xiàn)象,現(xiàn)在很多的小學學校都希望聘請那些年輕的教師入職,但他們在管理上存在著過分嚴格和過分仁慈的這兩個極端現(xiàn)象。其實這種管理模式是并不科學的,甚至有些言辭和行為會對小學生形成打擊效果,這樣他們的學習也很有可能逐漸的失去信心,并在性格上受到嚴重影響。如果教師太過仁慈,小學生在犯錯以后被一味地包容,這樣只會縱容他們繼續(xù)犯錯。
二、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采取一視同仁的管理態(tài)度
是否做到平等對待每一位小學生是評判班主任管理工作優(yōu)秀與否的標準之一,這是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有不少班主任還存在對學生差別對待的現(xiàn)象。例如平時成績較好的學生與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犯了錯,前者草草了事,后者懲罰力度更大一些,這種不平等的管理方式不僅達不到很好的管理效果,還破壞了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而且時間一長,小學生便會產生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犯錯了也沒事,只要自己的學習成績足夠優(yōu)秀,老師就不會為難自己,從此無視班級規(guī)范的約束,不僅增加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難度,也可能給學生今后的人生走向違法道路埋下隱患。一些班級還有學生拉幫結派的現(xiàn)象,甚至有欺負同學的情況,班主任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能任其發(fā)展下去,對于受欺負的學生要多加關懷和提供幫助,循循善誘地引導學生不能欺負同學,不可將學習成績好作為犯錯誤時的“免死金牌”。
(二)合理制訂管理制度
第一,班主任在制訂班級管理制度期間,要保證其內容符合國家、學校相關制度的規(guī)定標準,切勿同教育部的規(guī)定悖離,要嚴格遵守《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各種管理要求。第二,制度內容應當與班級的具體情況高度符合,切勿直接套用其他班級的制度,也不可一成不變、死板僵硬,要根
據(jù)班級的職位設置、事務管理情況,制訂滿足班級實際需求的規(guī)章制度,從而使班級管理有章可循、有理有據(jù)。第三,班主任制訂的管理制度,應當具備較強的人文關懷,力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使學生感到輕松愉悅;注意順應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保證任務難度適中;杜絕制度內容太過空洞,流于形式,否則會削弱執(zhí)行效果;避免制度內容太過嚴厲苛責,防止強制性,否則會誘發(fā)學生的逆反情緒。教學案例四:王老師在制訂班級衛(wèi)生值日制度時,主要從以下兩點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其一,在衛(wèi)生要求方面,保證地面干凈整潔,沒有紙片、垃圾與過多塵土;在每一節(jié)課堂教學結束后,及時擦凈黑板,清理干凈黑板下面粉筆槽中、講臺表面的粉筆灰,放學后清理黑板擦中的灰塵;注意將桌椅擺放整齊,確保桌面不存在與學習無關的雜物;保證本班級教室廊道清潔干凈,及時清理出現(xiàn)的紙屑。其二,在值日要求方面,根據(jù)生活委員制訂的值日生表,全班學生輪換值日;確保清掃工作在規(guī)定時間內做完;衛(wèi)生委員要進行值日記錄,在每周五放學前,向班主任匯報值日出勤情況、不合格成員名單、值日中的問題與不足;如果有學生生病或者臨時有事,無法完成當天值日工作,可以輪換下一個值日生工作;針對無故逃離值日的學生,實施連續(xù)值日五天的處罰。
(三)構建科學評價體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在大眾普遍認知中,只有學習好才能夠稱得上“好學生”。只要學習不好,就會被家長和教師扣上“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的“帽子”。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我們需要認識到小學生并不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和領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踐行以人為本理念便是要構建科學評價體系,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引導小學生揚長避短,實現(xiàn)個人發(fā)展。在構建科學評價體系過程中,小學班主任可以將學生的性格、身體素質、行為習慣、文明禮貌以及學習等都作為評價指標,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首先,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師從日常教學以及考試出發(fā)對小學生進行評價,有的小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是每天都活潑開朗,積極幫助同學,在人際交往方面獲得的評價就相對較高。有的小學生雖然學習成績好,但是身體素質不佳,在短跑等體育活動中的表現(xiàn)不盡如人意,在身體素質評價方面獲得的分數(shù)也不會太高。其次,班級內的學生互相評價,能夠讓小學生透過同學評價來正確認識自我。最后,家長對學生做出評價。通過構建三維評價體系,讓小學生更好地了解自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身的閃光點,讓自卑的學生重新燃起信心,讓自滿的學生認識到自己還有需要提升的方面。這樣一來,幫助實現(xiàn)高效的小學班主任管理,提升管理的科學性。
結束語:
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摒棄過往的硬性管理模式,學生是學校的教育主體和服務對象,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在管理工作中貫徹實施以人為本的理念,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設出優(yōu)質條件,以此促進班主任管理工作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李祥.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融入以人為本理念的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25):64-65.
[2]吳杰.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如何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J].中華少年,2019(23):195.
[3]李偉清.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討[J].讀寫算,2018(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