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欣
摘要:受先前教學思想的影響, 為快速完成課上的任務,廣大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習慣采用“灌輸式” 的授課方式進行教學,完全輕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差別與不同, 在這種授課模式的影響下,學生不僅失去學習的快樂, 對內容學習的態(tài)度渙散,甚至還會出現(xiàn)學習中兩級嚴重分化的現(xiàn)象, 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因此,如何在授課環(huán)節(jié)中,采用科學有效的方式對上述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進而提升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的有利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老師需要研究的一個課題。
關鍵詞: 分層教學法;初中英語教學;應用分析
引言
英語這個科目是初中學習的內容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而初中又是學生積累相關知識,掌握英語水平,形成習慣的重要關頭。所以,初中的英語老師就要在上課的過程中,對當前教育變革的授課思想進行有效的落實,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的地位與學生的自身個性發(fā)展, 在全面掌握學生實際學習水平的基礎上,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應用分層次的授課模式,從而在授課的環(huán)節(jié)中,更好的提升授課的質量,為學生的高質量學習制造一定的基礎。本文著重分析分層次的授課方法在初中英語授課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
一、 在初中英語授課中應用分層次教學的重要性
分層次的授課方式主要是指在對初中英語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各班學生之間的差距,根據(jù)各個班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水平與不同的學習特點將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地劃分,并針對各班學生存在的差距和學習特點給予積極地輔導,以確保盡可能多地縮小各班學生之間的差距,促進各個班級整體素質提升。在以往的課堂上,由于課前老師既要做好課前備課、教學工作,還要做好對學生進行作業(yè)批改和指導等工作,其工作內容復雜又繁重,大多數(shù)老師都因為缺乏一定的時間與精力,更不用說對于學生進行各種分層次的教學,導致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出現(xiàn)學習不好的學生跟不上老師的講課速度,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又覺得老師講的慢, 對其在英語學習中的發(fā)展造成一定的阻礙。如果在英語的授課環(huán)節(jié)中應用分層次的授課方式,就可以完美的改善這一問題, 并能夠在授課環(huán)節(jié)中充分關注學生之間的差別, 將班級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這樣一來,既能有效激起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在學生進行學習的時候,老師的輔導得以充分的發(fā)揮。
二、在初中英語授課中應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策略
2.1 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
在上英語課的時候, 教師面對的是基本都是一個班的學生, 雖然他們處于同一個起點,但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是有差別的,不僅包括英語方面上的差異,還包括學習的實際水平、英語思維、個性特點等各方面的差異。 這些差別或多或少地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英語的授課環(huán)節(jié)中開展分層次的授課,老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劃分,了解各個層次學生的情況和能力,做到對癥下藥。通常情況下,一個班里的學生可以分為 A、B、C 這幾個層次,A 層的學生為學習好的學生,約占人數(shù)的四分之一,B 層為學習一般的學生, 約占人數(shù)的一般,C 層為“學習差的學生”,約占人數(shù)的 四分之一。認識到學生的差異后,教師就能夠科學地劃分幾個小組,4個人一個小組,每組包括一個 A 層學生,兩個 B 層學生和一個 C 層學生。 這樣的劃分能使 B、C 層的學生在 A 層學生的幫助下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排除一些困難。 另外,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能使教師對不同情況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能更好地對他們的學習進度進行指導,也能夠使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力、學習水平等找到學生的“最近期發(fā)展區(qū)”, 并及時指引學生改進和探索適合自身的學習手段, 讓班級中的學生都能自發(fā)的加入到學習中,并獲得相應的發(fā)展。
2.2 課堂提問分層
上課問答是一種好用的授課方式,實施分層次的授課, 老師應注重分層次的課堂提問, 應針對不同基礎、不同實力的學生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 在進行提問時, 如果是學習的水平比較差的學生, 老師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 符合學生水平的問題, 學生回答正確后一定要給予積極的肯定, 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獲得成就感, 學習英語的信心不斷增強。 而對于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 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對其設計一些探究性的問題,以確保學生能夠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 對英語知識進行有效的延伸, 使其探索性的思想得以有效的提升。比如,在學習“Is there a supermaket around here?” 時, 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實力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問題。 例如, 讓“學習差一的學生”答復“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這個比較簡單的問題, 只要學生仔細閱讀文章, 肯定能回答正確; 讓學習一般的學生回答“Where is the supermarket?”這個問題, 其難度剛剛合適, 需要學生大概了解課文的內容;讓成績好的學生答復“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neighborhood?”這個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測試學生的應用水平。雖然倡導讓學生自己處理問題, 但是當學生在答復問題碰到困難時, 老師應及時給予相應的輔導, 使學生都能夠“伸手摘到蘋果”,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分層次的問答既能夠幫助“學習差的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又能夠鼓勵學習一般以及優(yōu)秀的學生用于戰(zhàn)勝有難度的問題,有助于實現(xiàn)分層次的授課。
2.3 在教學進度中進行分層
在英語的授課環(huán)節(jié)中, 由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實力的不同,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和內容的接受水平也存在著差異。 所以, 初中英語老師在設計授課的進度、 安排授課任務的工作中就要充分應用分層次的方式, 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分配。 例如, 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掌握的基礎以及學習的水平, 引導學生從口述、 聽力、 朗讀、 寫作等四個學習部分進行層次性的學習, 從而使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能夠得到相應的成績,老師也能夠在這樣的授課環(huán)節(jié)中對每一位學生的思維水平與學習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 從而最大程度的使多數(shù)學生與授課進度同步, 促使課上任務順利的完成。
結語:
總而言之,分層次的進行授課是當前教育推行的一種授課方式, 它是一種充分適應素質教育需要的,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它既可以幫助不同文化基礎的學生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又可以滿足各個層次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需求??梢赃@么說,分層授課優(yōu)化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既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我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的積極性,又能夠使得教師的課堂教學變得更輕松、高效,促進了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淑萍.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0(6):58-58.
[2]孫林.分層教學法在初中 英語教學中 的 應用 分析[J].校園 英語,2020(38):127-127.
[3]錢芳.分層教學法在初中 英語教學中 的 應用 分析[J].考試周刊,2019(102):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