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攻擊性行為是小班幼兒最常見的一種行為問題,兒童早期的攻擊性行為會持續(xù)影響其身心發(fā)展。小班幼兒的口語表達和人際交往能力較差,他們也常常通過自己的行動表達需求。本文從小班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現(xiàn)狀(當今社會的趨勢、專家的一些觀點)、處理小班幼兒攻擊性行為的重要性、小班幼兒個案觀察(5個片段、家長、同伴、教師訪談)和如何小班幼兒攻擊性行為出發(fā)告訴我們該如何更好的去處理小班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關(guān)鍵詞:小班 幼兒 攻擊性行為
《指南》健康領(lǐng)域中明確指出:“應培養(yǎng)幼兒健康生活的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在社會領(lǐng)域中也明確指出:“要增強幼兒的自尊、自信,培養(yǎng)幼兒關(guān)心、友好的態(tài)度和行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包括喜歡參加游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活動中快樂,自信;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行動?!迸囵B(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助于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此階段,如果不適時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為,便會錯失良機,給將來的發(fā)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不良行為嚴重影響著幼兒的社會交往以及個性發(fā)展。
一、小班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獨生子女、留守兒童群體的增多,家庭教養(yǎng)方式也發(fā)生了變化,多數(shù)表現(xiàn)為寵愛多,教育少、順從多、要求少,致使許多幼兒從小養(yǎng)成了諸多不良行為,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F(xiàn)代發(fā)展心理學的研究表明,0-6歲處于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敏感期,也是一個人心理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此時,不僅容易形成良好行為習慣,而且易于矯正。專家認為,幼兒攻擊性行為是指幼兒基于憤怒、敵意、憎恨、不滿等情緒,有意對他人或其他目標而采取的不為社會規(guī)范所許可的行為。
二、小班幼兒的攻擊性行為的個案觀察
小班某幼兒攻擊性行為發(fā)生的個案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10.18--10.22
觀察者:吳春丹
觀察對象: 豆豆 年齡: 4歲 性別:男
觀察方法:軼事記錄法
觀察內(nèi)容:早上,戶外活動是滑滑梯,小朋友們都排好隊,一個一個很有秩序。這是,突然有一個小朋友跟我說:“豆豆推我?!币驗槭窃诨萆?,所以當時我很緊張。當時我就和將要輪到玩滑滑梯豆豆說:“豆豆,你怎么可以推別的小朋友嗎?這樣很危險的?!睕]想到的是,豆豆當時居然小手握拳,來攻擊我。然后自己玩自己的。因為我覺得應該要適當?shù)厝チ私庖幌露苟?,于是我把豆豆帶到一旁。剛要說什么,豆豆卻甩開了我,跑走了。隨后,他跑到另一位老師身邊。指著我說:“我不喜歡她。”老師和豆豆講道理時剛好有個小朋友走過來,豆豆就小手握拳在那個小朋友肚子上輕錘了一拳。
觀察者判斷:自己喜歡玩的就想占為己有。容不得別人耽誤到自己。會用一些攻擊性行為來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所想的。當自己帶有不滿情緒時,會用一些“武力”來泄憤。
三、小班幼兒攻擊性行為影響原因
(一)幼兒自身
1、自我意識發(fā)展水平較低,不能站在受害者的角度體驗受害者的痛苦心情。
2、豆豆比較內(nèi)向,不會去參與其他小朋友的游戲,也不會嘗試著去與小朋友去分享自己的快樂。
(二)家長
1、豆豆爸媽因為工作忙,和豆豆獨處的時間不多,應該抽空耐心地與豆豆進行交流,一旦發(fā)現(xiàn)豆豆的攻擊行為時,首先應該問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后交給豆豆相應的正確的處理方法。因為,滑滑梯事件發(fā)生后,我有找過豆豆。我當時把豆豆抱在我懷里,和他說不可以在滑滑梯上推小朋友,要和小朋友友好相處。當時因為我是抱著他的,我能感受到他那時很乖巧,也一直有點頭回應我。所以我覺得豆豆還是一個很乖巧懂事的孩子的。只要豆豆爸媽和豆豆耐心教導。
2、因為豆豆一直是奶奶爺爺帶著的。爺爺奶奶太過于溺愛豆豆,寵壞豆豆。爺爺奶奶帶豆豆時,有時也會在豆豆面前指責豆豆的爸媽,爺爺奶奶應該幫助豆豆爸媽在豆豆心目中的有一個良好形象。
四、解決小班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策略
(一)減少環(huán)境中易產(chǎn)生的攻擊性行為刺激
小班幼兒為了獲取他人物品、保護自己的物品、爭奪空間(座位活動場所等) 等原因和他人發(fā)生沖突。所以作為教師,在組織活動時,要注意要準備足夠數(shù)量的玩具,以減少幼兒因爭搶玩具而發(fā)生的沖突。要組織安排好一切活動。教師要營造一個民主愉悅的心理環(huán)境。
(二)引導幼兒正確認識攻擊性行為,從動機上改正其攻擊性傾向
小班幼兒對攻擊性行為缺乏正確的認識,小班幼兒一般不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幼兒認識到他人對其攻擊性行為的不滿,從而使其對自己的攻擊性行為產(chǎn)生否定情緒。然后老師可以和幼兒一起設想收人歡迎的兒童的形象,增強幼兒想榜樣學習的愿望,從而減少攻擊性行為。
(三)正確解決幼兒之間的沖突,讓幼兒掌握解決沖突的良好技能
教師要正確處理幼兒之間的攻擊性行為,當幼兒之間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時,教師應該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并且明確的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使幼兒認識到,什么行為是錯的,怎么樣做才是對的。讓幼兒掌握解決沖突行為的友好而有效的技能。
(四)采取恰當?shù)膽土P方式來糾正幼兒的攻擊性行為
小班幼兒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就是攻擊性行為,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危害。必要時,可以采取恰當?shù)膽土P方式,恰當?shù)膽土P方式會導致幼兒對攻擊行為的焦慮,從而有助于抑制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發(fā)生。其中冷處理就是一種很有效的處理方法,可以在一定時間內(nèi)讓幼兒平靜一下。
(五)重視家庭的力量
幼兒的攻擊性行為與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有關(guān),父母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子觀。豆豆爸媽應該有空就多多跟豆豆講講如何與他人友好相處。父母不要經(jīng)常使用攻擊性行為對待幼兒,也不要對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放任不管。豆豆爸媽知道豆豆有攻擊性行為后,應該及時管教,不能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教育孩子的方法要寬嚴適度,說理為主,營造融洽的家庭氣氛。
參考文獻:
[1] 肖曉瑪;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及其矯治[J];韶關(guān)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2] 王鮮明,高英;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剖析[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3年07期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六一幼兒園 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