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玲
摘要:新課程在不斷改革發(fā)展,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科的教學也隨之改變。因此,語文教師應不斷改變教學策略,以全新的教學教學方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收效顯著且極受教師與學生的喜愛,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推動學生更加高效的進行自主學習,將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進而促進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情境教學
前言:
情境教學法能夠將教材上的內容與生活、情感、問題、想象等多種元素相結合,將高年級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并能使其融入到不同的情境中,強化自主學習意識,從而對課文有更深入的領悟,將課堂知識牢固的掌握在心里,以達到提高小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從而確保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性。
一、以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相關知識往往建立在小學生所熟悉的實際生活經驗之上,由此可知語文與生活不可分割且緊密相聯(lián)。相對于低年段的小學生而言,高年級的小學生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自主意識,但是由于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其中的教學內容確實相對枯燥,讓小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致。而另一方面,教師對于枯燥的語文知識往往又采用單一呆板的講解模式,這讓本就沉悶的課堂氣氛更加嚴肅,學生極易產生壓抑的心理。長此以往,就會對學習語文知識有抵觸的情緒。這種消極的負責情緒將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質量,對于課文內容就不會有更加深刻的領悟,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也無法達到理想標準,教學效率自然就會隨之下降。針對這種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就應更新教學策略,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樣能讓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熱情被調動起來,進而自主進行高效的學習,從根本上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效率。
以《四季之美》一課為例,這篇課文是作者按照一年四季的順序進行描寫,主要講述了春季的黎明、夏季的夜晚、秋季的黃昏以及冬季的清晨等不同時間段的景象,從不同的景物變化中體現(xiàn)作者對于大自然的熱愛及贊美之情。語文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根據課本上的內容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回憶以往在生活中,每一年的四季變化中看到的不同景象。說一說自己認為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哪里,教師可以在小學生進行回憶的過程中,加以舒緩的背景音樂,這樣能讓小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所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中,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樣不但能讓小學生對課文的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領悟,還能將語文知識牢記于心,促使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效率能夠不斷提升。
二、以巧妙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問題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推動其自主進行深入探究,并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只是缺乏了一定的動力去推動其自主進行探究。其原因在于語文教師并不善于提出巧妙的問題,去引導學生,提出的問題往往千篇一律且沒有啟發(fā)性和針對性,這樣就無法激發(fā)小學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學生就不會對課文進行更深入的探究。故而,語文教師應改變這種教學模式,不能再以一味灌輸為主,要在授課的過程中嘗試以巧妙的提問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樣不但能讓小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激發(fā),使其在欲望的推動下,自主對課文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將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領悟的更加透徹,同時讓語文相關知識能夠牢記于心,最終將提高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效率。
以《鳥的天堂》一課為例,作者兩次去了鳥的天堂,第一次沒有看到鳥,重點描述了那棵碩大無比的榕樹,體現(xiàn)出了作者對樹的贊美。第二次去看到了群鳥紛飛的景象,體現(xiàn)出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嘆,對鳥的天堂發(fā)自內心的喜愛與贊美。這篇課文包含著作者的真摯情感,雖然單獨閱讀起來會較為枯燥,但是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巧妙的問題:課文中共提到了5次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加?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兩個鳥的天堂有什么不同?作者為什么第一次去沒有看到鳥呢?這樣的問題情境能激發(fā)小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自主積極的對課文進行深入探究,并從中找尋答案,同時在探究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程度,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質量,而進構建小學高年級語文高效課堂。
三、以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現(xiàn)今信息技術已成為現(xiàn)代化教學的必備手段。信息技術所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其中包含了互聯(lián)網、多媒體、電子課件等多項教學輔助工具。對于教師而言不但是全新的教學體驗,也是一種效果十分顯著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的運用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將視頻、音頻、動畫、PPT等優(yōu)勢集于一體,全文面彌補了以往教學中的具大缺陷。能將復雜抽象的語文知識變的簡化,還能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設計成動畫或視頻,這極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能大大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從而主動自覺的融入到課堂中,進行更加高效的自主學習。并能通過直觀的感受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讓課堂知識能夠更牢固的掌握于心,確保小學高年語文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
以《草船借箭》一課為例,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三國時期軍師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巧用大霧的天氣佯攻敵軍,以草船謀取十萬支箭的故事,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若只是靠單純的講解及枯燥的閱讀,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困難,同時也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這個故事從影視劇中節(jié)選出來,播放給小學生,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動畫,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能將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出來。使其能有更直觀的體驗,并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將語文知識掌握的更牢固。體驗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助力小學生進行更加高效的學習,確保小學高年級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性。
總結: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極大程度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多種元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不但能讓小學生在興趣的推動下自主的對語文進行深入探究,還能將知識牢固的掌握在心里,讓小學生能夠更加高效的進行學習,最終促進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曉英.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的小學語文教學初探[J].基礎教育論壇,2021,(1):49,51.
[2]趙玉良.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下),2021,(1):72-73.
浙江省義烏市廿三里第二小學 3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