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娥
摘 要:新課改的進行要求教育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當前,怎樣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成為各個學科教學的重點。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能夠轉變以往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歷史知識。筆者主要分析了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措施,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關鍵詞: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市場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時候也更加重視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筆者主要分析了高中歷史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要點和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希望能夠在做好高中歷史教學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一、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要點分析
(一)歷史基礎知識要點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便必須幫助學生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只有基礎知識比較的牢固,才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歷史能力[1]。所以,高中歷史教學時,教師需要重視歷史基礎知識的講解,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拓展其歷史視野,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在掌握歷史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
(二)科學思維
學科不同,不同學科的知識也存在較大的差別,但是無論哪科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學生科學思維比較出色。學生進行高中歷史學習的時候,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也比較高,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思想來進行事件的分析,真正地了解一個事情的本質。所以,教師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時候,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了解事件的起因、過程、結果以及造成的影響,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科學思維,了解不同事件之間的聯系。
(三)歷史學科能力
教師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解、歸納、閱讀、記憶和概括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教材內容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歷史學科知識體系,做好世界歷史和國內歷史發(fā)展脈絡的梳理。對于學生而言,想要學習好歷史必須具有歷史學科能力,高中生必須重視自身基本能力的提高,只有這樣歷史學習效果才可能提高[2]。
(四)分析能力
學習歷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做到以史為鑒來更好的生活,所以,教師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需要將歷史知識和當前社會問題政治問題解決在一起,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當前的改革和建設,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從而將歷史學習的作用更好地發(fā)揮出來。
二、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時代發(fā)展,我國新課改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各個高中也根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進行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但是通過分析當前高中歷史教學實際情況可以發(fā)現,有些歷史教師并沒有深入的理解新課改,并沒有認真地分析以往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沒有進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這也導致了學生學習效果很難真正的提高。
(一)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影響比較大
很多教師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受到以往教學方式的影響比較大,依然選擇灌輸的方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考慮到教學的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這也導致了很多學生歷史學習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消極心理,喪失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和信心,甚至有些學生會放棄歷史學習。面對這種情況,若是教師沒有及時地進行教學理念的轉變,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那么會給學生歷史學習信心造成極大的影響。
(二)教學資源分配不夠合理
我國不同區(qū)域之間的經濟水平差別較大,教育資源分布也不夠均衡,我國中西部地區(qū)和東部沿海地區(qū)的教育資源差距比較大。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想要做好高中歷史教學,教師需要將多媒體和圖書館等一系列的資源運用進來,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拓展其視野。但是現在我國很多地區(qū)和城市的經濟條件比較差,這也導致了高中的教學資源配置不夠完善,學生歷史學習的時候資源比較少,教師教學方式也較為單一,無法達到新課改的要求[3]。并且地區(qū)不同,教師的整體素質差別也比較大,很多地區(qū)教師本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需要提高,教師需要及時的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教學方式,在教學的時候根據學生和教學需要制定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案,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三)教師沒有及時地進行歷史知識的更新
歷史本身便是一門涉及到學生價值觀的科目,這便要求教師教學的時候,價值觀必須正確,并且需要及時地進行歷史知識的更新,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價值觀念也在實踐中不斷的變化和完善,在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時候也更加客觀。但是有些教師并沒有及時地轉變自己的想法,在認知歷史的時候存在一定誤區(qū),教師教學的時候,也會將自己個人情感夾雜進來,這也會給學生歷史素養(yǎng)培養(yǎng)造成極大的影響。并且,高中歷史教材內容設置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有些內容不夠完善和具體,這也導致了教師教學的時候不夠客觀,影響了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三、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分析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進行,教師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必須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及時的更新教學思想,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科素養(yǎng),給學生更好的成長奠定基礎。筆者下文主要分析了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策略,希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歷史,更好的成長。
(一)重視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幫助學生強化其歷史認知
教師想要幫助學生培養(yǎng)其歷史核心素養(yǎng),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在感悟歷史事件的過程中更好的分析,提高學生歷史素養(yǎng),而不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灌輸[4]。想要將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教師便必須轉變教學的方式,只有學生真正的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才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所以,教師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時候,必須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學生的情況和特點,知道學生學習中容易遇到什么樣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興趣來進行教學活動的設置,這樣能夠將學生學習熱情很好地調動起來。并且,教師還可以根據班級情況來進行歷史主題的明確,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討論和交流。比如,在學習到古代經濟政策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所有制,分析古代土地制度的特點、發(fā)展以及瓦解,然后進行討論和交流。這樣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認知歷史,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的相關內容,學生的興趣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二)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幫助其更好地理解歷史
高中生思想已經比較成熟,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但是學生的經驗往往比較少,對于很多歷史情景和背景很難正確的理解,這也導致了學生學習歷史的時候,很容易無從下手,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對于高中生而言,理解能力也是其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教師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直述的方法來給學生將歷史故事,幫助學生加深其認知和印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夠更好地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5]。比如,在講到鴉片戰(zhàn)爭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多媒體合理地運用進來,給學生展示相關的歷史圖片,這樣能夠讓學生的認知更加深刻,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也會有明顯的提高。此外,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掌握歷史學習的方法,學生不同,其智力和思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理解和接受相關事物的時候,能力也不同,若是能夠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教師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給學生提供比較合適的學習方法。若是學生歷史基礎比較差,教師可以重視學生歷史興趣的激發(fā),只有學生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才會愿意主動積極的學習歷史,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其提供探究的機會,通過探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會有明顯的提高,學科素養(yǎng)也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
(三)將翻轉課堂運用到歷史教學中來,幫助學生提高其自學能力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想要做好歷史教學,對歷史教學進行優(yōu)化,便必須將現代教育技術合理地利用進來,幫助學生提高其自學能力[6]。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進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微課的方式詳細地講解給學生,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同時,知識學習也能夠得到強化。并且,教師還可以把翻轉課堂和微課結合在一起,給學生留任務,讓學生在課下來學習,若是學生學習的時候遇到問題,可以將問題記錄下來,等到上課的時候解決問題。這也能夠將學生主體地位很好地體現出來,學習效果也會有明顯的提高。此外,教師可以將網絡本身的開放性運用進來,進行歷史知識的查閱,不斷地深化自己的學習,切實提高歷史學習的質量和效果。
(四)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其樹立正確觀念,提高其歷史素養(yǎng)
歷史學習和學生三觀形成有著重要關系,學習歷史不但是學生能力和知識提升的過程,還是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tài)度形成的過程。教師教學的時候,可以進行教學情境的設置,讓學生真正地走進和體會歷史,在這個過程中升華自己的情感[7]。比如,在講到世界人民反戰(zhàn)和平運動的時候,教師需要重視反戰(zhàn)和平運動意義的突出,在相關內容教學結束后,需要進行問題的提出,比如人民反戰(zhàn)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很容易想到和二戰(zhàn)有關,二戰(zhàn)給人類的和平造成了嚴重的威脅,還有美蘇爭霸,核軍備競賽也給人類的生存和威脅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這不但能夠幫助學生不斷的完善其歷史體系,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其人文素養(yǎng)。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教師進行高中歷史教學時也必須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在教學的時候,關注學生的特點,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進行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將學生對于歷史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件和歷史知識,切實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給學生更好的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耀平.高中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巧妙滲透分析[J].文理導航,2020(13):47-48.
[2]邱海燕.芻議初中歷史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19(7):59-60.
[3]李淑麗.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落實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20(16):97-98.
[4]倪演.高中歷史教學中唯物史觀的培養(yǎng)策略[J].教師博覽:下旬刊,2020(10):93-94.
[5]何英.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4):74-75.
[6]王偉.讓素養(yǎng)落地:高中歷史教學中解釋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J].新絲路,2018(16):95-96.
[7]譚洪洋.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J].中華少年,2019(23):25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