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國玉
【摘要】新課改推行以后,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是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方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改革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審題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教師應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對學生的審題能力進行培養(yǎng),以保證其物理學習能力不斷提升?;诖?,本文章對如何提高高三學生的物理審題能力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高三物理;審題能力;提高
引言
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屬于是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如果學生們有良好的審題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同時也能保證解題的質(zhì)量。因此在初中物理的習題教學當中,我們作為教師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習慣,能夠讓學生們個人的能力得到發(fā)展。
一、養(yǎng)成好的審題習慣
物理課中要有意識培養(yǎng)審題能力,首先要幫助其養(yǎng)成好的審題習慣。擁有好的審題習慣,除了有利于解題,還能將其進行有效遷移。審題能力培養(yǎng)中,首先要讓學生重視審題,在拿到問題先認真讀題,這個是最為基本的。讀題并不是簡單看一遍題目,而是要用心去讀,用腦去想,分析題目,明確已知條件和題目意圖,理清條件與問題關系,這樣才能根據(jù)已知知識經(jīng)驗,通過給出條件去解決問題。讀題要認真,不能漏掉任何一個有用的信息,不過也要避免強行添加條件。指導學生標準關鍵性信息,防止無用信息干擾,同時還要挖掘隱含的信息。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審題,就能掌握解題關鍵信息,并清楚條件和問題的內(nèi)在關聯(lián),解題就變得游刃有余,不但能高效率完成,并確保正確解題。
二、選擇合適的題目進行訓練
結(jié)合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我們在日常的教學當中培養(yǎng)學生這審題能力更是讓學生們物理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高的有效形式。所以我們更應該給學生們選擇一些合適的題目來進行相關的練習,從而幫助學生們掌握良好的審題習慣。比如,學習力學的相關知識,我們要求學生們學會對一個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找到這個物體主要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力的方向、力的大小都是什么樣的,從而進行相關的分析和計算。在尋找物體的作用力時,只有對受力的方向做出了正確的判斷才能更好地解答習題。我給學生們講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只小猴子在爬樹,猴子與樹之間會有摩擦力的存在,猴子受到的摩擦力是朝著哪個方向的呢?學生們需要對猴子的受力進行分析,有的同學說:猴子往上爬的過程摩擦力跟它運動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摩擦力是向下的。其實大部分同學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然而這個答案是不正確的。猴子雖然往上爬,它有一個來自自身的向上的力,但是猴子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受到來自地球的引力,所以這個引力會讓他向下,而猴子和大樹之間形成的摩擦力,反而是應該阻止這只猴子向下滑的,所以猴子受到的摩擦力應該是向上的。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閱讀審題
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審題教學形式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通常以自己的主觀意識為轉(zhuǎn)移進行教學方案調(diào)整,沒有注重學生的學習信息反饋,而是按照自身制定的教學任務進行分層教學。隨著素質(zhì)化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物理審題教育必須凸顯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并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性,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面向全體學生授課的教學目標要求。建議初中物理教師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構(gòu)建物理課堂,秉承“讓強者更強、讓弱者逐步提升”的教學原則,通過分層教育方法提升初中生的認知思維水準以及認知能力水平。例如,在做小數(shù)加減法題目的時候,學生需要將異分母的分數(shù)比較再和加減法進行通分,但是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可能就對最小公倍數(shù)的含義了解不多,因此也無法合理運用。為了有效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教師就應采用分層教學形式,對于能力超強的學生,要讓其運用最小公倍數(shù)進行通分和計算,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拓展;而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生則可以讓他們了解其中的運用含義,直至學生掌握異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規(guī)則。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學生的認知能力差距逐漸拉大,在同一堂課程中對一部分學生進行審題延展加強練習,而對另一部分學生則是夯實基礎知識,尤其在教學重點和難點上,要幫助學生再次確認和理解,保障學生的練習效果。
四、歸納總結(jié)對做錯的題反復揣摩
物理學習的過程也是從犯錯誤開始的,在物理問題中或多或少會遇到自己一時半會不能解答的問題,這時候借助老師或者家長的幫助,得到解決。物理知識很多時候都是換湯不換藥,一個物理問題有很多種表述形式,關鍵是要培養(yǎng)學生在不同中尋找相同,求同存異,不斷提高物理知識的系統(tǒng)性,將相同的知識點轉(zhuǎn)化為解決物理問題的突破口,強化思想認識。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物理老師也要目光放長遠,聚焦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在錯誤中認清自我,不斷反思,加強對錯題的認識,逐漸形成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學習方式,從而實現(xiàn)物理理論知識向生活化的物理問題過渡,為生活化的物理問題提供良好的解決途徑。
結(jié)束語
作為教師,應根據(jù)存在不同問題的學生分別指導,在初中物理提升學生審題能力的課題中,根據(jù)學生特點對應地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協(xié)助學生提高物理的審題能力。在初中物理的教學課堂中應融入更多提升審題能力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張小明.初中物理習題教學中學生審題習慣的培養(yǎng)[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1(01):93.
[2]余小芹.初中物理學生審題能力培養(yǎng)實踐研究[J].高考,2020(30):43.
[3]劉娜,張玉峰.淺議初中物理審題教學流程[J].物理教師,2020,41(07):83-86.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