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軍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是一個人社會化的基礎,是人與人交往融于不斷發(fā)展的社會所應具備的能力,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中語言的學習大部分還是依托在語文的學習中,因此在教育體系中開展語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學習語文不僅是學習認識漢字,書寫漢字以及閱讀課文,更重要的是把握情感與思想,學習語文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探索文字所表達出來的內(nèi)涵與情感。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與思想;朗讀課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196
學習不是機械被動的,而是需要帶入真情實感,置身于作者的位置與角度,去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對于語文的學習,情感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堂中帶入自己真情實感的學習才能真正的理解語文課堂的真正意義,才會感到語文課堂的真正的樂趣。
一、通過營造教學環(huán)境進行情感教學
課堂環(huán)境的營造不論在學習的哪一階段都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初中語文的情感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帶有情感的進行教學。教師在進行授課之前,需要熟練地掌握課文的重點,充分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然后基于自己的理解結(jié)合教學目標,規(guī)劃如何在一開始授課的時候就將學生帶入到課文里,這就需要教師營造與課文緊密相連的課堂環(huán)境。學生在老師所營造的課堂氛圍中更加容易的將自己置身于文本中,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真正的理解本篇文章。課堂環(huán)境的營造也是有技巧的,越貼近日常生活,被學生接受可能性就越大。比如現(xiàn)在教學中對多媒體的充分利用,通過多媒體在聲音、畫面、視頻等角度進行課堂氛圍的營造。
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大部分是在描繪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周圍春夏秋冬的景色,還有長媽媽給作者講故事的事件,冬季捕鳥的事件等,本篇課文十分的有畫面感,因此本節(jié)課中營造教學環(huán)境是非常容易的。例如教師可將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像人形的何首烏根,色味都很好的覆盆子等都通過圖片展示出來,讓學生們?nèi)ジ惺馨俨輬@與三味書屋周圍的景色。教師可以將鳴蟬在樹葉里長鳴這一畫面通過聲音讓學生們?nèi)ヱ雎?,又例如長媽媽講故事的畫面與冬季捕鳥的畫面通過視頻向?qū)W生們展示出來。通過這些方法,將圖片,聲音,視頻結(jié)合起來,不僅能夠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很好的將課文內(nèi)容展示出來,將文本轉(zhuǎn)化成肉眼可見耳朵可以聽見的真是畫面,學生們就能將自身置于作者的位置去感受童年的樂趣,也會不自覺地去回想自己童年時經(jīng)歷的快樂美好的事情。
二、不斷地朗讀課文有利于情感的激發(fā)
對于語文的學習,朗讀自始至終都是十分重要的方法。朗讀課文,文章的內(nèi)容從嘴出,然后再從耳朵入,與默讀等其他的閱讀方式更有利于對課文的熟練地掌握。朗讀課文也不是單純的出聲閱讀,而是要根據(jù)課文進行有感情的朗讀,作者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相應的就需要用什么樣的語氣進行閱讀。在有感情的朗讀聲中,學生們更容易的體會作者的感情,讀著讀著就會感覺自己就是作者本人,會與作者產(chǎn)生同樣的情感。在初中語文的新授課中,朗讀也分多種方式,比如老師有感情的朗讀給學生聽,學生基于自己的理解進行自由朗讀,還可以將課文角色仔細劃分進行分角色朗讀。這些方式歸根到底就是要將學生的情感帶動起來,真正去體會本節(jié)課的樂趣,沉浸在課堂中,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背影》這一節(jié)課,這是一篇聞名中外的短文,雖然十分簡短,但它以它蘊含的真摯的情感而著名?!侗秤啊愤@篇課文主要學的就是作者與父親分別時,父親跑去給作者買橘子,然后爬過高高的月臺把橘子送給作者感人的場景,其中還介紹了作者以及父親的家庭情況。本篇課文在采用朗讀的方式進行學習和情感的揣摩時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可以分為旁白、作者本人以及父親這三個部分。讀旁白時要根據(jù)家庭情況的一步步敗落朗誦出來那種悲涼敗落的感覺,并且一步步加深?!拔摇边@個角色的文字由學生進行朗讀,從一開始認為父親的言語和行為過度保守,對父親的不理解,,而后是父親在要分離的時候跑去為“我”買橘子,透過父親的穿著與動作,開始理解父親生活的艱辛,雖然父親過的很艱辛,但父親仍然對“我”關懷備至,讓“我”非常的感動。學生在進行朗讀時要根據(jù)情感的變化調(diào)整自己的情感與語調(diào)。筆者認為由父親朗讀有關父親的言語的文本比較合適,整篇通過父親給即將離別的兒子買橘子的小事情,足以看出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三、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上,由于教學任務偏重,重點過多的原因,很少有教師會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閱讀。但語文的學習就是要多讀,只有通過一遍遍的朗讀,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文本的涵義,去不斷揣摩作者的情感,體會課文的魅力。因此,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朗讀時間,單單靠老師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將自己投入于課堂置身于文字當中的。讓學生靜靜地朗讀,一遍遍的朗讀,自己去揣摩作者的感情,這樣的語文課堂對學生來說才是正確掌握知識的地方,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課堂。
四、總結(jié)
每個文字都有它的意義,每段文字也都有它的情感所在。文字被人們運用,本質(zhì)上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某種感情。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本質(zhì)上也是在學習情感的表達方式,學習文人們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對于語文的學習自始至終都是需要感情的,語文是一門感性的學科。情感則是它的核心于本質(zhì)。如何將初中的語文課堂構(gòu)建的富有獨特的魅力,還是需要情感的投入,將感情與教育融合在一起,教育才會發(fā)揮其巨大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曉燕.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與情感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8(36):58-59.
[2]王玉英,王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72-73.
[3]蔡輝琴.以生為本建構(gòu)別樣的語文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9(39):33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土橋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