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紅
摘要: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能夠?qū)W生語言描述能力、語言交際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有一個更好的促進作用。然而,受長期傳統(tǒng)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情況并不樂觀,教師教得精疲力盡,學生學得苦不堪言。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如何營造良好的寫作課堂氛圍,本文就立足自身教學實踐,談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一線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策略
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寫作知識、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以及表達自身思想的啟蒙階段。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還能在無形中營造良好的課堂寫作教學氛圍,轉(zhuǎn)變學生寫作態(tài)度,減輕學生寫作壓力,讓學生以更好的心態(tài)迎接日后的寫作。下面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談談自身的看法,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為枯燥乏味的寫作課堂注入無限的生機,讓學生愛上寫作,提高寫作水平。
一、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經(jīng)多年教學實踐得知,當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總體情況并不是很好,具體可從兩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教師方面,教學方法不恰當。在日常寫作教學中,教師很少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對教學方法的設計上,導致寫作教學多運用灌輸式教法展開。給予學生寫作題目,讓學生進行內(nèi)容的寫作,最后再進行評分,這種教學模式枯燥乏味,學生寫的沒意思,教學效率也自然很低。此外,還有一些教師單獨將寫作知識拿出來進行講解,整個課堂缺乏生機,導致學生昏昏欲睡,寫作知識運用起來無從下手,寫作能力無法得以提升。二是學生方面,寫作素材缺乏。小學生作文寫作有很多通病,一是作文結(jié)構(gòu)不嚴謹,邏輯混亂,大概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沒有列提綱的習慣,導致整個文章結(jié)構(gòu)可能出現(xiàn)邏輯混亂、中心思想不明確的問題。二是文章寫作缺乏生活事例的支撐,使得整個文章讀起來就感覺是一堆理論上的空話。究其原因,小學生因年齡小,社會生活經(jīng)驗少,在平時生活與學習中積累的寫作方面的素材較少,導致學生在寫作中只能進行空洞的理論講述,寫出來的文章缺乏一定的真情實感,無法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二、新課改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策
(一)采用靈活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
受年齡的限制,小學生語言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再加上缺乏一定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導致學生在寫作時很容易照搬一些作文書中的內(nèi)容,這不利于學生良好寫作態(tài)度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為了轉(zhuǎn)變學生的寫作心態(tài),我認為首先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先激發(fā)學生寫作靈感,才能讓學生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身于課堂學習之中,進而深刻體會到寫作的樂趣所在,這樣寫出來的內(nèi)容才會更加有真情實感。如在小學語文《習作:我想對您說》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選用典型事例來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并能夠運用恰當?shù)恼Z言進行作文的書寫,我便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動畫《當你還很小的時候》,然后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談談自己與父母間的關系以及自己想對父母說的話,引出《我想對您說》的主題。然后我再引導學生思考“對誰說”以及“說什么”?!皩φl說”這個問題是非常好解決的,因為與我們最親近的人我們最先想起來的一般會是爸爸和媽媽。關鍵是“說什么”至關重要,所以我便引導學生與同學分享父母是如何愛我們的,在自己做錯事或做對事的時候父母是如何獎勵與懲罰我們的。最后,我再為學生出示一篇范文,引領學生分析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情,是如何將這個事情寫得具體的等,為學生接下來的寫作構(gòu)思。這樣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下來,學生就知道了自己該寫什么怎么寫,讓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更加貼近生活,更加具有真情實感。
(二)注重培養(yǎng)觀察能力,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寫作素材的積累是學生進行寫作的重要條件。據(jù)相關了解得知,小學生對學習存有畏懼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寫作素材積累較少。所以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來豐富學生的素材積累,拓展學生眼界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寫出的作文更加飽滿立體,有內(nèi)涵。具體該如何做,我認為我們可以積極鼓勵學生留心觀察生活,通過留心發(fā)現(xiàn)、捕捉大自然和生活美的完整過程,形成審美觀念,豐富學生寫作內(nèi)容和情感,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如在小學語文《習作: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教學中,我會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關材料,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在課堂初始環(huán)節(jié),我會通過引領學生思考“每天遇到的都有哪些人”導入課題,讓學生從中選擇一個人作為寫作對象。然后再引導學生回憶《我的朋友容容》是通過怎樣的形式來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如運用了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語,細致的描寫了榮榮的動作,表現(xiàn)了他舉報紙的不容易。由此,學生便可以得知在描寫自己想要寫的那個人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寫出連貫的動作將人物寫具體。最后,我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想要寫的人和選擇的材料擬一個題目,或者根據(jù)人物的特征進行命題,如“小氣的媽媽”“貪吃的妹妹”等。最后讓學生寫作。這樣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就可以把人物的特點寫具體,寫出來的內(nèi)容也具有一定的邏輯性、生動性。
(三)重視開展寫作點評,增強學生寫作信心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積極性、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展開評價,不僅能夠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還能在無形中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為日后寫作教學與良好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基礎。對此,在日常寫作教學中,我們應加強對課堂寫作點評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在學生完成習作后,從學生寫作內(nèi)容的流暢度、語言措辭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好的地方指出并進行表揚,不足的地方指出并幫助學生找到解決的方法,這樣既能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寫作存在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還能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原有的層次上得到一個更好的提升。
如在小學語文《習作:有你,真好》教學中,我會讓學生選擇一個人運用第二人稱敘述,來表達自身對這個人的情感。等學生完成后,我再對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進行評價。具體的評價標準我會從以下幾點進行具體分析:(1)這篇習作是否向某一個人傾吐心聲?(2)這篇習作是否真正寫出了這個人的好?(3)在事例的介紹中是否將場景寫具體了?(4)整個故事是否流露出了真實情感?如有的學生寫出來的內(nèi)容語言流暢,且文筆優(yōu)美,我便用表揚的話語對學生進行了點評,希望大家可以像這位同學學習,為大家樹立一個榜樣。同時還有一些學生寫作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場景描寫不夠具體,抒發(fā)的情感也較為空洞,首先我會先努力挖掘?qū)W生寫作中的閃光點,如書寫工整、邏輯清晰,然后再指出學生的不足,并立足學生的書寫內(nèi)容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告知學生如何將場景寫具體,幫助學生真正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的文章更能打動人。通過積極開展課堂寫作點評工作,不僅打開了學生選擇的思路,喚起了內(nèi)心的情感,還幫助學生學會了如何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抒發(fā)自身的情感,實現(xiàn)一舉雙贏的教學成效。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寫作中,學生常常不知道從何下手,不知要寫些什么內(nèi)容,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認為應積極摒棄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立足新課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引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寫作世界,讓學生以更好的心態(tài)投身于寫作之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因此,在日后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積極立足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特征開展多元化寫作教學,構(gòu)建高效語文寫作教學課堂,讓學生完成高質(zhì)量的寫作內(nèi)容,促使學生學習進步。
參考文獻
[1]李秀娟.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2):3-4.
[2]溫嬋.改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129-130.
[3]王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21,(05):143-144.
[4]馮敏.淺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J].知識文庫,2021,(01):77-78.
[5]潘維青.談小學語文作文如何寫出真情實感[J].小學生(下旬刊),2021,(01):67.
[6]張金芳.淺談如何提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率[J].小學生(中旬刊),202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