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手段之一,有效的教學評價對促進學生學習和改善教師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現(xiàn)階段的語文課堂評價還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希望借此探究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評價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評價;運用策略
從廣義來講, 教學評價包含教與學的過程,小而言之,一般指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課堂教學評價是現(xiàn)代教學的基本組成部分,它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判斷,一種鼓勵,一種引導,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是促進學生學習和改善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小學語文階段,教師能否給予學生有效的評價,對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深遠的意義。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課堂教學評價越來越受到重視,經(jīng)過探索實踐,本文總結了幾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評價的運用策略。
一、重視評價的情感投入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類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細膩的,學生能從課堂評價中感受到教師是否真誠,如果教師把這種真誠傳達給學生,學生受到的反饋作用是大大增強的。畢淑敏說,夸獎人的時候,不可靜如秋水,要七情上臉。不要以為喜形于色是不老練的舉動。教師給予評價的時候,不光從言語詞匯的使用,還可以用適當增強的語氣、表情、肢體動作表達情感,比如鼓勵的眼神,贊許的點頭,走近學生握握他的手,拍拍他的肩,具有感染力的行動會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教師的反饋,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成就感,并對下一次課堂評價更具期待。
二、發(fā)揮評價語言的引導作用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評價要突出評價的診斷和發(fā)展功能。教師的評價語言要追求實在,具有引導性,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針對性的評價語言能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從而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
比如,學生概括課文大意,教師評價"可以再簡潔一點嗎",學生就不清楚該從何刪減。而教師明確告訴學生,概括大意只要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說清楚就行了,修飾性的詞匯可以省略,不影響文章完整性的句子也可以剔除。這樣的評價不光為學生指明方向,還教授給學生學習方法。
再如一位老師執(zhí)教三年級課文《畫楊桃》的對話朗讀時:
生朗讀對話:
現(xiàn)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生聲音響亮,語速較快)
師:同學們應該注意到對話中出現(xiàn)了三次省略號,為什么要這么使用呢?
生:因為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時,發(fā)現(xiàn)楊桃確實像五角星,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感到心虛。
師:一個人在心虛、猶豫的時候,說起話來還會振振有詞、聲音洪亮嗎?所以同學們讀這幾句對話時要稍停頓,語氣較弱。
(師再請生讀)
以上兩個案例中,教師的評價語言很具體,具有針對性,通過課堂評價滲透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意圖,發(fā)揮了教學評價的引導作用。
三、課堂評價多角度,體現(xiàn)激勵性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鼓勵性的語言像揚起的風帆,它會讓學生增強信心,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強化激勵性評價是必要的。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說過:"對一個學生來說,5分的成績是標志,而對另一個孩子來說,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績,教師要善于確定自己的孩子在此時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教師的評價也需要因人而異。一些成績不夠優(yōu)秀或者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在課堂上往往很少主動舉手發(fā)言,教師可以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比如學習習慣、誦讀、坐姿、書寫時的某一個筆畫進行評價,應以鼓勵式評價為主,從正面加以引導,會讓學生獲得成就感,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落實發(fā)展性評價,真正落實面向全體學生,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
四、評價方式多樣化
我們的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評價也不應局限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抓住學生求新、求趣的心理,教師可以探索更富有變化、靈活的評價方式。
如案例:
一位老師在黑板上寫:兒童上學歸來早,忙趁冬風放紙鳶。
生(爭著舉手):老師你寫錯了!應該是"散"學,不是"冬風",是"東風"。
師:哎呀我記錯了!這兩個字確實容易混淆,我要怎么記比較好呢?
生1:"歸來"是回家的意思,如果是上學那怎么會是回家呢?"散學"才是放學回家呀。
生2:春天才是放風箏的季節(jié),如果是"冬風",這么冷的天誰放風箏呀!
以上案例利用角色轉化的形式,讓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還強化鞏固了易錯知識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靈活運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小組互評、計量得分等多種評價方式,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性,又能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指導。
五、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課堂評價正在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重功能,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同學生的性格特征,采用合適的方式,提高評價的效率,讓學生在教師的評價中獲得不斷前進的動力,讓語文課堂煥發(fā)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徐世貴.新教師教育教學技能指導[M].長春:吉林大學,2007(11):129-135.
[2]陳綠海.小學語文課堂評價存在的誤區(qū)及改進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12):55-56.
福建省漳州市墨溪小學 陳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