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蕓
摘要:學科教學(美術)教育碩士作為專業(yè)學位的一種,培養(yǎng)以實踐性為主,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層次、高水平、應用型”中小學美術教師。因此,在教育碩士的培養(yǎng)過程中,實踐教學的鍛煉尤為重要。學校要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模式,引導研究生積極主動參與實踐教學活動,加強校內外導師的合作交流,不斷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等措施,夯實學生的專業(yè)技能水平,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質量的美術教育教學研究工作者。
關鍵詞:學科教學(美術)、實踐教學 、教學能力
As one kind of professional degree, the Master of Education in Subject Teaching (Fine Arts) cultivates "high-level, high-tone, application-oriented" fine arts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who are practical oriented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master’s training, practice teaching exercis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chools should guide postgraduate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through various practical teaching modes,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tutor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tamp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 of students,training more high-quality research workers of fine arts education for the society.
學科教學(美術)教育碩士以培養(yǎng)畢業(yè)后成為合格的中小學美術教師為主,要求是,即具有扎實的美術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同時也應擁有較強的美術教育教學能力和一定的美術教育研究能力的基礎美術教育教學人員。作為一名教育碩士,提高教育教學實踐能力是勝任教師職業(yè)的基礎,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教學決策能力、德育與班級管理能力等。雖然我國教育碩士培養(yǎng)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為社會輸送了大量高水平的美術教育工作者。但也認識到了當前學科教學(美術)教育碩士研究生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全日制教育碩士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基本技能欠缺
教育碩士實踐教學的訓練,不僅影響著研究生的專業(yè)技能提升、專業(yè)理論研究的深入,也關系著教育碩士畢業(yè)后能否順利進入中小學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者。通過學科教學(美術)教育實踐發(fā)現(xiàn),教育碩士的教師專業(yè)基本技能比較欠缺。例如教育碩士在剛進入實踐基地時,不清楚如何規(guī)范填寫聽課記錄;對于教案的書寫格式也是含糊不清;初次上課時對教學語言的組織、教學時長的把控、課堂氛圍的渲染等都不能很好的掌握。一方面的原因是,我校教育碩士主要以非師范專業(yè)為主,大多數(shù)學生在本科學習期間無任何教育教學方面的實習經(jīng)驗。另一方面,我校開設的學位基礎課程具有較高的理論性,這與中小學實際的教學情況并不能完美的結合,導致學生無法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及時地運用到實踐中去進行檢驗和內化,同時也難以運用所學理論對教育實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和解決。[1]此外,對于從未受過教育實習的美術教育碩士來講,很難在一學期的教育實習期間將這些教育理論知識與教學基本技能完美整合。還有一方面,教育碩士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還處于本科階段的以美術專業(yè)技能為主。對于實踐教學與教育課程內容的安排、教學技能的提升以及學位論文的撰寫之間的聯(lián)系,認識程度不深,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連貫性,對校內導師布置的學習內容和必讀書目并沒有足夠重視。“在這些情況下,實踐教學本身的效果被大大削弱,難以真正提高全日制教育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技能和能力?!盵2]
2、校內外導師的指導作用不夠
目前,教育碩士的培養(yǎng)普遍實行“雙導師”制,即由校內和校外導師共同擔任。其中,校內導師是第一責任人,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功底,負責對研究生課程學習、實踐教學、學位論文撰寫等環(huán)節(jié)的全程指導;校外導師為中學骨干教師,主要負責研究生實踐教學能力與學位論文寫作方面的指導。雙導師制的實施可以很好地實現(xiàn)專業(yè)引領和實踐教學的雙向互動,既厚實專業(yè)基礎,又提升實踐能力,有助于實現(xiàn)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3]但在實際教學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雙導師”參與實踐教學的監(jiān)督管理機制不健全,校內外導師之間多缺乏合作交流,對學生的交互聯(lián)合指導力度不夠,尤其是校外導師在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學位論文寫作中的參與度不足,使得學生不能很好的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阻礙了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發(fā)展。具體來看,一是校外導師與校內導師之間缺乏溝通。研究生在校外集中教育實習時,校外導師對于研究生實踐教學期間的思想狀況、行為表現(xiàn)等情況并沒有其反饋給校內導師,從而得到導師的指導;二是校外導師指導作用被弱化。一般情況下,校內導師全程跟蹤、指導學生學位論文的設計與寫作,而校外導師在理論學習、論文寫作方面的指導往往缺失。校外導師指導作用的弱化使得“雙導師制”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表面或名義上,專業(yè)化指導不足成為教育碩士實踐教學中的突出問題。[4]
3、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
目前,學科教學(美術)專業(yè)教育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教學主要以見習報告、實習報告的形式來呈現(xiàn),這種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指導評價模式直接導致了研究生對實踐教學輕視?,F(xiàn)有的考核評價體系中,對研究生的實踐教學評價過于籠統(tǒng)和粗略,缺乏針對性和反饋性,對研究生實踐全過程并未進行細致的量化考核,這將不同程度的影響了研究生實踐教學的質量。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提高教育碩士實踐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
二、全日制教育碩士實踐教學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的改進措施
1 、加強學術探索與鍛煉,充分提高教學技能
作為一名教育碩士,提升教師基本教學技能是研究生在聯(lián)合培養(yǎng)實踐基地實踐的第一任務,同時為了突出教育碩士的專業(yè)性,其第二任務就是研究性,自主能動的進行教育教學研究與探索。因此,教育碩士在自身的學習中要不斷的加強對學術的探索與鍛煉,培養(yǎng)一種研究“意識”,善于發(fā)現(xiàn)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鉆研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為培養(yǎng)高質量的教育碩士打下堅實的基礎。 [5]美術教育碩士在聯(lián)合培養(yǎng)基地進行教育實踐時,要結合教育理論課程的學習及教育實踐的總結與深化,在實踐中總結規(guī)律,找出方法,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積極開展各類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和管理工作,進而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水平。
2、加強校內外導師的指導作用
“雙導師制”是教育碩士培養(yǎng)的一大特點。加強教育實習過程管理,完善實踐教學實施辦法,精準制定各專業(yè)領域方向教育實習大綱,要求研究生在“雙導師”指導下制訂自身教育實踐計劃。[6]因此,教育碩士在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研習時,校內外指導教師可成立教育實習監(jiān)管小組,在教育碩士進入實踐基地實習時,校內導師要定期的到實踐基地開展教學檢查,與參加教育實踐的教育碩士召開實踐教學會議,對教育碩士的實踐教學進行全方面的考察與指導,及時了解教育碩士在實習期間的教學動態(tài)。其次,還要構建交流平臺,定期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技能大賽。由校內外指導教師共同擔任評委,“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最終達到教育碩士教學技能的提升。
3、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評價考核體系
對于研究生的實踐教學評價,不應完全只以其完成的實踐報告和學位論文為依據(jù),更重要的是研究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各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一方面,要制定一套健全、可行的規(guī)章制度和管理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規(guī)劃、清晰實踐目的、教育調查、校本行動研究等。有針對性地對研究生的實踐效果進行評價,加強教育碩士在教育實踐期間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另一方面,聯(lián)合培養(yǎng)基地要給予研究生進行學生與教師角色轉換的時間,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實踐。教育碩士剛進入實踐基地時,對中小學教學環(huán)境比較陌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基要搭建學科交流平臺,定期組織研究生進行學術研討和問題交流活動,進而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科專業(yè)水平。此外,在進行實踐教學評價時,也要參考研究生本人對于實踐教學過程中自我表現(xiàn)的反思與總結。通過自我對實踐教學過程的回顧與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與不足,及時地進行總結與反思。這也是強化實踐教學效果的一種方式。
參考文獻:
[1]戴晶,余維祥,淺談教育碩士研究生的實踐教學問題---以思政學科教學專業(yè)為例[J],科教文匯,2017(6).
[2]張弛,孫富強,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10)..
[3]張鳳蓮,全日制教育碩士培養(yǎng)“雙導師制”的思考[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1):74-76,91.
[4]渠愛雪,全日制教育碩士實踐教學高質量發(fā)展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9(29).
[5]施莉,教育實習中培養(yǎng)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學實踐能力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8).
[6]邵光華,魏 僑,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改革探索[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