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靚
摘要:分組實驗教學是初中科學教學重要學習方法。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創(chuàng)造,還讓他們在分組中相互討論,共同學習。
關鍵詞:分組實驗;科學實驗;實驗意義;實驗方法
引言:分組實驗是科學實驗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高校老師讓分組實驗教學流于形式,并沒有發(fā)揮作用,或是沒有找到正確合理的辦法,實驗效果大大打了折扣,只讓學生死記硬背公式或者是實驗結果,根本沒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親自動手操作,用實踐去檢驗結論。
一、初中生科學分組實驗的現(xiàn)狀
在初中科學教材中,與實驗有關的內(nèi)容占了很大比重,貫穿整個初中科學教學。但是,現(xiàn)階段科學實驗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以下幾個方面:(1)部分教師照本宣科,缺乏趣味創(chuàng)新;(2)老師仍舊采用傳統(tǒng)死板教學方式,讓學生聽實驗、記實驗、背實驗,根本不做實驗,只是單純應付考試;(3)在實驗前,教師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導致實驗失敗,很有可能對學生有錯誤引導作用。(4)實驗脫離了生活實際,缺乏與生活的聯(lián)系,沒有學習價值。(5)教師過多參與到學生分組實驗中,讓學生失去了自己獨立完成實驗的自主性,沒有起到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作用。(6)分組不合理,各小組成員無法相互協(xié)調(diào)實驗,共同分工實驗。(7)教師過于依賴新興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缺乏做實驗的體驗感。
因此,面對當前科學分組實驗教學的種種問題,如何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這關系到教學的最終效果的優(yōu)劣。經(jīng)過分析調(diào)查,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效方法提高實驗效果。
二、初中生科學分組實驗的意義
科學分組實驗,不僅能讓學生通過親自體驗掌握科學實驗方法,還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索的精神,而且通過分組分工,讓學生自己討論解決問題,還能讓他們學會如何合作,如何與他人更好的交流。最重要的是,通過分組實驗,學生鍛煉了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將書本知識真正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中,讓學到的知識不再是死的,賦予了知識生命,為自己的生活服務。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為生活服務[1]。
三、初中生科學分組實驗的有效方法
1.合理分組,長短互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且每個人的優(yōu)缺點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分組實驗時,老師應該要考慮到這一點。每個人擅長和不擅長的領域不同,決定了他們在分組實驗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例如我們將擅長理性思維的同學與擅長感性思維的同學分到一組,前者就可思考實驗是否可以改進,后者就可以思考這樣操作的安全性和經(jīng)濟性。我們將做事馬馬虎虎,粗心大意的同學與做事一絲不茍,仔仔細細的同學分到一組,前者就可以向后者學習如何仔細的進行繁瑣的實驗操作。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學的特點是老師的本職工作,憑借這份了解,老師就可以合理分配每組成員。讓每小組成員能夠長短互補,合理分工,互相協(xié)調(diào),互幫互助。只有取長補短,大家相互學習,分組實驗才算是邁開了成功的第一步。
2.正確示范,循循善誘。
老師正確的示范在學生分組實驗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實驗成功的前提[2]。人類認識事物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正確一鞏固一正確,即人們一開始就獲得正確的信息,通過不斷實踐在大腦中得到強化和鞏固,最后轉(zhuǎn)化為正確的操作行為;另一種是:錯誤—糾正—正確,最初人們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得到正確的信息,產(chǎn)生了認知錯誤,但是通過親自動手實踐,得到了正確的信息,從而糾正了錯誤。
3.優(yōu)化設計,提高效率。
很多課本上的實驗一直沿用至今,難免會有些與時代脫離。因此對其進行優(yōu)化設計是勢在必行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對著教材照本宣科。例如八年級上中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中第5節(jié)物質(zhì)的溶解,有一個蔗糖的溶解實驗如下圖1所示,課本上的實驗是將一藥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燒杯中,進行充分攪拌,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逐漸增加放入水中蔗糖的數(shù)量,觀察實驗現(xiàn)象。
根據(jù)水的密度為1 g/ cm3,估算燒杯中的水大約為20 g,而在20℃時,蔗糖在水中溶解度為204 g,因此在分組實驗中,每個小組大約需要50 g蔗糖左右,在預先準備中發(fā)現(xiàn)完成整個實驗大概需要15分鐘左右,因此整個實驗不僅耗時過長,而且所需要的蔗糖也比較多。根據(jù)實際情況,我們就可以考慮減少水的用量,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蔗糖的用量,節(jié)約實驗藥品,還能縮短實驗時間。我們可以用大試管代替燒杯,將水減少到3 g左右,這樣每一小組只需要8 g左右,這樣不僅節(jié)省了實驗藥品,又節(jié)省了時間,而實驗效果卻沒有受到影響,所以對實驗進行了優(yōu)化,還提高了效率。
4.合理變通、深入思考
在七年級上,第四章《物質(zhì)的特性》,第6節(jié)“汽化和液化”的“沸騰”時,用燒杯加熱水至沸騰,如下圖2所示。但是老師在操作時,就沒必要一定要與課本做到完全重合,一絲不茍的按照課本上的內(nèi)容操作。我們就可以考慮將冷水換成溫水,當然要注意水的溫度不能太高否則完全會失去實驗的意義。通過溫水縮短加熱時間,為學生分組做實驗留出時間。
這樣不僅能夠節(jié)省時間,還不影響實驗結果,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做實驗。
結語:分組實驗是科學教學的一個重要過程,通過分組實驗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讓他們在分組完成實驗中學會合作分工。但是目前分組實驗卻因為應試教育逐漸流于形式,所以如何讓分組實驗起到應該起到的作用,提高實驗效率,加強實驗產(chǎn)生的效果,成為大家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程玉白.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學生分組實驗[N].中國教育報.2007.
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伯溫中學 浙江 麗水 3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