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君
摘要: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下,教育對學生信息技術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F如今,學生不僅需要通過學習了解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能夠在教師教學完成后利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問題,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獲取信息,選擇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應用信息技術為自身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便利。鑒于此,本文將針對互聯網環(huán)境下初中信息技術的多元化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以期為初中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帶來幫助和借鑒,有效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初中信息技術;多元化教學策略
初中生正處于思維高速發(fā)展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學習和接受能力非常的強,在這一階段加強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能夠在將來更好的運用信息基礎為生活和學習帶來便利。為此,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有必要結合素質教育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和學生的實情而設計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借助互聯網的優(yōu)勢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單方向灌輸知識導致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的弊端,深刻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使學生能夠掌握學習的選擇權,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促進思維能力的多元化發(fā)展,為學生成長為能夠對社會未來的發(fā)展有推動作用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鋪墊良好的道路。
一、利用網絡資源設計課堂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課程中涵蓋的知識點非常的廣,且具有一定的難度,雜亂無序的教學內容會使學生理解和記憶起來較為困難。因為,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教師要利用網絡資源將課程的模塊進行重新的拆分和整合,根據班級學生的實情,認知能力和發(fā)展?jié)撃茉O置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并跟隨時代的發(fā)展利用網絡資源選擇一些生活化案例激發(f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堂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進行信息技術的學習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較為活躍的學生安排到各個小組中,發(fā)揮他們的帶動作用,和教師一起共同促進其他學生能力的提高。同時,教師還應該利用網絡資源對教學內容進行分解,將復雜的信息技術知識用直觀的畫面展示出來,降低信息技術的學習難度。此外,教師還應該對不同層級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發(fā)展要求,比如要求能力較高的學生可以根據教師講解的內容舉一反三,將學習到的能力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并能夠將其用于解決其它學科的難題上,對于能力較低的學生教師則要要求他們能夠緊跟教師的思路,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信息技術的問題,學會實際的操作技巧。這樣,所有學生都可以得到最適合自己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使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的樂趣并在學習中收獲自信,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
二、利用翻轉課堂解決教學重難點
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初中生學習信息技術的時間與文化課程相比非常的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學習問題,如果教師對每一個問題都反復的講解,不僅會浪費課堂中寶貴的時間,降低課堂效率,還有可能壓制后續(xù)內容的教學時間,無法使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將翻轉課堂的形式運用在信息技術課堂當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的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時間,并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集中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這樣,不僅有效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
例如,教師在教學課程大綱下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時,可以利用翻轉課堂的模式進行教學,在課堂中不再進行知識點的講解,而是讓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教師只需要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統(tǒng)一的回答和講解。這樣,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始終保持對信息技術的熱情,課堂著重講解學生的問題也可以使學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
三、堅持學生主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在素質教育不斷被推崇的當下,教師教學信息技術的目的并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以及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在社會中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給學生PPT的制作方法時,可以先將優(yōu)美的幻燈片展示給學生,引發(fā)學生參與學習和制作的興趣,隨后,教師再將制作PPT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并讓學生通過自主練習制作出美麗的幻燈片。這樣,教師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學生在自主練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更加深入的掌握這項技能,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也可以在不斷的摸索和練習中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借助互聯網豐富信息技術的教學策略有利于教師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使學生獲得思維的多元化發(fā)展,調動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熱情并且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為學生未來在社會中的工作和生存帶來優(yōu)勢。因此,作為一名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深刻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促進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為目標而變革教學形式,更新教學策略,利用網絡資源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翻轉課堂解決教學重難點;始終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滿足未來社會發(fā)展對具備信息素養(yǎng)的人才需要,提高學生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讓學生不僅能夠學會課本中的基礎知識,更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并遷移到生活和其它學科的學習中,真正成為能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郝春麗.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多元教學實踐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32):217-217.
[2]高金東.互聯網+環(huán)境下初中信息技術課的多元教學模式探討[J].考試周刊,2018,(51):145-145.
廣元市利州區(qū)東城實驗學校 四川 廣元 6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