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陳昆
摘要:在嬰幼兒時期,孩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快速發(fā)育,在這個時期給孩子進行各種潛能的開發(fā)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成效。通過給孩子開展閱讀的學習方式,讓孩子能夠在閱讀當中對這個世界有了初步的認知,并且對于一些基礎的道德行為有了辨識的能力,能夠使得幼兒在今后的成長道路上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有更好的提高。
關鍵詞:嬰幼兒時期;神經(jīng)系統(tǒng);閱讀;思想道德品質(zhì);道德行為
幼兒文學作品不但需要富有教育意義,還要有一定的知識性,并且要足夠有趣味吸引幼兒進行閱讀,能夠讓幼兒的情感通過閱讀得到充分調(diào)動,幼兒開展閱讀能夠使得幼兒的情操得到陶冶,還能夠讓幼兒有更廣闊的知識面,有更加開闊的視野,讓幼兒能夠通過閱讀認識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并且能夠使得幼兒有能力對善惡進行識別,從而凈化幼兒的心靈,提升幼兒的氣質(zhì),在無形當中提升幼兒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在給幼兒挑選閱讀的文學作品時,需要盡可能的挑選能夠走到幼兒精神世界的圖畫書,通過開展一系列早期的閱讀活動,能夠在無形當中推動幼兒社會性朝著良好的方面發(fā)展。
1、幼兒社會性行為
人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當中,對別人或者某個事件所表現(xiàn)出自己的態(tài)度、語言還有行為反應就是社會性行為。社會性行為主要有親社會行為與反社會行為兩種,這是由社會性行為的動機以及目的所決定的。
親社會行為顧名思義,就是那些比較積極的社會行為,或者是比較友善的社會行為。例如,在交往活動當中對他人施予援助之手,或者想要去幫助別人,做一些能夠?qū)e人有好處的事情。而反社會行為,指的是非常消極的社會行為,例如會給其他人或者某個群體造成傷害的行為。因此需要引導幼兒進行親社會行為。而根據(jù)上述概念,幼兒社會性行為則代表的是幼兒在進行交往的過程當中,對于一個人或者某一個事情所展現(xiàn)出自身的態(tài)度、行為反應以及語言。
2、影響幼兒社會性行為的因素
幼兒在進入幼兒園之前,主要接觸的是家庭成員,因此幼兒社會性行為主要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情況當中,具有非常強的模仿行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觀察到,有的家長行為舉止過于粗魯,沒有足夠高的道德素質(zhì),這些都會影響到幼兒的社會性行為,因為幼兒并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對家長所作出的行為以及說出的語言會全盤接收進行模仿。因此,家庭教育會給幼兒社會性行為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3、早期的閱讀影響幼兒社會性行為
為了避免家庭教育給幼兒帶來太具有偏向性的社會性行為,因此需要通過早期的閱讀來給幼兒社會性行為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給幼兒挑選早期的閱讀讀物的時候,需要盡可能的挑選圖文結合的閱讀刊物給幼兒進行閱讀。并且在挑選刊物的時候,選擇那些具有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的故事性讀物給幼兒進行閱讀。
幼兒通常不會有很高的專注力,因此在挑選刊物的時候,要根據(jù)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年齡特征進行挑選。并且在參與閱讀的過程當中,老師也可以增加其他的元素融入到閱讀當中,使得閱讀更加輕松有趣,讓孩子能夠愛上閱讀。比如有的小朋友之前就聽過大灰狼的故事,在組織學生閱讀大灰狼故事之前,可以先讓聽過這個故事的小朋友在班上給大家講這個故事,但是不要把故事全都講完,講到最精彩部分的時候停下來,讓班上其他的小朋友通過書上的閱讀來了解故事后面是怎么發(fā)展的。這樣不但能夠讓班上小朋友有足夠好的語言講述能力,還能夠吸引到班上的孩子們主動積極的加入到閱讀當中。在孩子們閱讀完大灰狼的故事之后,就可以讓其他剛聽過這個故事的小朋友根據(jù)自己對閱讀當中的理解,重新把這個故事講一遍。并且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同學們討論這個故事里面小紅帽和大灰狼他們哪些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哪些行為是我們不應該學習的。這樣就可以通過閱讀故事的方式,幼兒的社會性行為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除此之外,給幼兒所挑選的閱讀刊物需要挑選富有德育價值的圖畫書并且應該擁有圖畫書本身的特質(zhì)。圖畫書的特質(zhì)需要貼合幼兒的生活,例如,幼兒的生活范圍主要是在幼兒園或者是家庭當中。因此圖畫書的故事背景應當主要集中在家庭或者幼兒園展開,這樣能夠讓幼兒感同身受,并且在家庭或者幼兒園這兩個場景當中,一旦發(fā)生了和閱讀刊物上類似的事情的時候,幼兒就知道應該怎么做出合適的社會性行為。例如,幼兒在閱讀刊物的時候,刊物當中營造了一個幼兒園班級的場景,班級里面的同學正在進行衛(wèi)生清掃活動,但是里面有一個小朋友不愿意參加衛(wèi)生清掃的集體活動,那么這個時候其他小朋友就在旁邊指責他,應當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加入到衛(wèi)生活動當中。幼兒在閱讀這篇刊物的時候,就會聯(lián)想到自己在幼兒園里面參與衛(wèi)生清潔時候的表現(xiàn),會想到自己有沒有踴躍參與到班級衛(wèi)生活動當中,如果幼兒曾經(jīng)沒有這種意識需要參與到班級衛(wèi)生活動,那么在閱讀過這篇刊物之后,他就會有意識的加入到衛(wèi)生清潔活動當中。這樣就使得圖書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影響到幼兒的社會性行為。
市面上的圖畫書五花八門,如果有的圖畫書沒有任何的教育意義,也不會給幼兒帶來豐富的知識面增長,那么這種圖畫書對于幼兒的成長而言幾乎沒有任何用處。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應該從擴大幼兒對世界的了解以及培養(yǎng)幼兒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方面展開。
例如,在給幼兒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當中,有一篇刊物生動形象地繪畫出了一段故事:一個幼兒的母親在忙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幼兒給他的母親進行捶腿按摩,之后幼兒的母親夸獎了幼兒。幼兒在閱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會自然而然的聯(lián)想到在家庭當中,父母在一天的勞碌工作之后,也和故事當中這個母親一樣非常的勞累,這樣不但能讓他們了解到父母的辛苦,并且在家里面也會要怎么去孝敬父母。這種早期閱讀活動在幼兒具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的情況之下展開,能夠讓幼兒培養(yǎng)好的社會性行為能力,幫助他們在今后的成長道路當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盡可能的平穩(wěn)過渡到今后的學習生活當中。
結束語: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中華民族的未來,是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活動,在早期閱讀活動當中挑選合適幼兒的閱讀作品,給幼兒傳遞真善美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質(zhì),能夠給幼兒的社會性行為帶來正向的反饋,進而能夠傳承中華民族的良好道德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劉金花.幼兒發(fā)展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周念麗.學前幼兒發(fā)展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1998年版等
[2]周念麗、張春霞.學前幼兒發(fā)展心理學.華東師大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頁
[3]鄭三元.幼兒園班級制度化生活的特征及反思.學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