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枚
摘 要:高校將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工作緊密結合,可以使學生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引導學生形成正確思想價值觀念,促進思政教育的蓬勃開展。為此,高校教師應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傳播實踐,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成長。本文主要探究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意義、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有效的優(yōu)化措施。
關鍵詞:紅色文化;思政教育;融入策略
大學生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大學生同時也是未來我國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黨和政府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為重視。紅色文化屬于先進文化中重要構成內容,其中包含有深厚的愛國主義以及集體主義等理念,同時也蘊含有優(yōu)良的倫理道德以及社會風尚,將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對于進一步強化與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意義重大[1]。因此,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有效融入紅色文化內容與思想,可以確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體水平得以提升,同時也可以為我國和諧社會建設工作儲備優(yōu)質的后備人才。
一、紅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導向功能紅色文化具有一定的導向功能,將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可以利用一些英雄事跡對大學生進行引導,感受這些事跡中所滲透的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引導學生全面思考自身的價值,考慮未來的發(fā)展方向,能夠在紅色文化的引導下,學生能夠逐步糾正自身存在的一些惡習,建立積極向上、無私奉獻等理念,樹立正確的人生發(fā)展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
(二)教化功能在紅色文化中包含了諸多道德教育思想文化,將其滲透于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能夠構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進入到教學活動中,感受紅色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種道德品質,在教師的引導和培養(yǎng)下,能夠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修養(yǎng),并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在生活中運用這一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避免學生受到不良因素等的影響誘惑,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同時紅色文化的這一教化功能,能夠讓大學生時刻以先輩英烈們的偉大事跡鞭策自己,處事之前仔細權衡,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
(三)凝聚功能在紅色文化中凝聚了革命時期黨和人民艱苦奮斗的意志精神,將人民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民的思想得以解放,這一時期紅色文化凝聚了人民奮進力量。將其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凝聚的思想和力量引導大學生,凝聚大學生的理想和信心,幫助大學生確立自身的發(fā)展目標,明確發(fā)展方向,在紅色文化的引導下,為之努力奮斗。
二、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意義
(一)加強思想引導,堅定大學生的思想立場紅色文化本身具有導向功能和教化功能,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價值,加強課堂的思想引導,在課堂中滲透紅色文化中所包含的艱苦奮斗、寧折不屈、頑強拼搏等的先輩英烈的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引導大學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使大學生堅定自身的政治思想立場,不會受到外來文化等的影響,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奠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基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和西方的社會制度存在較大的差異性,社會環(huán)境也并不相同,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各個國家的文化交流等,西方的文化思想傳入到中國,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認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滲透紅色文化,有利于奠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根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根據外來文化的影響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發(fā)揮紅色文化的導向功能,引導學生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御不良誘惑。
(三)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紅色文化中本身包含了諸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將其融入到思政教育課堂中,能夠豐富課堂的教育資源,突破教材的限制,引導學生將目光投入到網絡資源、各類書籍文獻資源中,收集更多資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積極學習紅色文化,推動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課堂的高效滲透。
(四)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大學時期,大學生已經建立了人生觀、價值觀,但是他們尚未經歷社會,一些外來思想的引進很容易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造成一定的沖擊,從而發(fā)生改變。通過開展紅色文化和思政教育,學習英雄事跡、革命建設歷程等,消除思想觀念的影響因素,引導大學生開展體驗式學習活動,產生情感共鳴,學習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三、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路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應當認識到紅色文化中所包含的教育價值,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內涵和精神,加強紅色文化研究,并將其融入到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引導學生參與到建設的過程中,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學生的培養(yǎng)。首先高??梢栽O計研究紅色文化的項目,利用項目帶動教育,為紅色文化的滲透注入動力,推動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融合。其次高校可以建立關于紅色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室,引導學生參與到建設中,選擇恰當的紅色文化資料,并深入了解這些資料。第三可以定期開展紅色文化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交流學習經驗,分享各類文化資料等等,推動高校整體形成紅色文化的學習風氣,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形成了無形的推動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結論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應當與紅色文化深度結合,深入挖掘可用于思政工作的紅色文化資源,著力通過紅色文化建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還要結合高校大學生的生活、心理與情感需要選擇紅色文化素材,提高大學生對紅色文化重視程度,加深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
參考文獻
[1]行甜甜,張利榮.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0(7):43-45.
[2] 黃慧.論紅色文化融入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