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華
摘要:在素質教育發(fā)展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也逐步開啟了改革的路程,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凸顯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使得小學語文教育符合現(xiàn)代化教育和素質改革的理念。互動是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能夠有效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本文分析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必要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的模式,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提供重要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互動教學;課堂構建
前言
互動式教學強調課堂環(huán)境和氛圍的構建,結合師生互動的方式,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使得學生能夠在良性互動的氛圍中掌握語文知識,推動小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進步。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氛圍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施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意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有些小學生人文語文課堂非常無聊,主要源于他們缺乏一定的課堂參與度,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也相應地降低。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教師需要樹立師生平等和諧的關系,鼓勵小學生尋找教師的幫助,教師要在思想上給予小學生重要的指導,關懷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對于學生的消極心理及時地給予心理疏導,避免阻礙學生正常的語文學習進程。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小學教師應該構建開放性的互動環(huán)境,使得學生能夠在相對比較放松和愉悅的環(huán)境中進行深度學習。語文教學內容有很多可以設置開放性教學環(huán)境的部分,比如讓學生表達自己的心得體會、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等等,這種提問一般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學生回答這類問題會更加有信心、更加積極。教師可以運用開放性的提問來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提升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程度。舉例來說,教師講解部編版“北京的春節(jié)”這一課的時候,可以設計一個課前導入的問題,詢問學生“你來自哪個城市?你們過春節(jié)一般會有什么活動?”,讓學生思考自己所成長的地區(qū)的春節(jié)活動,邀請部分學生分享,其次進入教學的主題,帶領學生領略北京的春節(jié)文化風俗。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強課堂互動
良好的教學氛圍需要借助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尤其在小學語文這一學科當中,教材蘊含的文字量比較大,如果只通過板書以及教師口述的呈現(xiàn)方式來展示教學內容,學生難免覺得語文課堂枯燥無味。所以,教師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工具,運用圖片、音頻、視頻、音頻的方式呈現(xiàn)生動立體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學情境當中獲得良好的感官體驗,增強學生與語文閱讀文本之間的情感共鳴。
舉例來說,教師在講解“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的內容時,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的多媒體教學情境,比如將圓明園被毀前后的圖片進行對比,運用相應的教材音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讓學生在對比圓明園被毀前后的圖片,了解其被毀后所造成的嚴重損失,教導學生要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愛國情懷意識,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創(chuàng)設多種教學情境,比如提問式的教學情境、小組互動式的教學情境。
三、因材施教,實施小組互動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認識和盡可能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保證課堂互動的有效性,將獨立思考與小組討論有機結合起來。首先,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分組,將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分配到一個小組當中,使得學生之間能夠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明確小組討論的要求和分工,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教學的效率。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教學的任務,每個班級、每個小組的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不同,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分配小組的學習任務。例如,在一個小組中,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外向,擅長表達,教師可以讓他們擔任小組發(fā)言人的角色,讓小學生能夠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安排學生進行小組閱讀分析的活動,包括劃分閱讀層次、分析重難點句型、文章思想情感等等。教師在語文課堂中運用小組互動教學的策略,能夠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發(fā)展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升語文教學的深度,使得小學生能夠在交流過程中獲得更豐富的語文知識。
四、運用情感教育,實施激勵教育
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一定的情感教育的因素,增強互動。教師需要關注自身的語言使用,運用必要的激勵教育,激勵語言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給予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教師需要運用良好的肢體語言以及文字語言,傳達出對學生的關懷,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期待效應下不斷地爭取學習上的進步,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在運用語文課堂評價的時候,教師的賞析性語言必須是具體的,盡量不要用“你做得真好”“你真棒”這種缺乏針對性和具體性的語言評價學生,這種語言起到的激勵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淡化,所以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中的具體行為作出表揚,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真誠,構建良好的課堂互動環(huán)境。
五、總結
總之,教師實施小學語文的互動式教學,需要充分地尊重小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差異,制定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互動策略,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葉瀾 . 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的深化 [J]. 教育研究,1997(09). [2] 陳國琴 . 讓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 [J]. 新課程(綜合版),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