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婷婷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而提問就是最常見的師生互動方式。適當有效的提問,能夠幫助學生激發(fā)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自主學習及思考,基于此,本篇文章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進行研究,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藝術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280
引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秉承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不僅給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和能力,還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從而讓學生真正掌握技能。課堂提問不僅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開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課堂提問是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知識相關的情景,運用問題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并找到問題的結論,這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
有相關學者認為獲得知識是一個主動的過程,不應該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應該主動獲取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疑問,充分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習新課程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提出疑問,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如果在課堂當中有學生勇敢提出疑問或者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那么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及時表揚他的獨特的觀點和見解,并及時為學生解決疑惑,從而在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提出疑問的機會和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中的問題,從課文的含義、標點以及內容當中提出疑問。還要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時機提出疑問,通常提出疑問應該在閱讀課文前,這樣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來閱讀課文,并提出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還能夠讓學生有閱讀的方向,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從文章的語言表達、文章結構以及情節(jié)發(fā)展等方面提出質疑,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邊學邊問的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課文的理解和認識,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拓展啟發(fā)性學習探究思路
教師需全面拓展啟發(fā)性的探究問題,讓學生根據(jù)不同問題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進行分析、理解、探究,有利于消除學生的消極情緒。因此,教師需反復推敲、斟酌不同問題的探討思路及探討方式,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思維意識及探究性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文章的選擇過程中,教師可選擇具有歷史背景的文章題材,例如《草船借箭》《曹沖稱象》等文章,并圍繞文章的大意提出“諸葛亮是如何借到箭的呢?”“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稱重的方法?曹沖稱象的方法使用的哪些原理?文章中具體是怎么講述的?”通過提出上述具有魅力的提問問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探究主動性,并根據(jù)文章的思想及意境匯總出文章的具體答案。在循序漸進的設問過程中,不僅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積極性,還能讓學生根據(jù)文章的特色開展更深入的探討。
三、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fā)提出問題
在語文知識的講授中,教師以學生為主體,要發(fā)揮好引導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提問時應該注重解放學生的天性。在蘇格拉底的“產婆術”理論中,真理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心中找到真相。因此,教師可以運用課堂提問的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心中存在的矛盾,讓學生找到問題的結論,其教育原則就是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教師應該與學生的學習水平是一致的,既不能給學生提出過于簡單的題目,這樣會限制學生思維的開發(fā),也不能提出過于復雜的問題,這樣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產生畏懼之心,應該聚焦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學生通過“跳一跳”的形式對語文知識進行思考。
四、通入趣味性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能力
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探究思維能力較為活躍,故為學生制定趣味性較高的問題,有利于消除傳統(tǒng)問題探究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需充分分析出各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及心理特征,融入個性化的、有趣的、新穎的探究內容,有利于切合學生的發(fā)展,也能讓學生在逐步探究、逐步分析中進行思考。同時,在這一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也能消除傳統(tǒng)課堂中課堂效率不高、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的問題,也能逐步鞏固核心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觀潮》這一文章中,教師可提出“同學們你們知道漲潮、退潮分別有哪些景象?”通過利用多媒體視頻講述潮起潮落時期的景象特征,能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到潮水的特點。此時教師可提出“漲潮是怎樣形成的?”同時要求學生查詢具體的學習資料,在逐步探索、逐步了解的過程中分析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成因,有利于讓學生更快速地進行思考探究。
結束語
總體而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貫穿整節(jié)語文課堂,直接影響到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需要適時適當?shù)卦O置課堂問題,而且設置的問題不僅要有技巧,還要有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慧.試析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新課程(綜合版),2019(08):19.
[2]丁芳筠.課堂提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中),2019(03):74.
[3]韓文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18(29):51.
云南省保山市騰沖是明光鎮(zhèn)自治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