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超
摘要:小學校園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指向校園德育工作者對學生的德行引導,對學生認識事物基礎正確價值觀的建立引導。德育成果不是短期就能顯現(xiàn),而是校園各級德育工作人員設立主題活動,設計和開展有計劃、分層次的德育活動,來適應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道德品鑒能力、自身行為約束能力差異存在的環(huán)境,這需要校園德育工作者將教學理念進行更新,教學活動靈活開展,優(yōu)化學生的德行,為小學校園良好品德風貌形成貢獻力量。
關鍵詞:小學德育;德育工作開展;德育教育研究
當下信息社會觀念繁雜,價值觀不一。社會現(xiàn)象的改變與社會思想的變化,以多種信息傳遞的方式,已經(jīng)從多個角度開始逐漸滲透到小學校園中的學生思想體系中。同時,校園德育模式固化,也難免在德育工作開展中,產(chǎn)生諸多阻礙學生品德正常發(fā)展的消極因素,這給學校德育工作正常開展以及正常德育效益收獲,帶來了極大沖擊。因此,要全面實踐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核心思想,校園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空間,同時優(yōu)化德育工作機制,逐漸鏟除社會因素及德育工作開展不利影響因素,促使小學生價值觀得以正確建立思想道德體系得以不斷完善,為中國培育合格的現(xiàn)在的新一代人才。
一、轉變德育觀念,踐行素質素質教育理念
德育由應試教育模式轉向素質教育模式,需要當下小學校園領導從自身德育觀念的轉變開始,學校領導及教師需要首先將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高尚情操的教育者,才能在德育工作開展中散發(fā)高尚人格魅力,在為眾多學生樹立直觀有效的模范,同時使得德育工作中對素質教育理念進行的效益更高、更明顯,最終促進學生能夠在學校中健康快樂成長。
例如,校園在以素質教育理念為德育工作開展的核心思想后對小學德育內(nèi)容、小學德育目標進行了重大修改。首先,校園要求教師不能對學生的期望過高,而是結合學生本年齡段的認知范圍、認知水平,合理設置德育內(nèi)容,積極建立學生良好品德自信。然后,校園各級領導及教師在基礎性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盡量使用生動形象的口頭語言,立足于實際生活基礎,激發(fā)學生獲取信息的興趣。由此校園德育工作者對教育內(nèi)容與教育形式方面皆實現(xiàn)了德育觀念的轉變。
二、創(chuàng)新德育模式,拓展小學德育教育途徑
校園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最直接教育是意識的直接灌輸,雖然小學生道德意識、道德認知能力都不高,但是強行意識灌輸?shù)男问剑匀徊荒艿玫綄W生的認同與配合。因此,小學校園應該主動創(chuàng)新德育模式,借助外力作用讓學生掌握一定知識,同時形成正確的意識。此種模式能夠幫助校園達到預期的德育效果。小學校園德育工作者需要考慮德育活動開展德育內(nèi)容,是否能夠吸引學生足夠的注意力,是否能夠促使學生將接受到的信息進行有效內(nèi)化。因此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模式需要首先結合學生特點,從德育氛圍構建,德育內(nèi)容優(yōu)化,德育途徑拓展方面入手。
例如,校園在創(chuàng)新德育模式的實踐過程中,首先摒棄了意識灌輸方法的應用。然后,學校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校園品德的氛圍,讓學生在特定生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感受良好品德方向的積極信息。同時,校園利用黑板報、廣播等形式進行學生優(yōu)秀品德事跡及行為傳播。此外,德育工作者在開展具體工作過程中,還結合學生的情感需求,對學生傾注愛心和耐心,用真情感動學生,用人格魅力鼓舞學生。最后,校園鼓勵德育工作者利用多媒體及信息交流工具展開德育工作,進一步拓展德育途徑,使小學校園德育工作效益得到了明顯提升。
三、改進德育方法,引導學生實施自我教育
小學生的認知成長過程,是學生基于實際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思所積累的素材起到作用的過程。因此,學生的自我成長與道德觀念正確發(fā)展,實際上是學生的內(nèi)在心理活動,是學生的自身認知覺醒,是學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與自我行為控制。由此可見,校園德育工作者在開展德育工作期間,必須注重結合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因此,小學校園德育工作者需要結合簡單的學習任務,靈活的實踐任務,來改進德育方法,引導學生嘗試實施自我教育,將社會的道德要求,道德準則內(nèi)化為學生的自身認知。
例如,校園德育工作者結合學生的認知,不僅從自身做起給予學生優(yōu)秀的榜樣示范,更通過結合校園具體事跡,引導學生意識到自覺遵守社會秩序、自覺抵制不良行為的益處及必要性,讓學生通過討論與思維成果的表達,將其內(nèi)化為學生自身認知的一部分,并轉化為學生個人品德,幫助學生構建良品德思想體系,有效促進了校園德育工作開展效益的提升。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德育工作效益的提升策略實踐探究,是小學校園德育工作者結合當下德育工作效益低下的局面,給出針對措施實現(xiàn)德育工作效益提升的實際策略及細節(jié)探討。小學校園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開展與改革過程中,需要首先轉變自身德育觀念,在充分理解素質教育理念基礎上,創(chuàng)新德育模式,豐富小學德育內(nèi)容,拓展小學德育途徑,同時改進小學德育方法,并引導學生實施自我教育,促進學生良好品德,持續(xù)朝著健康方向發(fā)展,并在德育工作開展實踐經(jīng)驗積累過程中,不斷完善德育工作實施策略,促進小學德育改革不斷向前推進。
參考文獻:
[1]許瓊.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討[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9,40(21):206-207.
[2]陳達明.有效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2):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