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清清
摘 要:部編教材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單元為主的教材編排體系,它將同一主題的篇目進行了歸類編排,非常有益于安排單元主題閱讀教學,讓閱讀的體系更加清晰,有利于開展整體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材的編排體系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傳統(tǒng)以單元為主的教材做了極大的調(diào)整,從而有利于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實施。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可以有效節(jié)約學習時間,拓展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的策略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單元“主題”為依托開發(fā)資源
單元主題閱讀教學重視了教學的有序性,要求教學要從整體出發(fā),將教學內(nèi)容落實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讓教學過程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有利于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在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組織中,老師要做好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開發(fā)新穎的教學資源,這一切都必須圍繞單元“主題”來組織,要有教學的目標和整體,不可隨意拓展,以影響教學效果的發(fā)揮,老師具體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開發(fā)有益的文本資源
圍繞主題組合相同的文本資源,精心設計和組織,引入閱讀課堂教學中,豐富教學內(nèi)容的資源,拓展教學的深度。比如,三年級一單元的主題是“動物和植物”,在這個主題之下包含了一組相同的文本《昆蟲備忘錄》《燕子》《古詩三首》《荷花》,共有四篇文本資料,設計的目標是通過學習進行想象,體會文中生動的詞句,為了豐富教學資源,老師可進行拓展,設計幾篇相同主題的文本來,如《蠶姑娘》《翠鳥》等文章,以加深學生對這一類主題文章的深度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和能力,學習寫作技法,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這樣就會極大地提升學生的閱讀深度。
2.開發(fā)生活資源
新課標倡導教學要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語文閱讀教學同樣如此,為了提升閱讀教學的深度,就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學圍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來組織,從學生的生活中開發(fā)出學習資源,引導學生與文本建立聯(lián)系,提高閱讀的素養(yǎng)。又如三年級的單元主題“金秋時節(jié)”,教材安排了《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等文章,為了組織好教學,老師可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多媒體來展示一幅幅美麗的秋天圖片,然后讓學生通過想象來表達出他們眼中的秋天,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喚醒學生的情感,以情境化的手段提升學生的感悟。
二、單元主題閱讀材料組合原則
1.設計好“主題”
“主題”是單元主題閱讀的靈魂和總綱,在進行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時,把課內(nèi)外不同類型的文本要組合在一起,聯(lián)結(jié)其中的應該是“主題”,主題決定著單元主題閱讀的成敗。教師在設計一個“主題”時必須要以教材文本為依據(jù),然后進行拓展延伸至課外,切莫“脫綱行動”,要結(jié)合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來設計“主題”,同時,“主題”的設計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考慮學生的訴求,不能隨意脫離學習的主體去設計。
如在設計“主題”“小說敘事角度的多樣化藝術”時,可以依據(jù)小學語文教材中小說,組合其中的文本,拓展課外材料,讓學生通過閱讀從不同的角度來把握小說敘事視角的多樣性,比較表達效果的不同,從而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從中借鑒有益的寫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2.明確文本組合要求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進行單元主題閱讀教學設計時,文本組合非常重要,在組合文本時要明確其組合的基本要求,以達到拓寬學生閱讀視野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突破教材的限制,確保文本的多樣性,但同時也要以教材為依托,結(jié)合自身的閱讀經(jīng)驗進行文本組合。比如針對主題“鄉(xiāng)土話鄉(xiāng)情”,進行文本組合時,教師依據(jù)教材將《故鄉(xiāng)的云》《哦,白雪》《看戲》三篇作品組合在一起,體現(xiàn)了文本的多樣性,作品跨度大,類型不同,有利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主題探究。
三、學生要做好課內(nèi)外文本閱讀的討論分享
單元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做好角色定位,要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保證學生閱讀的有效性和自主性,在閱讀的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充裕的討論時間,讓學生通過交流實現(xiàn)閱讀體驗的分享,加深閱讀的體味,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在具體閱讀中要避免學生閱讀的無目的性,教師要在學生閱讀之后設計一些可供交流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設計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在討論中有成就感,同時教師要積極導引學生去參與討論,從而保證討論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比如討論“鄉(xiāng)土話鄉(xiāng)情”閱讀材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體味文本中作者緬懷鄉(xiāng)情時,選取了哪些素材,切入點在哪兒,這樣學生的討論才有針對性,放得開也收得攏,通過對不同素材的研讀討論和分享,學生就會有不同的感受。
總之,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種最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它能有效地整合教材資源,通過文本閱讀資料的拓展,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思維。
參考文獻:
[1]王靜.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小學教育,2019(6).
[2]袁義星.基于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閱讀教學探索:小學“單元主題閱讀”教學及其價值取向摭談[J].新課程(下),2014(6).
[3]張潔.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gòu)與實踐[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6.
[4]蔣軍晶.用好例文,群文促思:《文成公主進藏》教學實錄及評析[J].小學教學(語文版),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