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婉霞
[摘要]? 目的:探討在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疾病康復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的效果及價值。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的98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平均分成兩個班級,1班為觀察組,2班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學生49名,采用PBL教學法,對照組學生49名,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對比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以及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結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觀察組學生的考核總成績?yōu)椋?0.46±2.17)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考核成績(81.78±3.06)分(t=14.685,P<0.001),且觀察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為95%,也明顯高于對照組77.5%(t=14.618,P=0.001)。結論:將PBL教學法應用于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疾病康復教學中效果顯著,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考核成績,還能全面提升其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溝通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具有很高的應用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康復治療;PBL教學法;問題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30-0218-02
PBL教學法最初是由一位美國神經病學教授提出的,其核心在于“問題”二字,學生以自主解決問題為主,教師會采用一些具體的教學案例以及臨床實例,引導并啟發(fā)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問題,因此更加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1]。對于康復治療這一具有較高實踐性及應用性的新興專業(yè),怎樣采用更好的帶教方法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臨床綜合能力是目前教學工作者的重點思考方向[2]。基于此,本文以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重點探究PBL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將研究結果做如下匯報。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2019年7月期間我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的學生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學生均為??拼蠖W生,已排除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配合本次研究的學生,共98名,平均分成兩個班級,1班為觀察組,2班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學生男女比例為12 ∶ 37,年齡最小17歲,最大22歲,平均年齡(19.33±1.87)歲,對照組學生男女比例11 ∶ 38,年齡最小18歲,最大21歲,平均年齡(19.51±1.22)歲。觀察兩組學生基線相關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
(二)方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老師在教室內向學生講解疾病康復的理論知識并演示實踐操作手法,學生隨后分組進行練習,鞏固所學知識。
觀察組學生采用PBL教學法:(1)教師依據(jù)疾病康復的教材內容,每個疾病選取一個經典的康復病例,針對病例進行分析,做好針對該疾病的康復評定和康復治療,針對最容易在臨床中出錯的地方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及相關文獻,收集問題信息并自行整理;(2)教師將學生隨機分組,組內自行選擇小組長,進行組內研究與討論,將自己的想法分享給組內成員,由小組長總結形成報告。教師可對觀察討論情況適時給予指導;(3)由各小組代表進行總結匯報,其他小組可針對報告內容進行提問,教師在充分聆聽各小組匯報后進行總結與重點問題的詳細講解,尤其是針對學生出錯的知識點,使學生對其有更加深刻的記憶。
(三)觀察指標
考核成績:對比課程結束后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共100分,包括理論考核、操作技能考核以及病例分析匯報三個部分。
教學滿意度: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學生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包括解決問題能力、學習主動性、對重點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教學過程的滿意程度。
(四)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通過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教學滿意度為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并以檢驗;考核成績各項為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均以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性。
二、結果
(一)考核成績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學生的考核總成績明顯較高(P<0.05)。見表1。
(二)帶教滿意度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學生的帶教滿意度明顯較高(P<0.05)。見表2。
三、討論
(一)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疾病康復教學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是目前新興的一門極具實踐性和應用性的學科,主要是培養(yǎng)高素質的專業(yè)康復治療師。在進行疾病康復教學時,怎樣激發(fā)學生在臨床實踐中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首要原則。對于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要逐漸適應身份的轉變,由學生身份轉變?yōu)橹委煄熒矸?,將之前學習并積累到的大量理論知識用于臨床實踐,包括學生對患者的整體觀念、制定有針對性的康復計劃等[3]。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疾病康復教學中仍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仍舊沿用傳統(tǒng)觀念,對學生的理論成績過于重視,使其臨床思維方式相對受限,這樣雖然也能確保學生在之后的工作中具備較強的職業(yè)能力,但是在面對病例情況特殊的患者時往往缺乏應急能力。
現(xiàn)階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驗及學生情況進行教學安排,其教學效果也是參差不齊,怎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臨床推理能力,以在未來工作中更好地發(fā)揮自身價值,是目前疾病康復教學中面臨的首要問題。
(二)PBL教學法的具體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