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花
摘 要:漢字是學習小學語文科目基礎,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認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的地位。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課堂中,教師只向學生講解漢字的拼音與意思,教學簡單、枯燥,無法吸引小學生的識字興趣,導致識字教學效率低。趣味識字教學法卻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本文以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基礎與個人特點提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以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9-01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9.092
認識字是學習所有科目的基礎,只有在認識字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夠看懂題目的內容,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答題。因此,識字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無論是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還是學生進行其他科目知識的學習,都需要具備較強的識字能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識字能力,使學生積累大量的字詞。對此,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從而使學生儲備大量的字詞,獲得更好的發(fā)展。識字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地采用一些趣味活動以更好開展識字教學法,促進學生的學習。其中,趣味教學對學生的識字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現階段,為了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采取趣味性識字教學的教學方法,以此促進學生更加高效的學習語文。
一、加強小學語文識字能力的意義
漢字是中國人民對國家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特殊表達,更是代表著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符號。漢字對于全體中國人來說不但是一種思維活動,更是中國人最基礎的價值觀念與愛國精神。書法藝術更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精華與燦爛瑰寶。“文如其人”更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判斷人的重要標準,但是現階段智能電腦與手機的發(fā)展對語文識字教學產生了一定的沖擊,漢字教學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而負責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小學語文教師也需要勇于承擔時代重任,只有教師通過積極主動且深入的探索識字訓練的規(guī)律與方式,充分調動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才能夠讓小學生充分認識理解漢字,發(fā)現漢字之美并愛上漢字,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小學生漢字識字與書寫的能力與技巧,還能夠充分發(fā)揮漢字的文化光芒,促進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統(tǒng)與發(fā)揚工作,推動小學生的全面提升。識字是小學階段學習的一個重要知識,是學習語文學科以及其他所有學科的基礎。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字詞量才能更好地開展語文學習,教師才可以順利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識字教學在語文的教學內容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識字教學主要是為了通過一些有趣的事情幫助學生記住每個字詞。此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有效克服自己的畏懼心理,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目前小學識字教學現狀分析
識字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是就目前而言,學生的識字能力并不高。首先因為目前小學課本中出現的生詞量過多,導致學生的壓力增大。這些對與小學生而言,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教師每天教給學生的字詞過多,導致學生記得快、忘得也快,長期下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此外,教師在教學生識字的過程中毫無趣味可言,在遇到生詞的時候,教師只是經過板書之后就讓學生重復的書寫,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到厭煩。此外,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千變萬化,一個詞可能有許多的意思或者有些詞不一樣,但是意思卻很相近,這就給學生學習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教師也沒有講解透徹,很容易使學生混淆,分辨不清。具體來說,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分析:
第一是從教師自身找問題。我國的大部分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不夠重視學生對生詞的記憶,大部分的教師只是教會學生這個詞該怎么讀就沒了,沒有強制要求學生將此內容學會。此外,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并沒有將所學的知識結合起來,板塊化現象仍舊十分嚴重。在教學生識字的時候也只是將生詞教給學生,并沒有督促學生反復的去運用。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缺乏更深的理解,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靈活的運用。除此之外,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并沒有對學生生字的理解嚴格要求。教師在講生字的時候對生字的結構以及怎么寫怎么讀做出了詳細的講解,但是唯獨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去運用,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漢字的本質,會讀會寫但是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不能靈活使用,這就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第二是學生自身方面的問題。我國的漢字歷史十分久遠,因此對學生也造成了極大的困擾。一個漢字不斷的變形可以形成許許多多個不同的漢字,并且部分漢字之間只要有一點的差異就可能會導致整個字的意思改變,因此這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巨大的困擾。小學生還處于年幼的階段,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但是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卻很難體現出來。由于學生在學習這方面知識的時候缺乏練習,因此導致學生在面對復雜的生字時候感到十分困惑。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僅僅使學生在學習這方面知識的時候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最終也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既要總結自身的問題又要改正學生自身的問題,不斷地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趣味識字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合適的教學情景
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對學生進行強制性的講解與背誦,難免會使學生感到反感,這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使得一些學生無法深刻記憶。因此,在識字教學的時候,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進行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可以讓某些生詞記起來更加的方便。尤其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將許多的圖片、視頻展示給學生,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生認識“休”和“木”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講述農夫與蛇的故事來進行教學。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問答的形式展開教學。教師提出幾個難易程度區(qū)分的問題,由成績相對較好的學生回答較難的問題,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回答相對較簡單的問題,在回答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回答時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理解問題,更好地提高學生認字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