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引入數學導研式教學模式,讓高中生能夠自主投入到知識探究與邏輯分析中,讓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鍛煉自我數學思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學科綜合素養(yǎng)等,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感知與領悟,取得理想的數學學習效果。但是,現(xiàn)階段高中生的數學研究能力比較差,且不符合知識經濟社會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同時部分教師引入了探究式數學教學、發(fā)現(xiàn)式數學教學等,但是依然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以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開展導研式教學模式活動,以此來構建理想化、高效化的數學課堂,讓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全面成長。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數學;導研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20
導研式教學模式能夠增強高中生的知識探究意識,同時能夠解決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提出數學問題,并且能夠深入探究數學問題。在導研式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以往數學課堂中的中心與主導,而是學生的導學者,能夠真正把數學課堂的學習權利交給學生,實現(xiàn)“以研定導”,充分激發(fā)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和探究能力,使其能夠更為全面地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進而培養(yǎng)每一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思考習慣,提升他們的數學學科綜合素養(yǎng)。除此之外,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在高中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還要做到轉變自己的教學思路,要選擇一套適合高中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案與規(guī)劃,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充分展現(xiàn)出導研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實施導研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突出學生主體學習地位
高中數學導研式教學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來講,能夠讓學生從被動學習狀態(tài)轉換為主動學習狀態(tài),因為在導研式教學中能夠更為關注學生的數學探究力,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知識探究的時間、空間,可以通過問題的層層引導,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充分滿足每一位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
(二)增加更多的互動、交流機會
導研式教學模式促使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擁有更多的互動與交流的機會,而且能夠轉化一些數學問題,能夠讓一些抽象、復雜的數學問題進一步具體化、簡單化;學生可以借助于實際生活素材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生之間也可以在研究小組中相互交流,共同做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豐富數學教學資源
導研式教學模式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資源。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習慣于把數學教材作為全部的教學內容,而導研式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與問題,從中來拓展出更多有關聯(lián)的數學知識,其中包括了一些數學史知識、數學規(guī)律等,對現(xiàn)有數學教材內容進行拓展與延伸,進一步豐富了數學教學資源。
二、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進行高中數學導研式教學模式策略
(一)科學設立研究小組
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教師要意識到導研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優(yōu)勢,轉變自我教學觀念與模式,為學生構建全新的數學課堂,幫助他們進一步加深對所學數學知識的印象。每一個高中生的數學認知能力與研究能力都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教師要科學地為學生設立研究小組,讓每一位學生在研究小組活動中能夠得到互相鼓勵與幫助,以此實現(xiàn)數學后進生與優(yōu)等生之間的共同提升與促進,加深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與分析。在設立研究小組過程中,教師要引入前后桌、男女混合構建方法,研究小組的人數不要超過4個,如果研究小組人數過多,則會讓一些學生成為研究小組中的旁觀者,而合理的人數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數學研究中去,進一步實現(xiàn)數學知識的共享以及數學思維火花的碰撞。而且,在高中數學導研式教學活動中,并不是所有的數學問題都需要借助于研究小組來完成,只有學生在遇到一些無法自主解決的數學問題時,教師才可以鼓勵學生在研究小組中來深化數學思維,借助于數學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前提下通過合作探究來尋找數學答案。每一個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都是不同的,同樣,學生之間的數學思維方式也存在區(qū)別,所以在研究小組中能夠讓學生之間得到相互啟發(fā)與促進,從中掌握更多的數學研究方法與學習技巧,更快地攻克數學難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
(二)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數學素養(yǎng)
要想真正展現(xiàn)出數學導研式教學的優(yōu)勢,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我數學素養(yǎng),只有讓教師感知到數學知識中的魅力與內在美,才能夠充分點燃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如果連教師都缺乏對數學知識研究的自主性,那么是無法鼓勵學生來深入探究數學知識的。由此可見,只有教師具備較強的數學素養(yǎng),擁有良好的知識探究精神,能夠全面掌握數學知識發(fā)展史和背景,才可以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讓教學工作具備較強的邏輯性,激發(fā)每一位學生的數學問題探究欲望,深度感知數學知識體系,能夠學會利用所學數學知識來解決真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數學問題。教師不僅要做到掌握數學教學方法與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數學教材知識內容,對于教材編寫邏輯、數學教材價值都要擁有正確的認知,從而能夠多層面、多角度去指導學生探究數學知識,從中進一步感知數學知識的奇妙之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同樣,數學也是一門藝術,所以,教師不僅要具備淵博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我科學理論修養(yǎng),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腳步,才能夠成為數學教學工作中的精工巧匠,更好地帶領學生去學習數學知識。而且,在高中數學導研式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教材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數學研究力,要借助于數學問題情境來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把數學課堂的主導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的學習擁有并呈現(xiàn)一個循序漸進的成長過程,做到鍛煉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思維論證能力,把構建數學知識、驗證數學知識作為核心的教學目標,這些都需要教師擁有一定的教學經驗與教學能力。由此可見,教師不僅要做好教學工作,還必須要擁有強烈的自我成長意識,這樣才能夠讓導研式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