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的教學語言是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是直接表明教學重點、難點,明確教學目標的語言。有效的教學語言兼具審美性與科學性,有助于學生在初中階段積淀深厚的人文底蘊、提升綜合素質(zhì)、陶冶情操。本文從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出發(fā),闡述了初中語文課堂有效運用教學語言的總思路,并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對提高教學語言運用的有效性有所助益。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語言;有效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32-0042-02
引 言
語言學習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學生語言知識的運用。選擇恰當?shù)慕虒W語言既可以活躍整體語文課堂氛圍,也可以以微觀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1]。如何切實推進語文教師轉變語言運用理念,創(chuàng)新語言運用方式,切實提高語言運用的有效性,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來看,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運用效果不是很理想,其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作用不大。這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語言缺乏人文關懷
當前,許多語文教師講授語文知識所采用的教學語言較為枯燥、乏味,甚至機械、僵化,不利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再加上語文教師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語文課堂上側重講解考試重點,表現(xiàn)出濃郁的功利價值導向,導致學生逐漸喪失語文學習興趣,甚至產(chǎn)生排斥語文的心理。
(二)教學語言缺乏新穎性
現(xiàn)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學生的視野得到了較大的開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需求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教材,還想要閱讀課外書籍,寫作個性化文章。因而,語文教師要綜合化、新穎化、創(chuàng)新化地運用教學語言,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但是,大部分語文教師往往將教學重點集中在教材內(nèi)容上,很少延伸語文知識,更有甚者對學生的課外拓展需求不以為然,以剛硬、否定的態(tài)度看待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而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化思維與創(chuàng)新意識,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無形中影響了班級整體的教學氛圍[2]。
(三)教學語言缺乏贊賞性
初中階段是學生各方面快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學生的身心變化相對較大,部分學生會產(chǎn)生叛逆心理。初中語文教師作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陪伴者,其教學語言缺乏贊賞性,會在一定程度上助長學生的叛逆心理。語文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與主要負責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寬度等都會影響教學效率,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因?qū)W習能力高低而戴有色眼鏡,不因性格內(nèi)外向而有所偏頗,更不因關系的親疏遠近而差別對待,要贊賞學生的個性,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3]。但是就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來看,語文教師大多采用否定、批評的語言,這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學生敏感、脆弱的心理,也不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二、初中語文課堂有效運用教學語言的總思路
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觀點、表達思路想法的重要媒介。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是教學工具,更是師生間情感交流互動的主要手段,因此,精心設計教學語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其有利于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整體教學質(zhì)量[4]??傮w而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要遵循以下思路。首先,教學語言運用要符合語言自身的特點。語言是豐富、多樣的,有效的語言是科學、規(guī)范的。為此,在語文課堂上運用教學語言時,語文教師要遵循科學性與準確性兩大原則,對于詞匯、語法及語音的運用要規(guī)范,盡量避免隨意化、習慣化的口語教學;應以普通話教學為主,著力通過通俗易懂的話語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次,初中語文教學要完善評價機制,發(fā)揮好語言在提問、習題訓練、寫作等環(huán)節(jié)的反饋作用,實現(xiàn)評價語言的多元化、開放化,以更好地發(fā)散學生思維,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5]。為發(fā)揮好語言直觀形象的教學輔助作用,增強語文教學語言運用的靈活性,語文教師要放低姿態(tài),保持謙虛好學的進取心,不斷學習、總結新的教學經(jīng)驗,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初中語文課堂有效運用教學語言的策略
(一)增強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背踔须A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語文教師要增強教學語言的趣味性,通過趣味化語言的運用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其學習效率。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幽默的語言、反問式語言、設問式語氣,用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貼近學生,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例如,在教學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課文中的人物,再現(xiàn)人物話語、動作姿態(tài)、面目神情等,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深入揣摩作者寫作的整體思路,進而更好地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為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角色扮演的情境,語文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В蛘呃枚嗝襟w設備播放相關的背景音樂,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文本內(nèi)涵的挖掘動力。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古詩詞、文言文,這些都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為推動學生自覺樹立正確的社會情感價值觀,語文教師應采用趣味化的語言講解那些與現(xiàn)代漢語構詞、詞義、詞性等有差異的古代漢語詞匯和語法,讓學生自覺地挖掘古代文學的底蘊,自覺地做中華文化的傳承人。
(二)教學語言要圍繞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包括學識、能力、技藝、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語言積累的產(chǎn)物,是思維品質(zhì)、道德修養(yǎng)、個性品質(zhì)、審美情趣、學習習慣等多方面的有機結合。為此,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運用要圍繞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首先,語文教師應注重感性與人文化教學,鼓勵學生利用書面與口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使學生的閱讀更為深入、寫作更富情感,整體語言表達更為流暢,著力促進學生在語言表達過程中思維更為嚴謹、更有邏輯性,進而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如不動筆墨不讀書,勤查工具書等。其次,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以高尚的情操與審美品位影響學生。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培養(yǎng)尊重他人意見的良好品質(zhì),引導學生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自覺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及時糾正,自主積累、梳理并整合語言,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塑造優(yōu)秀人格。例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時可以適當延伸教材內(nèi)容,將愛國主義精神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著力提升學生對愛國主義精神的代入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促使學生在生活中自覺維護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做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以完善教學評價為重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初中語言課堂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需要實踐檢驗,并通過與他人的交流、互動獲得反饋。為此,語文教師要著力完善評價環(huán)節(jié),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6]。教學評價要與小組教學、分層教學相結合,教師要對不同層次、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分類,有針對性地予以其評價,不再以機械、僵化、單一、片面的標準衡量學生的語言表達,要在學生的個性與差異方面下功夫,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自主反思自己的不足,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對于語文知識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語文教師可以從其語言表達的精練、簡潔方面入手,以語言的層次性與邏輯性為抓手,對學生語言表達給予指導和糾正。對于語文知識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要更多地考慮學生表達的流暢性,多用贊賞性的語言鼓勵學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消除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畏懼、抵觸心理,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信任教師,愿意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
結? ? 語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是學生人文修養(yǎng)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有效、科學地運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時間內(nèi)把握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掌握重點與難點知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為此,語文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并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切實提高教學語言運用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志強.基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的初探[J].當代家庭教育,2020(02):13.
[2]金淑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J].散文百家,2019(05):15.
[3]韓小星.探討初中語文語言教學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新智慧,2018(12):10.
[4]宛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分析[J].新課程,2017(07):18.
[5]程海燕.試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J].新課程,2016(05):18.
[6]楊琳.新基礎教育理念下初中語文課堂評價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0(18):72-73.
作者簡介:張平和(1973.9—),男,甘肅渭源人,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