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飛
【摘 要】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推動了我國教育水平的快速提升,新課改背景下研究性學習對課堂教學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诖?,本文將概述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分析高中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并探究新課改下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應用研究性教學方式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夠幫助高中教師科學開展教學工作,有效提升各科教師的教學質量,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研究性學習;高中課堂;課堂教學
新課改背景下,社會對高中課堂教學水平的要求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高中屬于學生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個學習階段,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習成績將決定了學生以后的發(fā)展狀態(tài)。因此,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各科教師和學生要明確高中的重要性,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引導,確保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1.研究性學習概述
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合作或者是個人的方式,根據(jù)自身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選擇一個符合自己的研究題目,并以和科學研究類似的研究方式,主動地去獲取相關知識并掌握所學習到的知識,從而可快速理解和認識問題的課堂教學方法。在高中課堂教學中使用研究性學習,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需要以人為本,高中教師要將學生視為教育的中心,并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作為教學目標,讓學生使用自由和開放的學習方式,和教師一同完成教學目標,有效提升高中課堂教學質量。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各科教師要提高對研究性學習的重視程度,并采取具體的措施,科學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推動研究性學習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效提升高中的整體教育水平。
2.高中課堂教學現(xiàn)狀
改革開放以后,國家加大了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并采取“九年義務教學”等措施推動了教學工作的開展。但是就當下而言,我國高中課堂教學依舊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在如今的高中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依舊存在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的情況,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性,并不能滿足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需求。很多教師主要根據(jù)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背誦情況來評判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種方法單一且沒有理論依據(jù),不能完全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使用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不僅不能得出正確的檢驗結果,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第二,師生互動較少。高中各科的學習難度較大,且學習時間緊迫。學生如果不能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將無法有效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與此同時,高中教師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計劃,會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和學生進行交流,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也無法有效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第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就當下而言,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教師教學模式單一會使學生的學習長期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之下,學生會機械性的完成教師安排的任務,最終會在教師的題海戰(zhàn)術中疲憊不堪,失去了學習興趣。長期下來,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會得到有效提升,反而會在原地進行踏步,甚至會出現(xiàn)后退的情況。因此,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各科教師有必要改革教學方式,使用研究性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各科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3.新課改下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應用研究性教學方式的
有效策略
3.1營造研究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可一定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相比較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法,研究性學習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為主要目標。高中教師根據(jù)這種教學方式的特點,可將課堂氛圍營造作為教學重點,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研究性學習教學工作的開展。在高中各科課堂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課本內容,采取變更教學場景、合理使用教學工具等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3.2加強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占據(jù)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高中教師定期開展教學評價活動,能夠有效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就目前來看,高中各科教師對教學評價的重視程度普遍不足,不能及時開展教學評價工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因此無法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質量。針對這種情況,高中各科教師有必要加強開展教學評價工作,并將研究性學習教學方式應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對于高中數(shù)學而言,教師可定期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研究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數(shù)學學習。研究性學習活動結束后,數(shù)學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數(shù)學問題的質量、學生學習成效等方面,對研究性學習活動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通過教學評價,數(shù)學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繼而可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長期下來,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將得到有效加強。
3.3明確教學目標
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明確教學目標能夠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使用研究性學習方法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第一步要做的工作是明確教學目標,要避免沒有目的性的安排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這樣只能增加學生的學習難度,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為保證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需要在課前針對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需求,科學設計符合學生發(fā)展方向的研究性學習教學方案。只有在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后,高中教師才能對學生開展研究學習工作,從而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