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與完善,教育工作者轉變之前的“唯成績論”,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足球文化”“陽光體育”等活動不斷涌入校園,可見體育教學逐漸成為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文章主要闡述了欣賞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探索其在高中體育教育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欣賞教育;重要價值;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1-0091-02
近年來,國家對體育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推行了健康中國行動、《青少年體育“十三五”規(guī)劃》《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等一系列政策,對體育教育給予了大力的引導和支持。在這一背景下,欣賞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體育教學方式,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它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體育審美能力,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價值。
一、欣賞教育的基本概述
(一)欣賞教育的基本內涵
體育欣賞指學生在觀看體育活動或體育賽事的過程中,應該具備體育心理、運動素養(yǎng)、體育文化和道德素養(yǎng)。體育欣賞教育就是要求體育教師將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欣賞能力作為教學重點,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yǎng)和運動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內外協(xié)調發(fā)展,提高體育審美能力,幫助學生學習體育健康知識,從而更好地促進體育實踐教學[1]。
(二)欣賞教育的基本內容和性質
體育欣賞以體育活動中具體的某一個事物為欣賞對象,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體育活動本身的欣賞,具體涵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體育技能、運動技巧、體育戰(zhàn)術應用等。其次是對比賽中的體育精神和運動員道德素養(yǎng)的欣賞,比賽水平越高,對抗越激烈,參與層次越高,這種欣賞就越明顯。此外,還包括對賽事公平性的欣賞、對比賽臨場發(fā)揮的欣賞、對體育場館建設風格的欣賞、對體育器材和運動服飾的欣賞等。體育欣賞教育具有多種特質。首先是直觀性,學生在欣賞體育比賽時能夠真實、真切地反映出自己的視覺感受,并且這種感受具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征。其次是娛樂性,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放松心情,愉悅身心。最后是引導性,在欣賞的過程中,視覺感官會給學生帶來體育思考和教化,當前的所聽、所見、所感,會與原來的體育思想和意識相互碰撞,從而提高學生的體育審美能力。
二、欣賞教育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價值
體育欣賞教育可以擴大學生的體育知識面,開闊體育視野,幫助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掌握動作技巧,鞏固體育知識,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體育運動,培養(yǎng)其鑒賞能力和感受能力。通過觀看不同種類、不同內容的體育比賽,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體育項目,豐富體育經(jīng)驗。另外,體育欣賞教育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模式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際訓練相結合,課堂教學枯燥乏味,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利用欣賞教育,可以豐富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程度。
三、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
當前很多體育教師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容易忽視體育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多數(shù)教師將“教學設計”完全視為“備課”[2]。從本質上講,二者是有區(qū)別的,其中備課是指以教學大綱為基礎,是教師立足教材,將自身經(jīng)驗“理論化”的過程,以講好教學內容為目的,更加重視對學生體育技能的訓練。而教學設計是指根據(jù)教學綱要,統(tǒng)籌安排系統(tǒng)化的教學活動, 不僅重視教師的“教”,還注重學生的“學”,以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提高學習效果為教學目的,從這一層面來講,“備課”只是“教學設計”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當前大部分體育教學將二者相混淆,甚至是“畫等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體育素養(yǎng),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存在教學盲區(qū)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教學盲區(qū)。體育科目本身是一項實踐性、示范性很強的學科,但是由于人的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存在局限性,教師不可能在課上不斷地重復、演示動作技巧,其中不乏一些高難度動作,這樣的動作教學要求較高,很多教師也未必能夠熟練、準確地做出來,學生很難掌握技術要點和難點,因此體育實踐課程教學存在一定的盲區(qū),教學效果不理想。如果能夠將欣賞教育引入體育課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視頻中將復雜的、難以掌握的技術動作反復播放,幫助學生強化、理解、吸收相關知識,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盡情地感受體育的美感,提高其整體運動素質。
(三)教學目標單一
高中體育教師教學還存在教學目標單一的現(xiàn)象,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教師為了追趕課程進度,只是以簡單的運動項目為教學目標,授課形式很多都是以競技體育為主。比如,在田徑項目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是將學生分為幾組,分別進行50米、100米、4×100米接力的比賽,將日常的比賽成績作為期末總成績的參考,常常忽視了學生的練習環(huán)節(jié),不能嚴格要求學生規(guī)范跑步的動作,難以給學生傳授科學的跑步方法,從而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體育成績難以快速提高,學生難以真正地領略到體育精神,教學目標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xiàn)。
(四)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很多高中生認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考慮到自己的內心感受,有些學生由于自身條件有限,對部分體育項目的學習較為困難,而老師沒有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強制要求其“達標”,學生認為這是對自己的“苛責”。另外,高中體育課程經(jīng)常被其他科任教師占用,授課時間有限,很多教學內容不夠具體,教師對“多、雜、亂”的體育知識不能精心整合,甚至有些教師直接把高中體育當成了小學和初中體育內容的延伸,不符合學生身體發(fā)展和心理成長規(guī)律,直接導致很多學生即使上了高中,仍然不知道自己最喜歡的體育項目是什么,也不知道一些體育項目的基本動作要求和技術要點,體育運動的實用性被忽視。
四、欣賞教育在高中體育教育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學校要營造體育文化氛圍,為欣賞教育作鋪墊
體育欣賞教育的應用,離不開高中校園的體育文化氛圍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是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外在影響因素[3]。體育教育與學校智育、德育、美育都是國家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體育文化建設,開展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舉辦多種形式的體育比賽,開辦校園體育知識宣講,都能夠讓學生更加了解體育的基礎知識,鞏固體育理論,同時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只有讓學生形成了基本的知識輪廓,提高了整體認知水平,才能為欣賞教育的開展作鋪墊。只有真實、理性、客觀地看待欣賞教育,讓欣賞教育真正成為體育教育的輔助,避免學生盲目崇拜或效仿,才能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二)教師將欣賞教育融入體育教學設計
體育教師要創(chuàng)新授課模式,更新授課觀念,將欣賞教育融入體育教學設計。首先,在設立教學目標時,教師應該選擇最符合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不能只停留在現(xiàn)有水平,也不能“跨越式”地確定教學目標,應該立足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其次,在欣賞教育的準備階段,教師應該將“體育欣賞”貫徹落實到體育教學的始終,在準備相關的視頻資料、賽事回顧的同時,將體育文化、體育精神傳授給學生,以此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yǎng)和運動素養(yǎng)。最后,教師在課前應該精心設計提問環(huán)節(jié)。尤其是關鍵性的體育問題,也可以利用鼓勵教學法、直觀演示法等讓體育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啟發(fā)性,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授課質量。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要想讓欣賞教育的價值最大化,教師還要將傳統(tǒng)授課模式與新型授課模式結合起來,將多媒體教學利用到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全面、客觀、標準地向學生展示技術動作,將重點、難點動作反復播放出來,對于年齡較大、身體素質較差的體育教師來講,這可以有效彌補自身條件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之后,教師再將提前準備好的問題向學生提問,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實現(xiàn)了傳統(tǒng)教學和多媒體教學的有效互補,不僅“教得好”,而且“學得會”,最終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欣賞觀,避免負面情緒
在應用欣賞教育的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欣賞觀”。模仿是欣賞教育中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在授課時都是讓學生模仿體育明星或示范人員的技術動作來加深學習的印象,但是一定要切忌盲目模仿或無理智地跟風效仿,很多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尚未成熟,卻為了完成“體育偶像”的高難度動作,一心想要“超越自我”,在不經(jīng)過理性思考的情況下,給自己增加一定的心理負擔,甚至長期的不科學訓練還會給學生帶來身體機能的損傷。因此,教師應該將健康知識引入欣賞教育課程中,反復教育學生以理性的眼光看待欣賞教育,避免帶來負面的應用效果。
結語
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當前高中體育教學存在教學盲區(qū),教師不重視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教學目標單一,容易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因此,學校要營造體育文化氛圍,教師要將欣賞教育融入體育教學設計,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欣賞觀,避免負面情緒,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審美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郭莎莎.體育欣賞教育用于高中體育教育中的策略研究[J].讀書文摘(中旬刊),2019(3).
[2]林榮華.體育欣賞教育在高中體育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風尚,2019(11):148.
[3]趙 猛.高校體育教育發(fā)展分析與管理——評《高校體育教育發(fā)展情況分析與改革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20(8).
作者簡介:張 飛(1969— ),男,壯族,廣西平果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