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道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通過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能幫助學生提升分析與解答問題的能力。在具體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的方式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并在分析與探究中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準確評估,結合課程特色與學生認知習慣建立教學體系,促進高中地理深度教學。
關鍵詞:高中地理;核心素養(yǎng);深度教學
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促進學生學科深度學習,成為增強學生核心競爭力的主體環(huán)節(jié)。針對高中地理教學來說,以問題為導向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fā)展,對于判斷、分析地理問題,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內化,構建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開展深度教學時,教師要提升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從不同角度切入,豐富學生知識理解的過程,以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自學能力。
一、營造問題環(huán)境,拓展學生思維
深度學習需要以學生的自主思考為導向。因此,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問題環(huán)境,結合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自我學習逐步理解問題的來源,利用掌握的基礎知識,深入地討論與分析地理綜合性問題,體現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和遷移思維發(fā)展的過程。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1(必修)》(以下統(tǒng)稱“必修1”)“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時,教師可以引出問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方式。為了更好地營造問題環(huán)境,教師先通過短片向學生展示太陽的奧秘,然后基于短片中對太陽的介紹,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再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中實現獨立思考,配合教師完成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在他們的印象中或基于已有的知識基礎,太陽會對地球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以及造成這種影響的途徑有哪幾種?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不同小組派出發(fā)言人,向其他小組的學生介紹本小組針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待各組發(fā)言結束后,教師可以采取組間互評。最后,教師總結各個小組的發(fā)言內容,結合教材知識判斷各小組發(fā)言的合理性,讓學生在趣味中習得內容。
教師先以短片的形式將教材知識引入課堂,再通過提問題的方式,結合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形成頭腦風暴。從而使不同知識基礎、不同思維方式之間碰撞出知識的火花。
二、借助思維導圖,拓展思維深度
高中地理知識點零碎且體系龐雜,很多學生在單純的課程學習中難以及時掌握,在解題過程中容易出現記憶偏差、所用知識點不匹配等現象。而通過思維導圖的輔助,有助于學生梳理課堂知識邏輯,夯實課程基礎。在今后的復習中,更有機會實現不同章節(jié)之間知識的串聯,形成密不可破的地理知識網絡。
例如,在教學必修1“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時,涉及的水循環(huán)過程是從形式與地區(qū)兩個視角引入的。如果單以教材中文字的方式向學生敘述這一節(jié)的知識點,容易讓學生對水循環(huán)在不同地區(qū)間的不同形式產生混淆。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fā)生,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這一邏輯梳理工具,幫助學生理清水循環(huán)在不同地區(qū)間的不同循環(huán)形式。針對這節(jié)課涉及的水循環(huán)三種形式,可以分別從海陸間、陸地內和海上內循環(huán)設計三個思維導圖,待學生分別對這三種形式有了基本了解后,再將其綜合,整理為一個思維導圖。整理結束后,教師依據整理好的思維導圖,帶領學生從頭開始重溫這一小節(jié)的知識邏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針對教材內容煩瑣、知識邏輯不清晰的小結,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課堂知識的邏輯。
三、應用多媒體教學,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更好地實現對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教師要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針對相關問題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看法,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知識掌握效果。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讓學生吸收看得見、摸得著的知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2(必修)》“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時,雖然學生已經對日常的運輸方式有一定了解,但是只依靠教師的文字敘述,個別平常不易見到的交通工具學生很難想象其外觀和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通過在網絡搜集各種特殊用途的運輸工具,如管道運輸中的載體、磁懸浮列車等,通過多媒體圖片、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示各種交通工具的外觀與作用。針對我國已經形成的交通運輸網絡,教師可以利用電子地圖軟件,通過網絡實時為學生展示我國鐵路、公路、水路的交通布局,體會我國交通的發(fā)達程度。
教師借助多媒體,將特殊用途或平時不常見到的交通工具以相關圖片、視頻等的形式在課堂中展示給學生,并借助電子地圖軟件,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我國交通的便利程度。
在以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為基本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全方位綜合能力為方向的高中地理教學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深度學習技能,需要教師綜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塑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地理課堂教學理念,并在課堂中以問題營造活躍的學習環(huán)境,借助思維導圖、多媒體教學等方法,梳理地理課程中的知識邏輯,整合各地理章節(jié)之間的邏輯關系網絡,夯實知識基礎。在高中地理復雜的知識體系下,針對課程教授內容進行總結羅列,培養(yǎng)學生深度思考的習慣,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發(fā)散思維,啟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文君.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學策略研究[J]. 學周刊,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