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全玉
摘 要:當前一些學校的小學語文教學沒有切實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帶來很好的教學體驗,因此筆者提出基于情境教學法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與實踐,分析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探究存在的問題,從而優(yōu)化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基于情境教學法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迎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和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新課程改革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缺乏趣味互動等缺點性;教師雖然對文本內容十分了解,但卻忽視了對學生多維度思考能力的挖掘[1]等問題。為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情境教學的模式十分重要。小學語文在情境模式下的教學不單單是活躍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促使師生之間產生共鳴。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目標是讓小學生理解內容,并加以運用,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質性發(fā)展。因此,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趨勢,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極大的應用價值。
一、應用情境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新課程改革的新目標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是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知識與情感交融的能力,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2]。
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有效地運用情境教學的模式,就要清楚地認識到:小學語文教材的文本內容要與實際教學體系有機結合。然而,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任務重,他們忙于教學備課,而忽略了更基礎、更重要的理論學習。正是因為小學語文教師缺乏具體的理論知識學習,所以在運用情境教學時產生了一些教學問題。
小學語文教師的日常教學主要是依托教材中的文本內容,而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觀認知能力對教學方法、教育重點及課堂效果都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基于情境的小學語文教學就要根據(jù)小學語文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課程內容。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對課程結構、中心主旨、側重點等進行整理,根據(jù)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去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這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二、優(yōu)化情境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一)立足于學生
小學語文教師面對的是還未形成獨立抽象思維的小學生,而日常生活是小學生對語文掌握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要以小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經驗為前提,展開現(xiàn)實情境,這樣做不僅能夠激起小學生的求知欲,還能夠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此外,小學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因此要有意地掌握循序漸進的情境教學模式。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把握小學生群體相對普遍的成長特征,創(chuàng)設情境要抓住時機,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因為每個小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不同,接受新內容的能力也存在差異性,所以低年級的小學生最好選擇圖片、視頻或實物等比較直觀且動態(tài)化的情境教學方法,而高年級小學生則可以通過語言、表演等相對復雜的情境教學方法,同時還要考慮到每個班級都有不同的風格。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反應靈敏,要學會因材施教,從而有效創(chuàng)設小學語文的情境教學。
(二)擅用多媒體技術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中,只選擇一種方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往往是不夠的。小學生還處于成長中,其個體存在著差異性,要想準確把握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實際需求,就要營造出多種情境氛圍。利用多媒體進行生動的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可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快速進入學習語文的狀態(tài)。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靈活性,不局限于課前準備的課程內容,還可以預設多種教學情境來備選。不可否認,小學生會被新奇、有趣的圖片、視頻所吸引,但教師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多媒體、講課語言,以及學生的反饋有效結合,避免教學情境的枯燥。同時,小學生的行為也要在可控的范圍內。
三、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
(一)基于情境教學的語文教師的選擇
設計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問卷基于對情境教學的了解程度、實際課堂中的使用頻率、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常用的方法、對情境教學的認可程度,以及影響使用情境教學的因素這五個維度。問卷編寫依據(jù)是通過語言、圖片、視頻、音樂、表演、實物,以及生活六種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的方法,全面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共設計了10道題,其主要目的是對小學語文教師情境教學的熟悉度與使用率的問題進行分析。
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偏向于選擇簡單、便捷的方法。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使用圖片、視頻、語言及實物的頻率較高。為了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教師需要進一步探究如何創(chuàng)設適合的教學情境。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如果小學生有積極的表現(xiàn),那么這也是對教師的認可,教師會更積極地創(chuàng)設更多的教學情境。同時,為了有效地推動教學情境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也愿意主動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教學情境案例
小學語文教師對情境教學的選擇不是盲目的,而是將學生的興趣、實際情況等融合在一起,只有學會將學科內容相互交融,才能拓展自己語文教學的新思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情緒,教師要用心去渲染氣氛。我們選擇小學語文中的一篇課文《小鎮(zhèn)的清晨》,進行具體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小鎮(zhèn)的清晨》描述了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時期的江南小鎮(zhèn)的生活,其與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有所不同,對小學生來說不能夠產生共鳴。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1課時的小鎮(zhèn)情感體驗的情境,使小學生代入情感,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中心內容。首先,可以讓小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小鎮(zhèn)的清晨》,并圈畫出自己認為是描寫小鎮(zhèn)清晨特點的語句。其次,在小學生對江南小鎮(zhèn)有了初步了解后,可以引導他們今昔對比江南小鎮(zhèn),并讓他們積極發(fā)言,交流自己感受到的小鎮(zhèn)的變化。最后,教師可以再次引導小學生朗讀課文,這次可以有自由讀、同桌互讀、展示讀等多種形式,目的就是讓小學生體會到作者對江南小鎮(zhèn)的喜愛之情,加深自己的情感體驗。小學語文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因為其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生,他們的性格特點不同,具有個體差異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情境要不斷創(chuàng)新,主動接受新鮮事物,以適應學生的需要。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缺乏教學革新性,那便會導致自己的教學內容停滯不前,無法取得想要的效果。
四、結語
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是一種促進小學生學習發(fā)展的新型教育方式。情境教學注重小學生的主觀情感體驗,目的是調動小學生的感官,讓他們產生語文學習的情感共鳴。基于情境教學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與學生情感是相互交融的,而為了營造真實的氛圍,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在把握情境教學的應用現(xiàn)狀的基礎上,立足于小學生的身心成長特點,積極有效地運用情境教學方法。但由于當前對情境教學的探究還不是十分全面,依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且情景教學的理論和實際應用還不能恰當?shù)亟Y合,因此在未來的實踐中就要力求理論和實際的有效結合。
參考文獻
[1]冉林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6(03):83-84.
[2]錢運忠.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實踐探索[J].華夏教師,2019(2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