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感恩教育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非常重要的。從國外教育來看,感恩教育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是快樂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我國,感恩是一種印刻在血液中的感情,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暗嗡鳎斢咳鄨蟆?,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才會保持善良,才會在充滿了物質和欲望的社會中保持清醒和底線。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形成世界觀和道德觀的最佳階段,學校應開展感恩教育,助力學生健康發(fā)展。本文以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為例,對感恩教育進行探究,希望可以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感恩教育提供一些思路和意見。
【關鍵詞】初中教育;語文教學;感恩教育;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1-0031-03
Practical Research on Implementing Gratitude Education in Chinese Textbooks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s
(Jinanyuan School,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JIA Yongqi
【Abstract】Gratitude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whether it is at home or abr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education, gratitude education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appiness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gratitude is a feeling engraved in the blood, and it is also a fine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grace of dripping water should be repayed by the spring." A person who knows how to be grateful will remain kind, and only then will he maintain a clear mind and bottom line in a society full of material and desire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age is the best stage for students to form a worldview and moral outlook. Schools should carry out gratitude education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healthil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gratitude education, hoping to provide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to implement gratitude education in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Gratitude education; Practical strategies
人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感動的瞬間,而這些感動的瞬間匯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普通人不虛此行的一生。感恩是一種可以讓人沉迷的情感,一個懷有感恩之心的人,在生活中也會積極樂觀,在遇到苦難的時候會迎難而上。并且感恩這種情緒是可以傳染的,當世界上人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或許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戰(zhàn)爭以及其他破壞和諧穩(wěn)定的事件發(fā)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是人精神世界、道德水平的缺失,尤其是感恩之心的缺失。如對父母不孝順、對教師不尊重、在得到救濟之后反而要訛詐被救之人,這些現(xiàn)象在如今的社會已經十分常見了。因此對初中學生實行感恩教育已經迫在眉睫了,只有將學生的感恩之心喚醒,才可以健全學生的人格以及道德水平,給學生一個全面發(fā)展的機會,為國家培養(yǎng)出符合要求的人才。
一、感恩教育的意義
(一)中華民族美德傳承的需要
我國有很多的傳統(tǒng)故事,而這些故事全部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對某一種美德的傳承。在關于感恩的相關傳承中,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如臥冰求鯉、孟郊的《游子吟》。在古代,各個王朝建立的時候往往都以孝立國,種種這些都證明感恩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自然要將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這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當一個民族沒有了根和魂,那么這個民族就離衰敗不遠了。
(二)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感恩情感的缺失,是當下社會出現(xiàn)的一個比較嚴重的情況。當道德譴責成為一種可以被無視和不太關注的事情之后,社會自然會出現(xiàn)道德的缺失。近幾年,社會中出現(xiàn)對老人不孝順、對教師不尊敬的情況頻頻發(fā)生,感恩節(jié)這個國外的節(jié)日在我國也成了狂歡的節(jié)日,人們早已忘記了感恩節(jié)的初衷。初中生在這種社會環(huán)境下,自然而然地會形成感恩情感的缺失。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學校就需要對學生進行相關情感的教育,讓感恩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并且完善其道德思維。只有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初中生才可以做到由己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感恩意識缺失原因
(一)社會因素
目前,社會對于物質的欲望越來越旺盛,人們追逐金錢成為社會的主流,在“有錢就有地位”的觀念影響下,社會原先形成的道德體系不斷被沖擊。再加上網絡信息的發(fā)展,各種觀點的出現(xiàn)給予很多年輕人已經形成的思想觀念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很多內容是違背我國傳統(tǒng)道德體系的,但是在自由主義的框架下卻是被追捧的,因此直接弱化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意識,很多人的感恩之心出現(xiàn)了裂縫甚至是缺失,對感恩的行為產生了質疑。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對孩子道德水平以及世界觀的影響十分大。目前,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整個家庭不管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都對孩子十分溺愛,導致孩子養(yǎng)成了依賴別人的習慣,沒有了獨立自主的意識。而且孩子在潛意識中會認為世界是圍繞他們轉的,只要有一點忤逆他的意思,那么就會認為是別人的不對。另外,社會的競爭越來越大,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在未來的競爭力變得更強,因此讓孩子拼命地學習,至于其他等方面的教育則直接忽略不計。
(三)自身因素
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社會整體道德觀念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因此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偶像成為學生豐富精神世界的主要內容,這使他們的精神世界十分混亂。此外,因為家長的影響,學生之間互相攀比中已經成為十分嚴重的現(xiàn)象,而互相攀比的結果會導致學生形成不正確的金錢觀。還有學習的攀比,因為獨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低,在學習成績競爭失敗之后他們的精神就會有一段崩潰期,如果在這個時期沒有積極的思維進行充實,學生們就會出現(xiàn)精神世界空虛的情況,進而造成一些極端情況的發(fā)生。
(四)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授學生相關的知識和相關解題的技巧,學生只要能在試卷的解答中完成知識的應用,那么教師就算完成了教學目標。至于德育,很多教師都不是很重視,有些教師會直接省略這一部分的教學,而有的教師則會將感恩教育的內容直接知識化,并沒有讓學生去感受這種情感和使用這種情感,導致學生對感恩的印象只存在于大腦中,并不能引起相關情緒的表達。此外,學校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傳授學生知識,至于道德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學生學到的感恩內容和生活直接脫節(jié)。
三、實踐研究策略
(一)朗讀教學
朗讀教學需要學生對課文帶有情感地閱讀,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將自己的情感帶入課文中,然后和課文中的情感產生共鳴,進而引發(fā)對課文中情感的感受。比如,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祖國啊,親愛的祖國》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首現(xiàn)代詩進行朗讀。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學生會將自己對這首詩的情感帶入,進而得到詩句中的反饋,感受到詩詞中濃濃的愛國主義情懷。通過這首詩情感的感染,學生會將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與以前的艱苦生活進行對比,然后對自己的國家產生深深的自豪感,從而明白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進而真實地感受到感恩這種情緒的具體內容。
(二)閱讀教學
閱讀是對文章的仔細閱讀,在仔細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其中比較重要的語句或者是起承轉合的語句進行勾畫,這樣才可以在閱讀中抓住重點。并且在閱讀進行的過程中,學生的整個大腦都是放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文章中,學生極易和文章中的一些感情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可以選擇一些以感恩為主題的文章對學生進行教學,培養(yǎng)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三)寫作教學
寫作教學,應該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感恩心態(tài)最重要的手段。通過讓學生對父母以及教師形象的描寫,能喚醒學生心中的感恩情緒。當然,這種手段也是有一定問題的,如果學生在描寫的過程中沒有將情感帶入,自然也就達到不到培養(yǎng)的效果。對此,教師可以組織以感恩為主題的寫作練習,還可以創(chuàng)新練習方式,讓學生以感恩為主題,抒寫自己對祖國的感恩,也可以是對家長的感恩,組織演講比賽,從而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寫作練習中更深刻地領會感恩教育的意義。
(四)實踐活動
感恩需要真正落實到實踐中,才算是情感的運用。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進行相關的實踐活動,比如觀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或者帶領學生去烈士陵園祭拜烈士,再者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當地的養(yǎng)老院等做一些義工,通過這些實際的行動來培養(yǎng)學生感恩的習慣,激發(fā)學生的感恩之心。
四、結語
總而言之,學校、家庭和社會必須培養(yǎng)初中生的感恩之心,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更健康地成長,才能成為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馬小強.談談語文教學中感恩教育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9).
[2]馬守林.淺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感恩教育課程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05).
[3]鐘曦.感恩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9).
[4]王惠娜.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感恩教育[J].考試周刊,2016(75).
[5]葛續(xù)祖.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9(32).
[6]胡麗君.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感恩教育的策略研究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7(03).
作者簡介:賈永其(1979.10-),男,漢族,甘肅張掖人,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