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宏
摘 要:我國教育事業(yè)改革不斷發(fā)展,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朗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識字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重任。只有學生具備良好的朗讀能力,才能夠真正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以及閱讀能力?;诖耍恼箩槍πW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探究討論,意在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4-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4.061
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對于學生的發(fā)展以及語文學習十分有利。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朗讀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
學生在進行情感表達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需要通過一些外界要素去激發(fā)。圖片、聲音、視頻等感官刺激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準確,更加感性。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表達,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應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朗讀教學情境,進而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在此過程中,聲音、圖片、視頻以及實物等教學工具的運用都能夠實現(xiàn)創(chuàng)造良好的朗讀教學情境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合理地應用,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在朗讀的過程中快速進入朗讀狀態(tài)。
在創(chuàng)設良好的朗讀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要在朗讀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朗讀教學情境,這樣才能夠使朗讀教學情境充分發(fā)揮作用價值;其二,要注重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朗讀教學情境,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促使學生更好地融入朗讀情境當中;其三,在創(chuàng)設朗讀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應借助于角色扮演教學法進行朗讀教學,這樣能夠使整個朗讀過程更加生動形象。
二、幫助學生擺脫朗讀情緒,樹立朗讀自信心
實際上,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一部分學生對于朗讀會存在畏懼情緒,這是阻礙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關鍵之處。很多教師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更為注重學生的朗讀是否發(fā)音標準,是否能夠巧妙地表達出文章中所蘊含的情感,但是卻沒有重視幫助學生擺脫朗讀的恐懼情緒,使得學生的朗讀能力不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朗讀實際上是一個將情感放大的過程,與普通的語言表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朗讀的過程中,需要對情感進行加工,通過更加活潑生動的方式將其表達出來。而很多學生卻認為朗讀過程過于夸張,特別是在其他人面前進行朗讀時,會受到太多人的關注,因而導致一部分學生不習慣朗讀,一部分學生對于朗讀產生恐懼心理。
想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擺脫朗讀恐懼情緒,樹立朗讀自信心?;诖?,在實際的朗讀教學過程中,即使是學生的發(fā)音不夠標準、情感的掌握也不夠準確,只要學生敢于進行表達,敢于朗讀,那么教師就應該給予學生精神方面的肯定以及認可,并且要運用嚴格的標準去約束學生。對于對朗讀具有恐懼情緒的學生而言,教師一定要多給予他們表現(xiàn)的機會,并且通過鼓勵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就會適應朗讀行為,自然而然就能夠擺脫朗讀的恐懼心理,最終實現(xiàn)對學生朗讀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三、教師注重提升朗讀能力,潛移默化影響學生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會將教師作為模仿的對象,作為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極大地影響學生。因此,在進行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提升自身的朗讀能力,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使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斷提升。
首先,教師應該做到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情真摯、發(fā)音標準、音色美妙,這樣學生就會受到教師的影響而開展朗讀學習,并且模仿教師的朗讀技巧進行朗讀訓練,久而久之就能夠形成自己的朗讀技巧。
其次,教師應形成良好的朗讀練習習慣,在朗讀經驗不斷累積的基礎上,教師的朗讀技巧也會越來越熟練。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影響學生。為了能夠提高教師的朗讀能力,學校應重視積極開展相關的朗讀培訓教育工作,與此同時也要注重開展相關的朗讀比賽。只有教師本身具備良好的朗讀能力,擁有良好的朗讀技巧,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表達,積累更多的朗讀經驗。而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也要注重開展朗讀比賽,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比賽,展現(xiàn)自己的朗讀能力,進而不斷地積累實踐經驗,如此,自然而然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四、正確認知朗讀的重要意義,增加學生的朗讀時間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一定要注重轉變自身對于閱讀教學的認知,正視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正確地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意義,明確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能夠促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這樣,教師就能夠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另外,學校也要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合理地進行課堂教學時間的分配,促使教師能夠認真地履行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進而有效落實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教學目標。
在進行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對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創(chuàng)新以及優(yōu)化,合理地分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時間。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為40分鐘,建立在教材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要求的基礎上,朗讀教學可以分配到5分鐘到10分鐘時間。在此時間段之內,教師一定要運用合理有效的朗讀教學方法,將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分鐘的作用價值都充分發(fā)揮出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