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穎
◆摘? 要:在初中歷史的學習當中,包含了眾多的知識點,從古到今,從中國到世界,涵蓋了大量的內容,思維導圖運用在初中歷史的教學當中,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歷史知識內容,理清思維脈絡,幫助初中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在實際的教學應用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影響了初中學生歷史學習的效率,因此歷史教師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關鍵詞:初中歷史;思維導圖;誤區(qū);策略
初中歷史教材的內容包含了古今中外的歷史大事,內容繁雜。如果不采用一定的記憶方法,初中學生很容易混淆記憶。因此,思維導圖的教學方法的導入,幫助學生梳理了知識層次,能夠讓學生很容易就抓住了歷史知識要點和難點,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效率。但是,在這一教學方法的使用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本文就思維導圖的應用問題提出應對的策略。
1思維導圖的含義
英國的記憶大師Tony Buzan創(chuàng)造了思維導圖,它是一種利用圖形來幫助思維記憶的工具圖,可以將人們抽象的思維通過思維導圖來圖文并茂地展現出來,進而將枯燥乏味的抽象知識用知識版圖形象地展示出來,以圖形的方式映射在學生的頭腦中,能夠快速地幫助梳理知識的脈絡層次,抓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等知識內容,使學生的潛能得到開發(fā),加深了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的以下。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活動當中,思維導圖教學模式的采用,將紛繁復雜的歷史知識梳理成條理清晰的知識版圖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有利于學生去抓住歷史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初中歷史教師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歷史事件呈現出來,有利于初中學生抓住各個歷史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學習歷史知識。但是在運用思維導圖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教師的教學還對思維導圖的運用存在著錯誤的理解,因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效。
2思維導圖應用的誤區(qū)
2.1急促型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當中,在應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以及歷史知識的認知能力等綜合因素,直接將思維導圖的模式就給到學生手中,讓學生采用思維導圖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當中,由于學生對思維導圖不太了解,使用的時候,也存在應付了事的現象。
2.2形式型
在初中歷史教學的過程當中,有的教師對思維導圖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眼睛只盯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而沒有重視學生學習的思維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就出現了教師在要求學生掌握重點知識的時候,學生用知識框架圖來應付教師,使思維導圖的運用形式化了,并不能發(fā)揮其真正的優(yōu)勢。在初中歷史教師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去梳理知識脈絡的時候,發(fā)現思維導圖沒有發(fā)揮出它真正的效果,教師卻沒有及時細心指導學生去構建思維導圖,使教學又墮入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失去了活力。
2.3控制型
在實際的初中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沒有很好地指導學生去運用思維導圖來學習歷史知識,同時對學生自己構建的思維導圖又不甚滿意,直接否定學生構建的思維導圖,粗暴地指出學生的錯誤,挫傷了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積極性。還要一些教師覺得思維導圖過于繁瑣,很麻煩,直接從網絡下載思維導圖模板,讓學生直接照葫蘆畫瓢,去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這就限制了學生去發(fā)散思維,使學生無法按照自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去構建思維導圖,很難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
3應對策略分析
3.1制定完整的計劃
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正處在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而初中這個階段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強行的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會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的產生。因此,歷史教師在歷史的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的知識能力水平,制定完整的計劃,在使用思維導圖教學的時候,要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去如何使用思維導圖來學習歷史知識,歷史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對每一個學生去實施教學計劃盡可能地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思維導圖的應用。
例如,在學習《秦漢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教師就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去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理清知識脈絡和層次,讓學生掌握了歷史知識之間的層次關系,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但是有的學生可能由于知識內容掌握的不夠牢固,在構建思維導圖的時候,關鍵詞提取有偏差,教師就耐心的指導學生去抓住關鍵知識點,找到關鍵詞,學會構思維導圖,使歷史教學進入了只有提升的快車道。
3.2重視對方法的指導
思維導圖應用到初中歷史教學當中,為初中學生理清了思維脈絡,使歷史知識層次分明的展現學生的頭腦中,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了歷史知識。因此,學生是思維導圖的設計和使用者,教師在學生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負有指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并且利用思維導圖去學習歷史知識的職責,因此,教師要指導初中學生正確的構建思維導圖,增強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學習歷史的信心。
例如,在學習《政權的分立與民族的交融》的學習時,教師通過知識內容的講解,引導學生抓住知識點,找到關鍵詞,引導學生去構建思維導圖,理清這一單元的知識脈絡,加深歷史知識在學生頭腦中的印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也增加了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積極性。
3.3增強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在初中歷史的教學當中,由于歷史事件是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發(fā)展的,因此很多歷史事件之間聯(lián)系緊密,因此,在引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的時候,初中歷史教師要提升學生的歷史知識遷移的能力,讓學生將歷史事件進行概括和比較,找到歷史知識的相似性,并進行知識的遷移。
例如,在學習《清朝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的時候,讓學生去回憶學過的秦漢時期的歷史知識相似的內容,讓學生構建思維導圖,然后將兩個時代的歷史事件加以概括和比較,然后進行知識的遷移,從眾找到歷史的相似性,有效地幫助了學生提升了歷史知識學習的遷移能力。
4結束語
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思維導圖的運用雖然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但是通過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當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效的走出了思維導圖運用的誤區(qū),增強了學生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力,提升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田志霞.試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指導[J].學周刊,2021(13):121-122.
[2]李笑笑.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方法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