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旎
◆摘? 要:新時代的到來,國家對于教育行業(yè)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背景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逐漸地應用到課堂上。除了關注學生的成績外,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是否具備一定的能力,擁有健康的身心。小學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開始階段,所以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極大的影響,作為小學的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不足,不斷地進行改進,這樣才能夠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人才。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班主任管理;應用研究
在目前的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以人為本的出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要根據分數的好壞對學生進行定義,班主任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促使學生健康成長。這樣才能夠符合以人為本的理念,也能夠為學生之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一、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現狀
小學階段對學生來說是整個教育的開始階段,同時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班主任來說第一個角色是服務者的角色,之后才能成為學生學習上的引領者和班級的管理者。經過改革標準的背景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現所要求的是課堂的主體角色要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的學習,改變之前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小學班主任在課堂上通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的生理狀況,方便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探究,只有這樣才能夠合理地培養(yǎng)學生各種能力。
除此之外,教育行業(yè)的不斷改革逐漸地將各種各樣新的教育模式應用到課堂上,小學階段的教學同樣如此。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狀況可以看出教學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還有一部分的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并沒有遵循行政改革標準下的革新需求,在管理的過程中永遠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這對于學生之后的身心健康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著重對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研究,盡可能地在課堂上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的人才。
二、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一)班主任做好示范作用 對學生進行正面影響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各方面還不是特別的成熟,尤其是在思想上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并且小學生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因此,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先了解學生的實際狀況再進行管理。與其他的教師相對比來說,班主任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一位教師,在實際的過程中會對學生進行直接影響。為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應以身作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比如說:教材可以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影響,不過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需要注意的是,班級內部有學習比較差的學生。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不能進行嚴厲地批評,而是應該有效的引導。如果進行嚴厲地批評,這一部分的學生內心脆弱,不僅不能夠改善自身的行為,甚至還會對學習教師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所以,作為班主任應該多去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做一些示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之后遇到問題時及時地提出,方便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改正。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小學階段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出現,并不是馬上實施就能成功,需要班主任長期地努力堅持,同時要求學生和家長的配合才能夠走向最初的設計目標。在小學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找到均衡點,將學生放在中心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樣才能夠使得每個學生都能發(fā)表自己的言論,也能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下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健康的成長。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活動,讓學生全部都參與其中,可以是歌唱比賽、才藝展示。不過要先對學生進行分析,找到學生所感興趣的地方再設計活動,才可以讓學生在無聊的學習中找到相應的樂趣所在。既能夠釋放壓力,又能夠鍛煉自己的能力。很可能一些學生只是會畫畫,其他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地引導學生去參加一些歌唱比賽或者是朗讀比賽,不過最為主要的就是為學生舉辦書畫比賽,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去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因此,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參加的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三)融洽師生關系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為知識能力有所提高就完成任務,完全進入了一個書呆子的狀態(tài)。任何其余的事情與自己都無關,不管班主任組織什么樣的活動,學生很少去參加這一狀況的出現,不符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活動改善這一狀況。
比如說:班主任以班會為主要機會,讓學生去選擇一個主持人。學生在課堂上成為小主人,不會感到束縛,會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感覺到自己是在一個與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選擇,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不是特別的大,反而能緩解師生之間的關系。這種狀況的出現也方便班主任留心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實際狀況,等到學生遇到困難時班主任進行及時的解決。因此,班主任應該多設置這樣的活動,緩解師生之間的關系,讓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學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任何舉動都會去形成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作為班主任應該先管理好自己的行為舉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起到一定的示范性作用,這樣才可以促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梁健標.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J].小學生(下旬刊),2020(11):23.
[2]李敬芳.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60):1-2.
[3]王金勇.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04):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