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度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一種全新的教育觀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構建能力及知識遷徙能力?;谏疃葘W習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要教師立足學生學習實際需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拓寬學習視野,增強學生理解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對文章情感的準確把握和理解程度。本文圍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對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路徑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9-0036-02
引 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講授基礎知識,還需要引導學生深入文章的寫作背景,認真體會作者的情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深度學習,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谏疃葘W習模式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基礎上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主動地深入閱讀文章,感受文章深層次的內容,從而強化學生自主想象能力。
一、深度學習的概念及特征
深度學習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它是能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過程去適應新情境、探究新問題、生成新能力的綜合性學習過程[1]。在日常教學實踐應用過程中,深度學習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顯著特征。一是注重知識的構建能力。語文課程雖然是一門語言類學科,但是其知識體系是錯綜復雜的。深度學習的理念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閱讀對象的表象出發(fā),深入本質內容,從而有效提升學生搭建知識框架的能力。二是培養(yǎng)知識遷徙的能力。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雖然文章的內容不同,卻有相同的文體形式。通過有效的閱讀學習活動,學生可以抽象出一般的學習規(guī)律,借助這種學習規(guī)律快速地理解同類型的文章,這一過程共同構成了學生語文閱讀的遷徙能力。三是強化情感思維的學習體驗。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課程資源融入了許多新時代故事,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緊圍繞愛國等情感進行教育。基于深度學習背景下的學習活動能夠在提升學生知識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路徑
(一)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在基于深度學習理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帶領學生走進課本素材,深入了解文章的內容,使其認真體會文章深層的含義和情感[2]。在講解閱讀課文內容時,教師除了要帶領學生掃清文章中生字詞的障礙,還要借助趣味性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散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其準確把握和體會文章內容的深層含義。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學生學情出發(fā)合理設計教學策略,避免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學習壓力。例如,《蝴蝶的家》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正確、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把握文章的線索,了解課文的內容,同時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對弱小生命的關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需要先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范讀,掃清生字詞障礙,再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閱讀學習活動,并提出相應的閱讀問題:“文中‘喧嚷’一詞說明了什么?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想了很多蝴蝶可以避雨的地方,為什么都否定了?文中為什么多次提到了‘為蝴蝶著急’?”通過教師閱讀問題的引導和閱讀教學的啟發(fā),學生會深度閱讀文本,認真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yǎng)關愛弱小生命的美德。
(二)豐富閱讀課堂教學活動
深度學習的語文閱讀課堂離不開多樣化的閱讀學習活動。在開展閱讀活動時,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學情設計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為深度學習活動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3]。在講授閱讀文章時,教師可以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組織多種課堂教學活動,借助多媒體設備的輔助,給予學生視頻、音頻及動畫等多種感官的刺激,從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使其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涵及作者的情感。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深度學習的語文閱讀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提高思維能力,在思想的碰撞中促進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4]。例如,《天晴了的時候》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從中感悟出自然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小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出發(fā),設計趣味性的課堂學習活動,借助多媒體設備,帶領學生走進閱讀課堂,走進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色中。在學生深度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鼓勵學生大膽地借鑒作者的寫作手法,從生活場景入手嘗試自己寫一寫,讓學生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學習活動中升華文學素養(yǎng)和生活情感。
(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深入閱讀文章內容,并對相關的寫作背景進行拓展學習,以提高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5]。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發(fā)散閱讀思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交流閱讀體驗,讓學生在溝通和思想碰撞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指導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學習活動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閱讀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點撥,從而強化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提高閱讀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例如,《我的動物朋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有效的閱讀學習,學會介紹動物朋友的方法,能夠抓住典型特征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動物朋友的形象,同時學會借助范文練筆寫作,準確刻畫動物朋友的外形、神態(tài)及動作等。小學階段的學生對小動物有著特殊的喜愛之情,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融入自己的情感,拉近學生與作者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深度學習的閱讀課堂中透過文章的內容增強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
(四)延伸、拓寬閱讀的廣度和深度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內容照本宣科地講授教學內容,勢必會導致學生閱讀能力的停滯不前[6]?;谏疃葘W習理念的語文閱讀教學要求教師能夠從學生學習發(fā)展視角出發(fā),在課本閱讀學習的基礎上拓寬學生閱讀學習視野,增強學生的閱讀學習體驗,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深度學習理念下的閱讀學習是在學生達到一定閱讀廣度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深入的學習探究,觸及文章所表達的內涵。因此,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拓寬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例如,《慈母情深》這篇文章描寫了作者向家境貧困、攢錢不易的母親要錢買書的故事。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群文閱讀的策略,將《地震中的父與子》、賈平凹先生的《寫給母親》及老舍先生的《我的母親》作為拓展閱讀的內容,指導學生透過不同作者對母愛的表達方式,真實地感受到文字的魅力、閱讀的魅力。
結? 語
相較于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而言,深度閱讀學習視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側重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體驗。本文嘗試從深度理解閱讀對象、豐富閱讀學習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學習和拓寬閱讀學習的視野幾個角度具體闡述了閱讀教學的策略,旨在通過教學經(jīng)驗的拓展,不斷總結和完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為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資料]
王強善.深度學習觀照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10):11-13.
王美嬌,王巖.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19-120.
高先麗,李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深度學習:內涵、特點與策略[J].教學研究,2019(02):107-113.
蘭玉林.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構建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32):154-155.
張同會.運用深度學習策略 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深度學習的策略[J].新課程,2021(15):193.
俞麗華.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探索[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05):40-41.
作者簡介:黃雙治(1978.8-),女,福建泉州人,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2010年9月獲福建省“優(yōu)秀教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