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珍
摘? 要:在迅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英語學習已成為主流。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英語課本劇,不僅能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英語課本劇能將英語學習與學生的表演融為一體,使學生充分參與英語學習和實踐鍛煉,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課本劇;運用策略
如今,英語學習不再是片面的讀寫,更傾向于雙向或多向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在參與中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大多數(shù)小學生活潑好動,對具有故事感和情景感的實踐活動非常感興趣,課本劇的運用可以將語言學習與應用表現(xiàn)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英語語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積極性
很多學生在對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很多小學英語老師對這一現(xiàn)象也進行了積極思考,不斷地改變教學模式,但是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在如今的教學環(huán)境中,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是讓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的方式,來進行英語學習,這種“固定式”的英語學習方式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接受這種學習方式的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通常不強,不能將英語切實地運用到交流的過程中。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對于一些具有情節(jié)性以及故事性的內(nèi)容十分感興趣,喜歡對一些有趣的事物進行模仿,因此,老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運用課本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將會得到很好的提升。英語課本劇的應用,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現(xiàn)自己的舞臺,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的英語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通過課本劇的形式學習團隊合作以及分享
在英語課本劇表演和排練的過程中,學生要始終堅持自主合作、分工明確的原則,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內(nèi)的成員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為課本劇的完成貢獻力量。另外,在整個演出過程中,同學們要相互配合,積極討論劇本,分工明確,互相評價,共同進步,通過相互配合,使整個演出更加完美,例如喜歡表演的學生可以選擇當演員,擅長繪畫的學生可以設計課本劇所需的道具,擅長音樂的人可以在表演過程中伴奏、配樂。
三、在表演的過程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通過簡單的英語知識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感到十分枯燥。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課本劇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明白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能夠有一個很好的理解,通過自身的表演能夠親身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發(fā)展十分有利。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開展課本劇的形式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此外,課本劇對于學生英語表達能力以及英語的運用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老師要進行適當?shù)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杜葉安,鄧紅燕,楊璐冰,等. 英語課本劇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研究[J]. 新智慧,2020(07):99.
[2]關思偉. 情境教學——英語課本劇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 小學生(中旬刊),2018(10):37.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