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付 徐建龍
摘 要:在小學階段,學生不僅需要儲備學科知識,還需要健壯的體魄。而小學體育課堂是學生鍛煉體魄的絕佳場所。然而,在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學中,常常出現(xiàn)學生運動興趣低、熱情不足等情況,進而影響體育課程的有效進行?;诖?,教師需充分發(fā)揮教學機智,將趣味田徑融入到日常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在參與趣味田徑的過程中鍛煉體魄,培育體育精神,感受運動的魅力。本篇文章將以小學體育為重點范圍、以趣味田徑為主要方式,與策略應用為探究目標進行討論,希望能給大家?guī)硪欢▍⒖肌?/p>
關鍵詞:小學;體育與健康;趣味田徑;應用
前言: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廣大教師需在教學理念中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方法中做到積極創(chuàng)新,在教學模式中做到因材施教,從而解決學生體育課運動熱情低、興趣不足等問題。在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的當下,相比于戶外運動,學生則更加傾向于玩手機、刷視頻、打游戲,對戶外運動避而遠之。針對這種現(xiàn)象,需廣大體育教師進行反思,思考怎樣才能在體育活動中增添趣味,吸引學生,增加學生運動熱情。基于此,趣味田徑應運而生。通過開展趣味田徑課程,將進一步提升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運動熱情,讓學生喜歡運動,喜歡體育。從而幫助學生鍛煉體魄,促進學生多方面綜合發(fā)展。
一、興趣激發(fā),準備活動
開展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目的即是幫助學生鍛煉體魄,幫助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培養(yǎng)學生運動精神。但在現(xiàn)階段體育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這樣一種問題,即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往往采取“開門見山”的教學方式,直接向學生講授體育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開始進行運動,從而忽略了課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實際上,課前準備工作的重要性、意義十分重大。在以往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以各關節(jié)運動為熱身方式,長久以往,學生難免覺得枯燥、乏味,進而降低熱身熱情,開始“敷衍了事”,從而難以達到熱身目的,導致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受傷的狀況。因此,教師需充分發(fā)揮教學機智,創(chuàng)新熱身活動,增強熱身活動趣味性,讓學生充分熱身,為體育互動做好課前準備。
例如,借鑒體育運動員熱身的方法,讓學生以榜樣為力量,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前準備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無論是長跑運動員或是短跑運動員、接力運動員或是跨欄運動員,在比賽開始前都會進行一定準備工作,進行熱身。以確保身體各關節(jié)以舒暢,避免在運動過程中發(fā)生肌肉緊張、肌肉撕拉等現(xiàn)象。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將田徑運動員熱身運動巧妙組合,設計出符合小學生熱身需要的特定熱身活動。而后引導學生參與田徑運動員“同款”熱身活動,進而大大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前活動的熱情,為后續(xù)體育運動做準備。
二、設置巧妙游戲,趣味教學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主要有兩種主要運動方式,一是球類運動,而是田徑類運動。由此可見,田徑運動在體育教學中可謂占據(jù)了“半壁江山”,由此可見田徑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在現(xiàn)階段田徑教學中,往往是這樣一個流程:首先,教師進行口頭講解,田徑運動的方法、技能、意義;其次,教師進行示范,在示范過程中穿插在田徑運動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最后,引導學生進行參與田徑活動,大家一起賽跑,達成目標即可自由活動。長久以往,教學效果將大大降低,學生不再是為了鍛煉身體、學習運動技能而主動地去跑步,而是為了達到教師目標,在教師要求下被動地去跑步。因此,教師需一改以往教學方式,在田徑教學中增添更多趣味性,讓學生體驗到田徑運動的魅力所在,從而自發(fā)的參與跑步,提升體育素養(yǎng)。
例如,教師在講解田徑運動基礎知識時,可以開展“趣味田徑”跑步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賽跑比賽。并且,為增添田徑運動趣味性,教師可以在田徑賽道上設置“關卡”,如腦筋急轉彎、簡單燈謎、看圖猜字等趣味環(huán)節(jié),還可以在臨近終點處設置“穿外套”環(huán)節(jié),學生若想順利完成比賽,需一路“破關戰(zhàn)將”,方能完成比賽。此外,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積極性,教師在=可以在比賽終點處放置多種小獎勵,學生可根據(jù)比賽排名決定選擇順序。如此一來,田徑運動趣味性將大大提升,學生參與田徑運動的熱情也被充分調動起來,從而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
三、放松身心,結束課程
眾所周知,體育課程不同于其他知識學習類課程,體育課程是具有極強的實踐性與運動性的。在小學體育課程中,無論是學生的心理、還是身體,都可以得到極大放松。然而,在參與田徑運動后,學生身體各項指標均有所改變,如心臟跳動變快、血液循環(huán)加速、肌肉高度緊張、體內多巴胺充分發(fā)散等。若是在突然結束課程,學生身體狀態(tài)將難以快速改變、適應,因此導致學生出現(xiàn)應激性反應,甚至引發(fā)課程安全事故。因此,在小學體育趣味田徑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在課程結束前幫助學生平復心理與身體狀態(tài),讓學生身心得以放松,而后結束課程。
例如,在趣味田徑活動參與完成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心得交流會”,請得到小禮品的學生發(fā)言,分享自己參與田徑比賽的心得與體會以及得到獎品的喜悅。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提升發(fā)言學生田徑運動的信心,還能激勵其他同學積極參與田徑運動。再如,教師可以在課程結束前進行課程總結,通過對田徑小知識的提問,讓學生身心得以放松,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如此,在幫助學生放松身心的同時,還能對田徑知識進行復習鞏固,從而提升學生體育素養(yǎng),可謂一箭雙雕。
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趣味田徑充分融入到體育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參與趣味田徑活動。如此一來,便可以幫助學生充分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形成積極的體育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素養(yǎng),以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來克服體育運動中的種種難關,使學生不僅具備知識素養(yǎng),還具備身體素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相信在廣大教師努力下,趣味田徑必將走進每一位學生的運動生涯中,讓學生在體育課中充分運動,實現(xiàn)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宗廣春.趣味田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9):88-89.
[2]程英達.小學體育教學中趣味田徑活動的開展方式分析[J].中外交流,2020,27(29):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