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全仁
摘 要:文本閱讀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文章闡述語文教學中文本閱讀的重要性,分析文本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教師要靈活運用新型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興趣,挖掘多種故事素材、增強學生閱讀欲望,設計開放性學習任務、提高教學質(zhì)量,開展多元化閱讀活動,豐富學生想象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文本閱讀;策略;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9-0139-02
文本閱讀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不管是理解課文還是做一些復雜的習題,最重要的就是能“讀懂題目、理解文章”,才能保證習題的正確率。為了從根本上讓師生重視文本閱讀,應該從嚴格意義上確立文本閱讀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
一、 語文教學中文本閱讀的重要性
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師,更應該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式,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所以,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教師在課堂中實行文本閱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為學生思維慣性尚未固定,詞匯量不足,在寫文章時并不能很好地去表達心中所想。由此得知,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利用閱讀,來表達自身的感受,這樣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對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合理運用文本閱讀,讓學生從中得到寫作的靈感和情感,收獲更多的課外知識,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閱讀的好習慣。
二、文本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模式死板,忽視學生興趣
我國的教育模式主要還是以考試為主,一些教師的授課形式是“為了考試而進行授課”。但是這種“應試教育”只能提高學生在考試中的能力,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由此可見,這種單一且死板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成為了語文教學的短板。不僅如此,教師在課堂中分析文章時,呈現(xiàn)的形式為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此教學模式很難激起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
2.學生閱讀時存在假讀現(xiàn)象
學生因為年紀還小,加上自我管控力不夠,他們在進行文本閱讀訓練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走神等問題,導致一些學生在閱讀時進行假讀。而產(chǎn)生“假讀”的原因是因為教師讓學生進行閱讀之前,沒有做好引導工作,學生不愿意參與到閱讀活動中。
3.教師過分依賴教案,缺乏獨立思考
有些教師自認為他們有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不愿再去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從而導致師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除此之外,傳統(tǒng)教學下教師思想比較偏激,認為只要是教材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都是正確的,教材中出現(xiàn)的知識點都是重要的,導致他們無法用自身的理解進行授課。由此可見,教師如果過分依賴教案,在課堂上呈現(xiàn)出“教材搬家”的場景,就會使自身缺乏思考的能力。教師沒有創(chuàng)設一個利于學生文本閱讀的環(huán)境,自然也不會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4.課堂過于形式化,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
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形式化的現(xiàn)象很常見。教師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忽視了教學本質(zhì)的要求。教師在上課時氣氛很活躍,學生也積極回答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關系看似很融洽,但是為什么課后反饋卻不是很理想呢?這歸根到底在于教師運用的教學手段不合理。比如,文本閱讀是需要時間的,但是教師并沒有恰當?shù)赜嬎銜r間,并且學生在發(fā)言時也會按照教師固定的思路來思考問題。
三、語文教學中激發(fā)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1.靈活運用新型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興趣
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靈活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從而構(gòu)建有趣、生動的語文課堂。優(yōu)秀的閱讀課堂,需要教師在展開教學之前,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展開教學,基于故事的背景,使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
以教學《荷花》為例,首先教師向同學提問:“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都看到過什么花呢?”生:“菊花、月季、玫瑰、荷花?!睅煟骸澳銈冎浪鼈兌际鞘裁搭伾膯??”生:“以菊花來說,它有紫色、黃色的,非常好看?!睅煟骸罢f得很準確,誰知道荷花是什么顏色呢?”生:“粉色、淡紫色、白色?!睅煟骸霸瓉砗苫ㄒ灿羞@么多顏色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荷花這篇文章為我們講述了什么樣子的場景吧!”緊接著,教師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展示荷花的圖片和視頻,這樣可呈現(xiàn)出具體且形象性的畫面,當看完荷花視頻后,讓學生通讀文章,就能親自感受作者筆下的荷花。
2.挖掘多種故事素材,增強閱讀欲望
首先,教師需要選擇一個好的文本,因為文本是閱讀教學中的載體,兩者的關系密不可分。在一個文本中,教師可以列舉多種有關的故事題材,這樣能增強學生閱讀的欲望。當然教師選擇故事題材也是有要求的,不能盲目、毫無重點地選擇故事材料,而應根據(jù)閱讀時的具體內(nèi)容選擇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教師要多陳列幾個與生活有關或者眾所周知的寓言故事作為題材,進而使學生有興趣進行閱讀。
以教學《陶罐和鐵罐》為例,這篇文章講述了國王御廚里兩個罐子的故事,一個是陶罐,另一個是鐵罐,鐵罐很傲慢,經(jīng)常鄙視陶罐,而陶罐每次面對這種嬉笑時,總能從容地懟回去。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明白要時刻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身的情況來讀懂“陶罐和鐵罐”的故事,比如,教師可以問學生:“同學們最好的朋友是誰?為什么喜歡和他一起玩?”小明:“我最好的朋友是小華,因為他經(jīng)常幫我復習功課,為人處世也很謙虛,和他在一起玩時感覺也很舒服?!苯處煟骸罢f得很準確,只有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才能進步,今天我們講的這篇文章卻很不一樣,快來一起看看吧!”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扮演兩只罐子,這樣更加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
3.設計開放性學習任務,提高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