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亞
摘要:古詩在語文的整體知識中占據(jù)很重要的地位,因為它不僅是先人的智慧,更是古代人民對當時社會的描述,以及抒發(fā)出自己感情的重要渠道。古詩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因為它有一定的教育性意義,因為在現(xiàn)代和平的年代之中,我們感受不到以戰(zhàn)爭題材為主題的古詩中抒發(fā)出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理想,所以學生就可以通過學習古詩,去了解到當時社會中作者對自己遠大理想堅持的精神。所以古詩就成為了初中的語文教師對學生的重點教育對象。在以下,本人對于古詩教學有效應用到語文教學中的方法做出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教學;故事背景;名篇名句;深度解析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古詩教學被教師所重視起來,因為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讓學生背誦一些名詩名句,雖然學生能夠隨口即來,但是如果問他們其中是什么道理他們也不會回答上來,由此看來這樣的教學是無效的。所以教師在教學古詩的時候,應當向學生介紹古詩中的故事背景,讓學生明白作者當時寫這首古詩是為了什么,之后再去對學生的背誦或者練習做出相應的指導,這樣才能有效的進行古詩教學。
一、向學生介紹古詩故事背景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最有名的詩人是詩仙李白,他是屬于有自己獨特風格的一個詩人,并且他的很多作品都被當成語文課文中的教材,去讓學生學習,從這就可以看出他的古詩中代表著唐代的社會現(xiàn)狀,以及他自己作為當時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是對國家有什么樣的想法。但是教師在教授這一類型古詩的時候,要注重讓學生應該怎么樣去有效的背誦,而不是向學生講解出他的故事背景,讓學生腦海中有生活在當時的一個畫面,這就導致學生只是表面性的死記硬背,把古詩背會以供考試使用,而沒有真正的融入到其中。
例如,我在講解《行路難(其一)》這首古詩的時候,由于這首古詩是出自于李白的經典著作,所以我在講解的時候,會著重向學生先介紹這首古詩的背景故事,這時,我對學生說“想要把這首古詩中的行路難,難在哪里學會,就要先知道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期的社會背景以及作者的人生經歷,只有這樣,才能夠將自己的感情帶入到故事之中,融入進作者的思想感情之中去?!?,說完之后,我再向學生講解故事背景故事的時候,他們會更加認真的聽講,從而改善了學生在之前學習古詩的時候只是簡單學習了它的生詞。這樣學生以后在學習古詩的時候就會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二、提倡背誦名師名句,增加閱讀量
當學生對古詩背后故事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讓他們去學習就會輕松許多,因為初中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他們在學習完課文之后就會對這首古詩中所描述的故事有一個自己的藍圖。有了這樣的基礎條件之后,教師就要提倡學生多去背誦一些名詩名句,通過這樣去增加他們的閱讀量,因為學生只有練習的多了之后才能使自己的理解能力提升,這樣學生才能夠嘗試著自己去理解一些古詩,從而使我國傳統(tǒng)的文化影響到學生的思想,讓學生的心中產生對古代文化知識的探索欲望。
例如,我在講解《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古詩的時候,由于這首詩也是非常著名,因為它其中表達出了作者對自己遭遇的處境流露出憤憤不平的感受,之后在寫自己歸來之后的深切心情。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就算被命運所不斷地打擊,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想法,經受住考驗才能擁有更好的未來。因此,我在講解完之后,會對學生說“這一首簡短的古詩,就能告訴我們正確的人生道理,并且也能夠體現(xiàn)作者對命運不屈的精神,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才能夠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順利?!?,這樣說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古詩的魅力,之后我再提倡背誦更多像這樣的名詩名句,這時學生已經對古詩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肯定會自己去按照我說的閱讀更多古詩。
三、深度解析故事內容,助于學生理解
一般情況下,教師在講解古詩的時候都會向學生介紹這一句或者這一個詞,它翻譯成現(xiàn)代文是什么意思,而不注重向學生講解古詩中的故事情節(jié),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只想著學習這些生詞,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以后在做題的時候,如果看見這些生詞該做出什么樣的解釋,而不是去深刻的體會課文中的內容,導致課文中作者向外傳輸?shù)乃枷雽W生就會感受不到,并且學生也不會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教師在講解的時候應當深度解析課文中的故事內容,去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
例如,我在講解《水調歌頭》這首古詩的時候,由于這首古詩比之前學生學習的所有古詩都具有一定的深意,學生如果還以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習的話,肯定不會將這首古詩理解透徹的。同時在這節(jié)課我也會改變自己的講解方式,就比如,我在講解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边@句詩時,我會問學生“為什么作者會有這樣的哀愁,他到底經歷了什么才能夠想要去問這種問題?”,這樣問,學生會結合我剛才講的知識去思考我的問題,并且他們也會將自己的心思教給我的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一回答問題的形式去更深刻的理解古詩內容。
總而言之,雖然古詩在語文知識中是非常重要,但是教師教授古詩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僅僅為了自己的考試成績,而因為我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傳統(tǒng)文化,非常尊重歷史的一個國家,讓學生學習古詩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白古人的智慧并且學有所用,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因為他們的道理到現(xiàn)在都非常實用,學生學好古詩之后,不僅自己會產生文化傳承的意識,也會使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提升,從而使自己自身的整體素質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栗冬冬.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研究——以初中古詩教學為例[J].科技風,2016(08)
[2]耿珊珊. 初中古詩教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