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光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許多學校的教學方式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德育教育就是深受大家關注的內容之一,而德育教育的開展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能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動力。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小學階段很多學生并沒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效果并不是很好。因此小學階段班主任如何合理的開展德育教育成為了教學過程中班主任重點考慮的問題之一。本文中筆者針對小學階段德育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對小學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意義進行闡述,最后對如何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實施;激勵;探究
一、小學階段德育教育的發(fā)展現(xiàn)狀
目前由于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變化,導致小學教育也有了新的發(fā)展方向,而德育工作就是小學教育過程中重要的內容之一,這項教育工作也隨著教育改革,教學地位也在不斷的提升。這項教育改革工作的根本目的不僅是改變教師德育教學的現(xiàn)狀,還是對教學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從而確保整個小學階段的德育工作更有效率。因為目前我國很多小學的德育教學處于低效率的狀況,無法很好的提高小學生的德育觀念,所以說只有通過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并且探索出新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才能更好的提高小學階段德育教學的質量。
二、小學德育教學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意義
小學階段德育教學的真正意義是不斷的提升小學生的思政品德素養(yǎng),而作為一名小學階段的教師,就必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的教育觀念,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更好的實施德育教學的內容。而作為小學班主任來說在實施德育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相關德育課程的設計,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整個德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更佳。所以說在德育教育中實行激勵策略不僅能大力推動德育教育的發(fā)展,還十分符合小學生各種思維、心理以及外部內容的需求,從而更好的激發(fā)小學生的各種潛力,這對于小學生的主動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外小學教師還需要認真考慮一個重點問題,那就是如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效的、合理的、科學的實施課堂德育教學,因為根據(jù)調查研究表明以往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活動的效果和質量都比較差,無法很好的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而且傳統(tǒng)的德育教學很容易忽視學生的主觀性,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產生興趣,并且對于學習的熱情不高,最終導致教師整體的課堂教育效率大幅度下滑。所以說要想提高學生在德育教學過程中的學習效率,首先需要班主任改變教學觀念,并且積極和探索新的德育教育理念,通過這種新型的德育教育理念激發(fā)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而通過激勵策略幫助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德育教育。所以說在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過程中小學生的心靈特點和實施激勵策略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
三、小學班主任如何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有效的實施德育激勵
(一)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小學階段的班主任要想在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首先需要班主任根據(jù)學生們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激勵策略,而實施激勵策略的過程中還需要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有這樣小學班主任才能制定出符合學生個人需求的激勵策略,同時這也是保證德育激勵策略效果的重要因素。此外班主任在實施激勵策略的過程中不能在同班級所有學生使用相同的策略,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每一個人的個體情況和接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差距,這種相同的策略很難良好的實施,所以說班主任在實施過程中要多關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偏好,并且實行多樣化的激勵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完善學校的德育教育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界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并不是很高,這就導致很多地區(qū)的小學教師并不關注這方面的教學內容,從而導致我國小學德育教育的總體效果一般。產生這種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機制的不完善,而且缺乏對這方面的考核,導致學校、社會、家長并不關注這方面的內容,直到出現(xiàn)問題以后才去想法解決,這時在進行德育教育不僅效果不好,還有可能讓學生產生反感的心理,所以說一個完善的德育教育機制是一個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基礎。
(三)合理的實施德育教育激勵策略
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的問題,導致學生們接受德育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小學班主任需要認真的、客觀的面對這種問題,并且從學生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引導。因此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利用激勵策略為小學生設置合理的目標,不僅可以慢慢改變學生以往的德育問題,還能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成就感和喜悅,同時還會激勵學生努力做好更高層次的目標。
(四)做好日常的生活引導
日常生活是實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施德育教育還需要注意很多細節(jié)問題,首先班主任在實施道德教育的過程中,以日常生活的小事為出發(fā)點,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他們制定難度不一的生活小事。例如四年級階段學習的《少讓父母為我操心》這篇內容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通過幫助父母掃地、刷碗、收拾房間等方式,不僅可以讓父母對學生另眼相看,還會將以往不放心的心理慢慢放下,并且產生欣慰的心理,長此以往還會讓小學階段的學生養(yǎng)成愛做家務的習慣,父母還會幫助班主任完成對孩子的激勵,這對于德育教育來說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情。
四、結語
本文中筆者針對小學階段實施德育教育激勵策略的意義進行分析,并且對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完善教育機制、制定合理的德育教育目標等相關措施進行闡述,希望給相關的班主任教師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梁燕芳.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實施激勵策略的探究[J].科學咨詢,2020(40):51-52.
[2]康淑琴.淺談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實施激勵策略[J].考試周刊,2019(5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