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宗廷
◆摘? 要:語文內容中包含了閱讀內容、寫作內容,這兩部分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生涯來說,是尤為重要的。但是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他們沒有豐富的素材寫出優(yōu)美的文章,不知道該如何下筆。由于年紀小,沒有豐富的生活閱歷、積累的素材較少,在寫作文的時候找不到對應的素材來寫作。如果是單靠教材中的閱讀內容來讓學生積累寫作的素材,這是遠遠不夠的,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閱讀課外的內容,能夠豐富學生閱讀內容,增加他們的寫作素材,同時也能夠擴寬他們的眼界,了解到和書本內容不一樣的世界,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更具有靈動性。學生閱讀課外內容對于小學生的寫作而言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
◆關鍵詞: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語文是我國學生在任何一個階段都需要學習的重點科目,他們只有掌握好了語文知識,才能夠靈活的運用這些知識來進行語言表達和文字表述,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前提。作文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也是語文教師教學的一個目標。隨著我國提出新課改,要求學校教師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如果學生只是單一的閱讀教材中的內容,是不能滿足學生寫作的需求,所以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豐富寫作的素材。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是比較討厭寫作文的,因為他們認為寫作為是一件非??菰锏氖虑?,并且也是很難學習的一個部分。在當前以小學生寫作文的情況來看,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小學生對寫作文不是很感興趣,當教師讓小學生寫作文時,小學生眼睛就會暗淡無光、唉聲嘆氣,對這件事情感到很反感,并且學生完成作文的質量也不是很好,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寫作文不感興趣,他們沒有積累足夠的語言來進行寫作,缺乏素材,不喜歡閱讀。如果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不注重自己去積累寫作的素材,那么自然不能提高學生寫作的水平。小學生由于自身生活經歷有限,沒有積累生活中的素材,這便導致小學生在寫作的時候沒有思緒,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寫作。寫作就是需要小學生將自己對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歸納、理解,對生活的感悟通過語言的方式來表達出來,但是小學生知識體系不全面,不能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進行課外閱讀有助于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小學生所處學習的階段,是屬于初級階段,為之后深入學習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我國教育不斷改革的環(huán)境下,社會、教育部門、學校對小學生的學習非常關注。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促使他們能夠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所以,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重視和閱讀課外內容是很有必要的,當學生對閱讀感興趣,自然也能對語文學習感興趣,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我國推出的閱讀課外書籍,類型是比較廣泛的,題材也比較豐富,其中的內容也是比較有利于學生學習和培養(yǎng)自身的優(yōu)秀品質,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品格。這些課外讀物內容是比較豐富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內容也是有趣味性,能夠讓學生被這些內容所吸引,從而勾起閱讀的興趣。因此小學的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引導學生去閱讀課外讀物,根據學生的真實需求和性格特點來為學生推薦閱讀的課外書籍,比如有十萬個為什么、我要做好孩子等。這些都是符合學生閱讀的要求和特點,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將自己認為很美好的語句記錄到筆記本中,在課余時間可以進行閱讀、記憶、理解,在之后寫作中遇到相關的寫作內容,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并且也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的素材。
2.進行課外閱讀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在當前,我國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在這個的環(huán)境下,學校的教師不僅是要重視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還要發(fā)展學生的素質教育,促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在市場上流行的一些課外讀物,比如格林童話、唐詩三百首等,大部分都是通過故事內容來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尊師重道等;比如閱讀十萬個為什么,這其中有一些科學的小知識,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量;還有的閱讀內容能夠給學生傳輸一種真善美的道德理念。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思維還沒有完全的成熟,是處于一種模仿的階段,當學生在接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他們能夠受到書籍中傳輸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學習其中富有哲理的思想,從而能夠完善自己的人格。在這樣潛移默化中,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還能夠積累寫作的素材,從而能夠有效的幫助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3.使小學生理解事物的能力得以提升,提高寫作質量
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好玩耍,因此在課堂上他們很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沒有辦法對學習的知識產生興趣,認為語文知識是很枯燥的,不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學習。但是課外的一些讀物和學生的生活是比較相近的,能夠將真實的情況反應出來,從而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能夠促使他們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得到提升。小學生在閱讀課外讀物的時候,能夠通過閱讀內容來體會到作者在寫作時的心情和所處的環(huán)境,能夠感同身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需要去理解其中涵蓋的意思,因此也就能促使學生開動自己的大腦去思考,從而能夠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好習慣,并且可以將這種習慣保持到其他學科中。學生還能夠通過閱讀課外內容來提高自己語言組織的能力,寫作高水準的文章。比如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引導學生延伸閱讀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這本書,因為在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中,哈克貝里·費恩中也出現在其中,教師先讓學生閱讀《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這樣教師在講解《湯姆索亞歷險記》的時候,學生會因為熟悉的人物,上課會更加認真聽講,從而更好地理解《湯姆索亞歷險記》。
參考文獻
[1]劉立紅.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探討[J].中華少年,2016(03).
[2]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