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燕
摘 要:語文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在教學策略上需要不斷改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將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之中的被動接受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運用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合理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機會,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切實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具體措施
一、增強學生自信心,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
每一位學生都希望能夠在學習過程之中得到教師給予的肯定與鼓勵,如果教師一直采取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那么就不會在課堂上有時間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學生也就無法從教師口中得到鼓勵。因此,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將學生放在首位,通過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不斷鼓勵學生、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學生面對學習之中遇到的困難也不會馬上退縮,極大程度地減少了學生的畏難情緒。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互動,給學生更多的發(fā)言機會,并且對于愿意主動回答問題的學生應當表揚,這樣能夠讓發(fā)言的學生擁有足夠的自信心,在表達自己對于問題的理解時也能夠更加堅定,而其他學生也會受到這一類學生的影響,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并且愿意配合教師展開師生互動。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準備不同層次的問題,以便讓一些學習能力不強但是愿意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的學生有機會發(fā)言。通過教師的不斷引導與鼓勵,學生對語文學習會產(chǎn)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師的教學任務并不只限于對學生進行教材教學,如果想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價值觀。而隨著我國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小學教育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通過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更多自主學習與思考的機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與學生展開良好的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討論,并且深刻體會其中所具有的深層含義。語文教材中很多內(nèi)容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的精神品質(zhì)和思想,因此教師需要借助語文教材內(nèi)容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通過這樣的師生交流讓學生理解并帶入自己的情感到所學內(nèi)容之中,并且更加能夠體會文章主旨,學習其中積極向上的思想品質(zhì)。例如,教師在講授《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中,通過對文章的講解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且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文章主旨思考自己當前的學習狀態(tài),并且給日后的學習制訂目標,學生將自己的想法與教師進行溝通,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
三、通過課外互動延伸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語文教師需要將課堂與課外相互結(jié)合,不僅需要重視語文課堂中的教學方式,也要更加重視對學生課后的語文素質(zhì)培養(yǎng)工作。為了使語文課內(nèi)課外能夠更好地相互融合,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外學習內(nèi)容以課堂的主要內(nèi)容為中心,將課堂所講內(nèi)容延伸至課外,鞏固課上所學的內(nèi)容,并且將所學內(nèi)容學以致用。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堂上所講的文章內(nèi)容進行仿寫,模仿名家的寫作模式,感受其寫作技巧和文章中所注入的思想感情,這樣學生能夠通過自己對文章的分析與理解寫出不同的作文,也能夠有效鍛煉學生自身的寫作技巧。課外拓展練習作為一種延伸形式的師生互動,需要教師及時指導與幫助。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寫作技巧和構(gòu)思手法等,讓學生不斷加強自己的寫作能力,在學生完成了教師布置的課外拓展練習之后,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所寫內(nèi)容進行評價與指導,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教師需要發(fā)揮自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通過加強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且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以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代天佑.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智力,2021(10):57-58.
[2]王娜.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