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軍
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個體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尤其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對學生提升數學成績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段;自主學習
一、影響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問題分析
(一)家長缺乏良好的引導和監(jiān)督
不可否認,小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自我規(guī)則意識還非常薄弱,如果無法給予學生很好的引導和監(jiān)督,很難確保學生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尤其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更需要家長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小學高年級段很多家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度并不是很高。
(二)教師教學過程中“重教輕管”
在日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數學教師并非是班主任,因此會錯誤地認為學生的管理工作應當是班主任的事情,而數學教師的作用則是將數學知識傳遞給學生,在這種錯誤的教學理念下,教師并沒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培養(yǎng)對策
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在加強,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僅僅依靠家長的監(jiān)督遠遠不夠,當然教師單方面的培養(yǎng)也難以達成效果,只有二者有效融合,優(yōu)勢互補,才能為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家長做好引導和監(jiān)督、管理工作
家長是學生最好的榜樣,也是最重要的人生導師,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需要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支撐,這依賴于家長的循循善誘,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不能夠過度干預學生的學習,同時也不能夠放任,要結合有效的方式方法,給予指導,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并且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
1.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完成學習的時間
首先,家長要完善自身的教育引導理念,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充當引導者的角色,而非計劃的安排者。因此,家長應當在學生家庭學習的過程中減少干預,明確自身所承擔的責任,對學生的學習作出一定的要求,而不直接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而在學生完成數學學習之后,家長可以進行簡單的抽檢。這樣的方法能夠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完成自主學習,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其次,家長在學生日常家庭學習過程中要重點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的學習要做到耳提面命,重點不在于指出學生具體的學習內容,而是要告訴其在具體的時間段完成相應的數學學習內容,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2.加強家校溝通
家長要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必須注重與學校教師的溝通,通過溝通明確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日常學習中,家長可以通過微信、QQ等社交媒體平臺多和數學教師展開交流,對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學習習慣上存在的缺點、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等做到了然于心,及時和學生進行溝通,排除學習障礙。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重點針對學生存在的習慣問題加強引導和教育,逐步培養(yǎng)其良好的習慣。
(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育指導作用
在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在校時間段的習慣養(yǎng)成需要教師的關注,并且通過合理的引導措施,逐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1.充分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從當前教育發(fā)展趨勢來看,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充分保障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改變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這是當前數學教師教學必須重視的地方。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完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要留出足夠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討問題。同時在教學時還可以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給予學生更多小組合作的機會,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目的。其次,教師還可以采用游戲化教學,教師作為游戲的組織者,而學生作為實際參與者,將數學問題融合到游戲中,通過游戲化情景設計,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2.關注課后習題過程
做習題是數學知識學習和沉淀的重要方式,通過做習題可以發(fā)現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在做習題時,教師除了關注練習結果,同時要關注學生完成的過程。教師需要與家長進行積極的溝通,讓家長監(jiān)督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所有的數學題目,并且關注學生在習題完成過程中的注意力情況,做好必要的提醒。
總而言之,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學生的自身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從長遠發(fā)展來看是實現終身學習的重要條件。要從家長和學校兩個層面出發(fā),做好必要的引導、教育工作,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黃澤陽.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